【环时深度】走进非洲,看中非农业合作累累硕果
【环球时报驻尼日利亚、埃及特派记者 姜宣 黄培昭 环球时报记者 周輖】编者的话:9月4日到6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和非洲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而农业合作成为中非合作的亮点之一。多年来,中国通过建立农业示范中心、支持非洲农产品对华出口等措施,有效推动非洲农业发展。中国对非洲的农业帮扶,还体现了“授人以渔”的理念,为非洲减贫和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充分展现了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有非洲学者称,中国以真实亲诚的理念,用自己的先进技术助力非洲农业发展,谱写了一曲曲新时代中非友谊的动人赞歌。
“这是我见过最棒的水稻”
从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向东开车约60公里,来到撒哈拉沙漠的边缘,一片绿洲在这里“跃然”而出:近千亩农作物茁壮生长,上百头奶牛悠闲吃草。这里就是中国援建的毛里塔尼亚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也是中国在非洲建立的首个畜牧业示范中心。该中心由中国和毛里塔尼亚两国政府于2014年4月12日和23日换文确认,2016年试运营,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占地110公顷的示范中心,种植区、养殖区、饲草料加工车间、培训区等分布其间。
中国援毛塔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助理穆赫塔尔说,几年前自己刚入职时,这里还是一片不毛之地,而中国帮助当地实现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让当地农民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毛里塔尼亚位于西非,西临大西洋。畜牧业是毛里塔尼亚的支柱产业之一,但该国80%以上国土被沙漠覆盖。在荒漠化和半荒漠化的草场,脆弱生态难以承载大量牲畜,过度放牧加剧生态退化,草场承载力逐年下降,当地民众生活来源、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不过,在中国的帮助下,曾经黄沙漫漫的地方也渐渐变得绿意盎然。
多年来,在中国援毛塔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种植、养殖、培训等工作有序展开,中国专家克服高温、干旱、沙尘天气等重重困难,实现了撒哈拉沙漠紫花苜蓿、高丹草等饲草料作物规模化种植,还通过胚胎移植等技术改善了当地的奶牛品种,为毛里塔尼亚的农业和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助力。毛塔农村发展部前秘书长布赫·阿海麦对此高度评价:“中国专家在茫茫荒漠中创造了奇迹,帮助更多毛塔人民走上致富路”。
援毛塔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是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框架下,中非不断深化农业科技合作的成功案例之一。多年来,中国农业专家赴非洲开展援助和技术培训,向当地转移先进农业技术,培育优良品种,非洲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
在科特迪瓦南部迪沃省格格杜垦区,一片片稻田令人心旷神怡。作为较早一批走进非洲实施援助的农业专家,辽宁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人员上世纪90年代便来到科特迪瓦,开启了中科两国建交后实施的第一个农业合作项目。在随后20余年里,该公司先后派出近百名专家赴科特迪瓦开展工作,援助资金累计约为两亿元人民币,为科特迪瓦实现“2025年水稻自给自足,2030年水稻出口”的目标作出重要贡献。格格杜垦区水稻农业协会主席阿兰表示:“中国农业专家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水稻品种和现代化农业技术,让我们的收成一年比一年高。未来,我们希望可以和中国农业专家继续加强合作,争取早日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并出口至其他国家。”
目前,已有20多个非洲国家引进种植中国的杂交水稻,其中就包括乌干达。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政府陆续派出农业专家前往乌干达东部布塔莱贾地区,建成多个灌溉系统,通过自流排灌渠系,使布塔莱贾大约3.6万亩(约合2400公顷)的洼地变成能排能灌的良田。中国农业专家还带来了K5、YK23等常规水稻品种,教会当地农民整田种稻。从此,中国水稻扎根布塔莱贾,为当地人民提供了充足食物,也增加了稻农的经济收入。
自2012年以来,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乌干达南南合作项目连续三期在乌干达实施,中国共派出近60名专家帮助乌干达发展农业生产。中国水稻专家再次来到布塔莱贾,示范推广中国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动了当地水稻生产再上新台阶,使布塔莱贾成为乌干达的“鱼米之乡”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
布塔莱贾当地民众纷纷称颂中国政府为他们带来了宝贵财富。“我种了20多年的水稻,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高产的,这是我见过最棒的水稻。感谢中国专家,感谢中国政府!今后,我要完全改种中国杂交水稻了。等有钱了,我要送几个孩子上大学。还打算把现在的房屋拆掉盖新房,享受美好生活。我还希望,自己有机会去中国学习杂交水稻和其他新技术。”布塔莱贾年过六旬、有5个孩子的水稻种植户罗伯特,由衷地感谢中国的无私相助。
授人以渔,惠及百万农户
中国援助非洲农业坚持“授人以渔”。根据《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首个三年规划,中国已向非洲派出500余名农业专家,培训近9000人次农业人才。截至去年底,中国已在非洲建成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推广了玉米密植、蔬菜栽培、木薯快速繁育等300多项先进农业技术,惠及100多万非洲农户,有力支持非洲农业现代化进程。
从西非国家贝宁中部最大城市帕拉库向东南方向驱车12公里,就到了达奥卡拉农牧区,这里坐落着中国援助贝宁棉花技术项目基地。这个由中国政府援款支持的合作项目,自2013年启动以来,由中国纺织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负责实施,目前已进入第三期。
中国援助贝宁棉花技术项目基地于2014年建成,分为生活区、办公教学区、农机维修区和种植示范基地。在这里,中国专家与贝宁农牧渔业部门紧密合作,致力于提升贝宁棉花产业的整体水平。项目负责人首小勇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贝宁棉花项目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的援非理念,注重“授人以渔”的工作方法,通过属地化管理为当地社区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包括保安、司机、厨师、维修工和技术员等职位。棉花种植技术的普及推广,不仅提升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还带动了农业投资与贸易的发展,拓宽了中贝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十年来,中国援助贝宁棉花技术项目成功引进并筛选了近30个中国棉花品种,成立了棉花种植合作社,并建立了农机维修培训中心,举办了20期技术培训,覆盖了近千名当地农民。项目不仅为贝宁带来了现代化的农业技术,还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能人才,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贝宁媒体对此表示,中国的专家和技术为贝宁带来了更多的福祉,也为中非农业合作树立了成功的典范。
肯尼亚跨界国际有限公司负责人米玛诺曾在海南进行过为期28天的访问学习。在此期间,她熟练掌握了香蕉种苗营养液的配制、组培苗接种手法及培养阶段的温湿度、光照等技术。在肯尼亚跨界国际有限公司的香蕉种苗培养室里,一个个装有种苗的培养瓶整齐排列。该公司拥有肯尼亚最大的香蕉种苗组培繁育工厂,为当地企业提供脱毒香蕉组培苗,带动了肯尼亚香蕉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卢旺达南方省胡耶区的中国援卢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一株株菌草长势喜人。除了能加工成饲料、肥料,菌草还可以用于栽培食用菌和防治水土流失。从福建学成归来的奥鲁奇说,以前农牧民总是因为争夺水草打架,“现在我觉得菌草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菌草适应性很强,生长也很快,且能够涵养水源,完全能够满足牲畜对食物与水的需求,使它们能够安稳地定居在一些地方”。
中企帮初级农产品提高附加值
近年来,多家中国企业在非洲建立农产品加工厂,帮助当地民众将初级农产品加工为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了他们的收入,同时也减少了这些国家对单一初级产品出口的依赖,增强了它们的农业经济多样性。
在尼日利亚贝努埃州的精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乙醇加工厂大门外,两条卡车“长龙”蜿蜒在道路两旁,长达数公里。前来送木薯的农民托马斯说:“我从未见过这种阵势,人们争先恐后来卖木薯,生怕晚了一步。”现阶段该公司年产乙醇7万吨,二期工程将年产14万吨。此外,乙醇加工后的废弃物,一部分加工成有机肥,以解决当地土壤有机物以及营养元素缺乏的问题;另一部分则被用来制造生物能源沼气,年产2300万立方米,相当于节约3万余吨优质原煤。“我从来没想过木薯可以利用得这么充分,连木薯渣都被加工成了有机肥,这下我再也不会为买不起化肥而着急了!”当地村民约瑟夫说。
“可可王国”科特迪瓦位于非洲大陆西部、毗邻几内亚湾,其生产和出口的可可占世界总量的近40%。这个全球最大的可可生产和出口国正在其经济首都阿比让郊区的PK24工业园,建设该国最大的自有可可加工厂,建设项目由中国轻工业南宁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承包。根据项目协议,未来该工厂生产的40%产品将销往中国市场。科特迪瓦咖啡可可委员会总经理康尼·伊夫表示,中国拥有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可可产品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我们对自己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满怀期待。我们相信一个不断发展的中国一定能够带来更多机遇”。
为了加快中非贸易,中国政府2021年11月宣布为非洲农产品输华建立绿色通道,缩短检验检疫时间,扩大关税豁免。从此,非洲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脚步加快,中非农产品贸易屡创新高。今年前7个月,中国自非洲进口农产品253.5亿元,同比增长7.2%。2023年,中国从非洲进口的坚果、蔬菜、花卉和水果分别同比增长130%、32%、14%和7%。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4个非洲国家签署了22项农产品输华准入议定书,自非进口农产品金额已经实现连续7年正增长。
每两年举行一届的中非经贸博览会成为双方一个重要贸易平台。每一届博览会上都会有新的来自非洲的农产品进入中国老百姓视野。南非的苹果、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肯尼亚的鲜花等农产品,都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
在2023年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中国首次引进肯尼亚野生鳀鱼产品。肯尼亚拥有良好的海域环境和丰富的鳀鱼资源。劲仔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在肯尼亚投资建厂,将渔民捕捞的鳀鱼经过清洗、整理、煮制、晾晒后制成美味可口的小鱼干,然后出口到中国。劲仔食品肯尼亚项目的负责人刘志勇此前表示,2023年上述工厂带动当地500多人就业。
中国与肯尼亚在鳀鱼干产业的合作,是近年来中国与非洲渔业合作项目之一。中国与近20个非洲国家开展渔业合作,相关产品年产量约30万吨。非盟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非洲蓝色经济规模有望增至405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