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宁:社会结构演变深刻影响美国政治
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些年来观察和研究美国大选,我们注意到美国国内政治与传统上有了越来越大的变化和区别,这背后是美国作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结构层面正在发生的复杂演变。只有了解当代西方社会结构变化,了解现在美国共和、民主两党的“基本盘”,才能更深入地理解美国政治的内在逻辑,理解美国两党的此消彼长、攻防策略。
我们先来看共和党,美国共和党的支持者有“老、白、男”的说法。根据我对美国2012年以来3次大选的观察与研究,共和党在美国各州、各地的支持者主要是欧洲裔美国人即所谓“白种人”;福音派基督徒;传统产业工人,即“蓝领”选民;居住在小城镇及农村地区的居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大专以下)的选民;年龄偏大的中老年男性选民(50岁以上)。比如,2016年大选中,特朗普所获得的选票56%来自福音派基督徒,而希拉里所得选票中只有30%来自福音派基督徒。
今年大选中,如果特朗普能突破当前“封口费”案诉讼等难关,获得共和党提名来角逐美国总统,那么到了11月份,他仍需要从上述6类选民中得到主要选票。
这其实不难理解。长期的产业资本全球化、经济金融化进程导致美国日益“空心化”,随着第二产业不断向外转移,美国越来越变成一个以高科技和金融产业在全球攫取超额利润的科技帝国、金元帝国。过去支撑美国的制造业、加工业则历史性地衰落了。原来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是沿北美五大湖,由东向西沿水而建的黄金湖岸:钢都克利夫兰—汽车城匹斯堡—工业中心芝加哥,但这个世界上曾经的最重要工业带现在一蹶不振,成了“衰败选区”“锈带”。而共和党现在的基本政纲就是逆全球化,试图调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以重振美国制造业、工商业,因而受到国内“老白男”选民群体支持。
再来看民主党,从2012年以来3次大选中奥巴马、希拉里和拜登等3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得票的情况看,民主党的选票主要来自:非洲裔、拉美裔等少数族裔选民;城市中产阶层,即“白领”选民;受教育程度较高(大专以上)选民;青年选民;女性选民;居住在东、西海岸大都会,如纽约、洛杉矶等地的选民。比如,2012、2016、2020年3次大选中,85%以上的非洲裔选民把票投给了奥巴马、希拉里和拜登。再如,从投票性别差异看,以2016年大选为例,54%的女性投票选民支持希拉里,男性投票选民中只有41%支持希拉里;而特朗普的情况正好相反,只有41%的女性投票选民支持特朗普,而有52%的男性投票选民支持特朗普。
为什么美国选举中会出现这样看似的“乱局”。也就是说,为什么美国选民不再以“阶层”等传统的社会“断层线”来划分彼此政治立场,确定自己的政治态度?这是因为,经过长期的社会结构演变,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利益构成发生了多元化、复杂化的分化与组合。
比如,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深化带来代际之间的利益差别。在美国,这就导致不同年龄段选民群体的利益诉求不同,使中老年群体变得“保守”,而年轻群体变得相对“激进”。再如,全球化带来移民问题,这在美国表现得尤为突出。今年在美国南部得克萨斯州等边境地区,主张严格限制移民的共和党州长与主张放松移民限制的民主党联邦政府几乎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从近十多年的表现来看,美国民主党某种意义上正在演化成为一个“少数族裔党”。
当然,这种“少数族裔党”也只是现在的说法。2016年我们去美国调研,一位南卡州的市长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2015年秋季入学时,全美小学新生中,非洲裔、拉美裔等少数族裔新生第一次超过了欧洲裔新生。这不就意味着到2028年,即下一次美国大选的“首投族”中,美国欧洲裔选民将成为少数,而拉美裔、非洲裔选民将成为多数吗?
在工业化时代,社会的基本“断层线”原本被认为是基于经济基础的阶层等因素。但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加深,后现代社会来临,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社会结构、社会群体以及人们的政治身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社会成员的政治立场和态度呈现出多元化的相关性和影响因素。经济地位与政治立场、政治态度的关系日益淡化,以至于难以辨认。这种现象在美国大选中表现得十分突出。2012年以来的3次大选中,在标识着社会成员经济地位的五等分收入阶层中,支持共和党与支持民主党的比例呈均匀分布。换言之,美国选民群体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与其经济地位的相关性大大降低了,而是更多、更主要地受到其他多种因素影响。
通过对大选的仔细观察和深入分析,我们辨识出现代美国社会中影响社会不同群体政治立场和态度的8种可观察可测量的相关因素,依次是:种族、宗教、性别、年龄、职业、区域、教育和收入。在这8个因素中,权重最大的是种族因素。换句话说,现在在美国很大程度上是“亲不亲,color分”。
总的来看,现在美国人所表现出来的政治立场与身份,是由上述8种因素综合作用而成。就此而言,现代美国社会成员的政治身份是复合型的;美国国内主要社会群体也都是复合型主体,是受多元因素综合影响而形成的。(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四川大学讲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