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定:美国发展核能,不应只盯着对华竞争
不久前,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发布《中国核能产业创新力如何?》报告,强调在核能领域,尤其在四代核反应堆大规模部署的能力方面,中国可能比美国领先10至15年。美国智库这种论调,背后隐藏什么样的意图?对于核电发展与战略能力,我们该怎样看待?
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是一家知名智库,也是世界领先的科技政策研究机构。近年来,该基金会围绕中国科技的创新发展发表了大量研究报告,这些报告反映了中国创新发展速度引发美国的焦虑感不断加强。笔者认为,在《中国核能产业创新力如何?》报告中,该基金会动用了一些不甚客观的数据和统计方法,及醒目的标题,刻意放大了中美核能产业之间的差距,渲染二者竞争和对立关系。而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推动美国出台核能产业支持政策,力图恢复其霸权地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保持清醒和战略定力。
与国际社会积极推进核能发展的态势相比,美国核能产业确实出现了一些下滑。本世纪以来,美国国内核能受到其他能源激烈竞争挤压,海外市场上也丧失主导地位,核能巨头西屋电气公司2017年申请破产保护,本土采用AP1000技术建设的新核电项目即沃格特勒核电站3号、4号机组也出现成本上涨和工期拖延。
为此,美国能源部2020年4月发布《重塑美国核能竞争优势:确保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提升核能在国家战略中的作用成为美国两党共识,核能也成为美政府确保国家安全、推动能源转型、实现脱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俄乌冲突进一步敲响能源安全警钟,促使美国与盟友加快建立基于地缘政治对立局势下的核材料与元件供应体系。
眼下,美国力图恢复核能霸权地位的多年努力已取得若干进展。在技术研发上,已有Natrium钠冷快堆、Xe-100高温气冷堆等多个首堆示范项目取得进展,瞬态反应堆实验设施TREAT、先进试验堆ATR等多个先进研发平台在运行或正筹备建设,高丰度低浓铀示范项目2023年11月生产出首批产品。在监管改革上,针对新型反应堆的许可规则也将在2024年内出台,在反应堆出口上,波兰、罗马尼亚、菲律宾、南非等一批国家的出口项目实现一定进展。
与之相比,我国核能产业起步较晚,但核工业人一代代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推动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将对实现我国“双碳”目标、优化能源结构和建设核风光储一体化等新型能源体系起到重要作用。按照我国核能发展“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战略,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自主三代核能技术进入国际先进前列。作为“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我国已先后建成实验快堆和示范快堆,自主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正在向商用快堆的建设迈进,快堆技术和工程建设能力已处国际前列。核聚变技术已从“跟跑”转变为“并跑”,积累了较为坚实的技术基础,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然而,面对全球核领域的激烈竞争,也需清醒认识到,与世界核工业强国相比,我们仍有一些个性和共性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我国核能发展“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战略需加快落实,紧抓机遇期,以抢占未来全球竞争的制高点。二是,在核领域科研投入方面,与美国尚存较大差距,美政府2025财年民用核能与核基础科研预算超过70亿美元,美私营企业也自主开展核能技术研发。三是,小型堆在学科取证方面的法规标准体系有待完善。四是,我国基础科研能力与布局仍存在不足,大型核科研设施数量相对偏少,性能与世界一流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
在美智库刻意渲染的第四代反应堆部署方面,我国在首堆示范、基建能力方面占据先机,但在其他方面或与美国各有所长,因此还需高度关注美国差异化竞争策略及其未来发展效力。
目前,美国在传统大型水冷堆项目受挫的局面下,积极选择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核能技术发展路线。其一,在反应堆技术选择上力推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微型反应堆以及钠冷快堆、高温气冷堆、热管堆、熔盐堆等堆型,以扩大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市场空间、拓宽不同形式能源供应的应用方向、提升核能与其他能源形式的竞争优势。其二,在核燃料上借助TRISO燃料技术并针对性筹建高丰度低浓铀供应能力,满足各类先进反应堆潜在需求。其三,联动国防微堆、空间堆等发展方向带动共性技术突破。
当前,生态环境和能源资源等全球性问题日益严峻,直接影响到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应对这些挑战,各国需要弥合分歧,携手合作。各自为政甚至以邻为壑,只会加剧问题,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在民用核能领域,中美两国已经建立了坚实的合作基础,成功案例包括AP1000全球首堆在内的4台核电机组以及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核安保示范中心。展望未来,双方应进一步加强交流与沟通,探索正确的相处之道,促进核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提升社会福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作者是中核智库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