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玉贵:正视美元霸权的现实图景

最近,一则有关“沙特决定不再与美国续签石油美元协议”的传言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不少人甚至称“这是为石油美元敲响丧钟”。不过,一些学者和主流媒体查证后发现这是一则并无事实依据的“假消息”。尽管如此,这场“石油美元”风波仍然显示出国际舆论对于美元霸权的关注与反思。

“石油美元”的构想始于1973年。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导致全球再度爆发石油危机的背景下,美国时任商务部长彼得森和美国经济学家奥维斯共同提出“石油美元”的战略构想。经由美时任国务卿基辛格的游说,沙特作为头号产油国决定以美元作为石油出口的唯一定价货币,进而促成石油输出国组织在1975年一致同意以美元定价石油产品,并将石油收益用于投资美国政府债券,以换取美国的军事安全保护,“石油美元”体系自此形成。“石油美元”也成为“黄金美元”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美国在“牙买加体系”下控制世界经济命脉的价值符号和抓手。

随后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苦石油美元久矣”的不满愈发高涨,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不少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感受到在全球经济“美元化”背景下被动陪绑的无奈,于是金融主权意识不断觉醒,开始探索“去美元化”路径。根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4月底,已有超过70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开启了“去美元化”进程。除了推动石油等大宗商品与美元脱钩,相关操作还包括减少在贸易结算、投融资和储备货币等方面对美元体系的依赖,以及发展数字货币和构建独立跨境支付结算机制等,力图摆脱美国主导的美元金融体系。

尽管如此,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依然较为稳固。根据国际资金清算系统“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今年4月的报告,在2024年3月主要货币支付金额排名中,美元以高达47.37%的占比居首,大幅领先欧元、英镑和人民币。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截至2024年3月主要国家外汇储备构成中,美元占比高达58.81%,几乎是第二名欧元的3倍。不过,IMF今年6月的一份报告也指出,美元在主要国家中央银行和政府外汇储备配置中的比例正在逐渐下降,澳元、加元、人民币等一些“非传统储备货币”比例上升。概言之,在全球范围内,美元仍然是最重要的储备货币,但其地位相对下降也是一个现实趋势。

对美方而言,当前最担心的也恰恰是这种“去美元化”现象逐渐演变成不可逆转的大势。今天的美国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刚建立时相比,无论国际声望还是真实家底都已不可同日而语。美国债台高筑的趋势还在延续,“无债不欢”的债务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本质上是饮鸩止渴,加上无休止的“美元武器化”操作,都在反噬1913年美联储成立以来积累的声誉。美国是对全球战略格局演变极为敏感的国家,近些年来它也显然越来越注意到这一点。

如何保持美国在包括货币金融在内诸多领域的“绝对领先优势”,正在成为令华盛顿执政精英们“殚精竭虑”的一大难题。但他们显然找错了应对之道,结果是近些年来挑动贸易战和“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等昏招迭出。预计短时间内美国仍能主导全球货币格局,但美元作为计价货币、支付货币、投融资货币和储备货币的功能与市场份额,都将因其“自戕”以及其他货币崛起而逐渐削弱,这是美元霸权当下和未来一个时期的现实图景。(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教授、国际金融论坛(IFF)学术委员)

热门相关:亡国公主穿成王府寡妇:二嫁王妃   傅爷怀里的假千金真绝了   龙皇缠身:爱妃,来生蛋!   校花之贴身高手   美食萌后:皇上,休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