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桠溪:纪念花墙门战斗胜利80周年,民俗“云龙灯”时隔41年再上演

纪念花墙门战斗胜利80周年,乡野中“跑云舞龙”

高淳桠溪民俗“云龙灯”时隔41年再上演

“云龙灯”舞出新“丰”景。通讯员 韦东宁 高晓平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国俊 摄

南报网讯(记者王国俊通讯员韦东宁高晓平)秋高气爽,喜看稻菽千重浪,高淳乡村又迎来水稻丰收季。近日,在高淳区桠溪街道新墙村,为了庆丰收暨纪念花墙门战斗胜利80周年,当地上演民俗非遗秀“云龙灯”,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观看。

据了解,这是“云龙灯”时隔41年后再次正式上演。

冠头帽、虎头鞋、大彩球……一身行头光彩夺目;打谷场上人头攒动,一群孩童翩翩起舞……“看!‘跑云’开始摆字形了,这个是‘天’字,接下来就是‘下’字、‘太’字、‘平’字,组成‘天下太平’。”“青龙飞起来了,看!最精彩的‘龙头吃尾巴’!”10月以来,当地新墙村花墙门自然村沸腾了,“云龙灯”掀起一股“最炫民俗风”,吸引四乡八邻一睹为快。

“今年的‘云龙灯’,我们增加了挑花篮、打腰鼓等节目,拓展灯会活动内涵,实现全民参与、全民健身、全民联欢的目的,共同庆祝丰收季,纪念花墙门战斗胜利80周年。”79岁的退休教师、“云龙灯”总策划杨永生介绍,“时隔41年,‘云龙灯’再次舞起来,既不容易,也见证了我们这里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据介绍,花墙门舞龙民俗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1945年舞龙时首次加入了“跑云”,正式组成“云龙灯”,取“龙从云护”之意。“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龙’再厉害,没有‘云’的帮衬就行不了雨。龙起则云布,云至则雨下。”杨永生介绍,花墙门村山地、丘陵多,历史上旱灾频发,农业生产“望天收”,只有风调雨顺才能保证丰收,“跑云舞龙”寄托着人们对五谷丰登的期盼。

作为一项大型乡村民俗活动,“跑云舞龙”组织起来很不容易,其中单是“跑云”就要由数十名10岁左右的孩童担任,手执“云拐拐”(云朵样道具)奔跑飞舞,其中跑“督旗”者是“灵魂人物”,由他引导队伍跑阵法、摆字形。杨永生说:“此前的最后一次‘跑云舞龙’是在1983年春节期间,此后这项民俗活动就一直没有上演过。”

时间来到了2024年,乡村巨变,五谷丰登,再加上今年是花墙门战斗胜利80周年,村里决定恢复这一民俗非遗活动,并请村民杨桂福当起了恢复“跑云”的总教练。

杨桂福出生在“跑云世家”,爷爷是第一代跑“督旗”的,41年前自己也跑过“督旗”,而41年后的今天,9岁的儿子又接过了“督旗”。为了完成好这个“任务”,今年暑假,杨桂福带领36个孩子组成的“跑云”队伍集中排练了20多天,让沉寂了41年的“跑云”再放异彩。而让杨桂福欣慰的是,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自告奋勇跑“督旗”,不仅兴趣浓,而且“一点就通”,“这或许就叫‘跑云基因’吧!”

“‘跑云舞龙’展现了乡村丰收好图景,体现了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花墙门战斗精神,增强了全体村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看着眼前重新恢复表演的民俗非遗秀,高淳区桠溪街道新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飞说。

“云龙灯”舞出新“丰”景,稻花香里传来锣鼓声,跑云舞龙队伍在田间穿梭奔跑,仿佛一幅绝美的画卷,在这个丰收季里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