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深度】“过度旅游”被热炒,欧洲日本如何应对?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对过度旅游说‘不’!”7月21日,约2万名抗议者走上西班牙马略卡岛街头,高呼着这样的口号。这是西班牙近期反过度旅游抗议浪潮中规模最大、最新的一次,而这样的问题不只存在于西班牙。意大利威尼斯因游客数量太多、开发过度,去年一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建议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日元贬值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将日本作为旅游目的地,当地政府5月在一处眺望富士山的打卡地挂起黑幕的举措登上社交媒体热搜。近日,《环球时报》特派特约记者走访威尼斯、巴塞罗那等过度旅游现象严重的城市,对话当地居民和旅游业从业者,探索为何过度旅游越来越被视为严重的问题,以及各地为解决该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收效如何。

“你们的奢华,我们的痛苦”

近期,西班牙多地爆发反对过度旅游的抗议活动。7月6日,约2800名巴塞罗那居民发起示威游行,他们举着写有“你们的奢华,我们的痛苦”“让游客回家去”等内容的标语牌,用胶带“封锁”了一些酒店和餐厅的大门,甚至用水枪喷射游客。游行结束后,抗议队伍发表演讲称:“随着生活成本、租金的增加,公共服务压力增大,城市当地特色丧失,当地居民直接承受旅游业过热带来的后果。”

据报道,目前西班牙过度旅游带来的最紧迫影响之一是住房危机。《环球时报》驻西班牙特约记者长期居住于该国首都马德里,首都的房租和酒店住宿价格在本国已是较高水平。但记者多次赴巴塞罗那发现,在同等房屋条件、类似地段的情况下,巴塞罗那的房租均价往往比马德里还要高100欧元(1欧元约合7.9元人民币)至300欧元,巴塞罗那市中心的食品、日用品价格也明显高于首都。

而另一方面,旅游业对于巴塞罗那甚至西班牙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巴塞罗那市议会的数据显示,去年约2300万游客给当地带来了127.5亿欧元的消费,约占当地经济总量的15%。西班牙Caixa银行6月的数据显示,预计今年西班牙旅游业收入将继续增长,并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3%。

意大利也面临相似的问题。佛罗伦萨、比萨等热门景点每年的游客数量均是常住人口的数倍以上,其中威尼斯的情况最为严重。威尼斯绝大部分景点坐落在亚得里亚海边的小岛上,面积有限,不像其他在大陆上的城市一样方便疏解游客。《环球时报》驻意大利特派记者曾数次前往威尼斯,即使在淡季的2月,游客相对于其他地方来说还是多了不少。至于旺季人就更多了,总督宫、圣马可大教堂等主要景点的排队时间都在半个小时以上,运河上也全都是游客。

目前威尼斯常住居民已不足5万,并且大部分是老人,其他人都将自己的住房改造成民宿,自己搬到岸边的新城居住。在与当地居民交谈时,记者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游客带来了大量收入,但另一方面大部分商店根据游客需求被改造成餐厅和纪念品店,日常购物场所基本消失。过度旅游还造成老城物价奇高,基本达到全意大利最高水平。加之老城本就交通不便,日常交通和物流只能靠船和人力,大量游客使当地交通状况进一步恶化。此外,大量游客还对古建筑造成严重影响,桥梁、道路都被过度使用,修复的频率和成本都大大增加。

在日本,“过度旅游”(Overtourism)一词通常被翻译为“观光公害”或者“游客过度混杂”。近期的日元贬值趋势让更多的外国人将日本作为旅游目的地,导致该问题越发突出。以神奈川县镰仓市为例,该市车站周边就有许多景点,导致车站附近拥挤不堪。镰仓站和藤泽站之间的江之岛电车铁路周边地区尤其受到游客青睐,这里是日本人气漫画《灌篮高手》的取景地,来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跑到马路中间拍照、留下垃圾和制造噪音的游客越来越多。住在镰仓的友人对《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说,自己想要搬家,因为镰仓已不再适合居住,外国游客太多、太吵,甚至有时还会在自家门前探头探脑。

威尼斯收入城费,当地人还是不领情

为减缓过度旅游现象,今年4月25日至7月14日,威尼斯试运行入城费机制,除低龄学生、残疾人等特定人群外,所有14岁以上的非过夜游客在旅游旺季进入旧城历史中心必须缴纳5欧元的费用,明年还可能提高至10欧元。入城费仅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收取,以鼓励游客在工作日游览。日前,入城费试运行已正式结束,共有超过43万人次缴纳了入城费,为当地带来超过220万欧元的收入。

威尼斯市长布鲁尼亚罗表示,收取入城费的目的是让城市变得宜居,目前“未发现该机制的缺点”。但即便如此,不少威尼斯市民仍表示不满。试行结束时,一些人举着“没有隐私的城市”和“威尼斯不是主题乐园”等标语牌在老城火车站抗议。据意大利《晚邮报》报道,反对者认为,入城费是失败的,它没有限制游客流量,也没有改善居民生活,反而侵犯了居民隐私权。本地人需要在入城费征收期间被迫接受检查并出示身份证件,这让不少居民怨声连连。

日本政府去年就“观光公害”问题召开会议,宣布在全国20个观光地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京都为例,由于游客多乘坐巴士前往观光地,导致当地居民常常无法乘坐巴士。因此,京都市去年9月废止了“巴士一日票”,即买一张700日元(100日元约合4.7元人民币)的巴士票就可以在一天中随意乘车,并改为推出“地铁一日票”,一张价格1100日元,引导游客多坐地铁。镰仓市则尝试发行“江之电沿线居民证”,保证当地居民可以优先乘车。

以前在日本街头很难看见垃圾箱,而随着外国游客增加,山梨县富士吉田市在车站前设置了智能垃圾箱,这种垃圾箱以往只设在东京繁华地带,它可自动压缩垃圾,容量是同样尺寸普通垃圾箱的5倍。

同在山梨县,富士河口湖町的一处便利店后方可以看见富士山的美丽景色,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打卡”拍照。为此,当地政府今年5月挂起黑幕遮挡景色,一度成为国内外新闻媒体的头条。不久,黑幕上就出现了很多小洞,富士河口湖町近日把黑幕换成了更结实的茶色幕布。对此,不少外国游客抱怨说:“不管是黑色还是茶色,就是不让我们看富士山。”

据《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了解,日本当地人对过度旅游持有不同态度,有厌烦、无奈,但也有包容、兴奋。镰仓的咖啡店每天人来人往,店家收益激增,店内各种语言交融,形成以往难得一见的多文化风景。一位北海道札幌的日本民众对记者表示,外国游客增加使城市的风景改变了,很多人不习惯,所以把此景象说成是“观光公害”,“但日本资源少,老龄化少子化严重,旅游业又是重要的收入来源,当地居民如何与外来游客共存共荣,这是日本人应当学习的课题”。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才是真命题”

“过度旅游”近些年越发频繁地被国外讨论,但关于这种说法的准确性,旅游业内人士持不同意见。据了解,这个概念是旅游资讯网站“Skift”的记者于2016年提出的,背景是当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宣布全球旅游人数突破10亿。这位记者深入调查了冰岛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因管理不善导致的潜在危害,这些危害可能导致旅游业衰退,并对当地居民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于是他想出“过度旅游”这个说法,被各家媒体广泛传播。“Skift”网站去年刊文承认,这个合成词的确“含有警惕和恐惧元素”。

今年5月,法国旅游杂志《旅游回声》主编琳达·莱奈出版了《游历在过度旅游的国度》一书,书中写道,法国政府去年发布“更好地管理旅游流量”行动计划,旨在更好地在时间和空间上分散游客的涌入,而非排斥他们。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长达27页的行动计划文件中,政府措辞非常谨慎,“过度旅游”这个词仅被提及两次。莱奈认为:“很显然,这种词语是禁忌用语。”

旅游业专家、西班牙赫罗纳大学的多奈尔教授也认为,本地居民对游客的反感与游客的数量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政府相关部门应致力于提升管理水平,设立并优化该行业的限制性规定。

为缓解住房危机,巴塞罗那市政府6月底宣布,2028年后将不再允许游客入住度假屋,并将这些房屋重新提供给长期租客。莱奈与法国雅高酒店集团首席执行官巴赞谈到巴塞罗那的住房危机时,巴赞表示:“我一直认为民宿是一个极好的创意,这个概念反映了新的市场需求……但是,由于房地产投资者的介入,这种模式被扭曲了。”莱奈在书中分析说,巴塞罗那居民认为旅游业是导致房租和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但其实这种紧张局势是由房地产投资者的投机行为引发的。其根本问题在于,法规总是比新的消费趋势慢一拍,在线短租市场繁荣15年后,立法者才逐步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规范短租市场。

据《环球时报》驻法国特约记者了解,资本对旅游业的介入也影响着独立导游群体。一位在欧洲从事美食旅游的独立导游告诉记者,美食旅游产品在2018年时属于小众定制化产品,但现在,相关产品有上百个,内容大多同质化,质量也在下降。一方面是有很多资本、财团进入美食旅游领域,通过雇用年轻学生,复制抄袭现有成熟的产品线路,进行大量广告和营销,再通过低价抢占市场。最初设计产品的独立导游无法获得知识产权保护,又很难与大财团打价格战,所以最终要么做大做强再被财团收购吞并,要么就是惨淡经营。

“我认为‘过度旅游’是伪命题,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才是真命题,也是欧洲政府和业内人士一直在讨论的主题。”一位有着10年从业经历的法国旅行社负责人告诉《环球时报》驻法国特约记者,大家讨论所谓的“过度旅游”,其实更多的是在思考旅游业如何实现健康发展,保证旅游资源不被浪费和少影响当地人的正常生活,而非要限制旅游业发展。

莱奈提议称,互联网内容创作者可以发挥作用带动更好的旅游业态。此外,发展公益旅行也能让旅行者更多参与环境保护或改善当地生活,把“掠夺性旅游”转变为“修复性旅游”。她呼吁:“我们要将质量和尊重放在首位……把‘游客’重新变成‘旅行者’,这个目标简单又艰巨。”

【环球时报驻意大利、日本、法国、西班牙特派特约记者 谢亚宏 黄文炜 岳雯 徐永晟】

热门相关:拳皇之梦   狂龙为尊   甜蜜婚令:首长的影后娇妻   不负荣光,不负你   驭房我不止有问心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