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劲松:“跟着团长打县城”火出圈的启示
近日,“跟着团长打县城”沉浸式影视体验项目火出了圈。该项目是山东临沂沂南县红嫂家乡旅游区推出的,在今年国庆期间爆火,热度持续到了现在。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景区整体能容纳几万人,但是“跟着团长打县城”这个项目最多只能承受3000人参与。上周末由于预约游客人数实在太多,出于安全和游玩体验的考虑,他们进行了限流。
红色沉浸式影视体验项目火爆出圈并不是偶然,它融文化、科技、时尚、深度参与等多种元素为一体,通过适度多元化与高品质产品创造了旅游消费新需求。这种旅游新形态,既反映了人们对高质量红色旅游产品的期待,也是沉浸式旅游产品发展的必然。
近年来,游客的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越来越多地由过去的“打卡观光”变成现在的“深度体验”,在此背景下,沉浸式旅游项目越来越多地得到了游客的喜爱和认同。沉浸式旅游项目融合了新理念、新技术、新要素和新模式,将游客以主体身份投射于特定的历史文化场景中,游客有更多也更深度的身心参与,有着更丰富的交互体验,也有了更多的掌控力。游客不仅有身临其境的“在场感”,更有投身其中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如此赋予了文化和旅游资源以更多的可能性,创造出可参与、可触摸和可互动的新旅游模式。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无数革命先烈留下的优良传统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对于红色文化资源,既要注重有形遗产的保护,又要注重无形遗产的传承,大力弘扬红色传统。如何从呆板机械的说教中挣脱出来,用游客容易接受、易于共情的方式展现红色传统,一直是红色景区景点努力的方向。向游客最大限度地还原当年的峥嵘岁月,引导游客深度代入到那些“激情燃烧”的年代,将知识、感情、行动和场景有机地融为一体,激发游客产生深沉持久的情感共鸣,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和回应都殊为不易。
在这个过程中,引入沉浸式影视体验项目,可以帮助游客从单纯的旁观者成为参与者,从事外人转化为事中人,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作为。此时,过往的文字图片等资料不再有曾经的隔膜和疏离,它们就是游客正在经历的、活生生的现实。
显然,包括沉浸式影视体验在内的创新,有利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将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变成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这些无疑是值得尝试,也是值得鼓励的。
当然,这种尝试需要有勇气,也需要有精雕细琢的耐心,以出精品为目标,将好事办好。首要就是尊重历史,保持历史的真实感和原貌,在历史真实和参与体验上找好平衡,在历史素材的应用和遴选上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让游客有好的体验,又没有迎合低俗需求,搞出和“抗日神剧”类似的内容。
其次,要注意沉浸的故事讲述,重点在精细化上。沉浸的效果,只有在优质内容的加持下才能充分展现出来。比如,深度挖掘本地独有的文脉地脉,将时空和场景精心地串联起来,充分利用原景重现、舞台剧、情景体验、主题教育等模式,配以精细的活动组织和专属服道化,构建起生动活泼、易于参与和体验、充满故事性的产品和服务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还要有持续创新的充分准备。设施设备也好,内容设计也罢,都需要常变常新,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路径来创新沉浸式体验,不断解锁新的沉浸式旅游场景。这样的准备也表现在体验感和服务性上,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需求,沉浸的表现也应该不一样。比如,如何满足年轻人和亲子群体的沉浸需求,为他们打造多元的社交空间,让游客在体验参与中建立更牢固的情感共鸣。再如,面对迅猛增加的游客需求,还要解决好住宿、餐饮、交通等问题。(作者是中国旅游研究院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