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帆:中国特色大国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国家建设阔步进入新征程。新征程上,我们靠什么来进一步凝心聚力?习近平主席给出答案,“就是要靠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来展开。”过去漫长且艰难的发展过程告诉我们,中国只要沿着自己的大国之路一步步壮大自己,就会成为受世界尊重的大国。

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中国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怆土地上站起来时,面临着其他大国的各种遏制,成为大国的先天条件不良。但1949年4月的 “紫石英号”事件已经让世界看到中国共产党的胆识和气魄,解放军敢于向违反协定的英国军舰开炮,并把他们驱离出中国,这让传统西方列强看到了新中国的力量。要知道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西方眼里一直是一个弱国,伴随的标签多是“忍辱负重”“丧权辱国”。作为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曾经创造伟大文明的国家,中国是具有大国基因的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有着伟大抱负和志向,尽一切努力带领人民改变命运。1935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说了一番惊天动地的话:“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外交政策方针,并且坚持废除近代以来强加于中国的所有不平等不公正条约。中国开始了与列强抗争的进程。朝鲜战争中,中国凭借智慧与勇气同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大国美国一较高下,打出了抗美援朝精神。

冷战时期,国际风云不断变幻。毛泽东同志曾说,“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正如这个判断所预料,中美关系的改变,带来了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的重大变化。仅1972 年一年,中国就先后同包括日本在内的18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或实现外交机构升格。

中国的大国之路充满艰难曲折,在经历了一百多年屈辱和内患后,我们已经没有先天优势,也没有从强大走向更加强大的资本,我们只能是一步步从孱弱走向强大,从被全面封锁到自力更生。因此,在新中国的大国之路历程中,老一辈革命家已经从战略上、思想上、精神上把中国由落后引向发展的里程碑。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没用过任何昏招、盘外招,也从未拿原则做交易,这对于中国这样处于发展中的国家而言殊为不易,反映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气节和骨气。中国成为大国之路,不像西方列强是靠对外入侵和掠夺实现的,而是靠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获得的。这体现了一个大国的气质。

矢志国家发展百折不挠

一个大国的发展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尤其是一个从贫穷的国家发展为世界级的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国家,更需要付出不畏艰险的努力,需要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精神。中国特色大国之路,首先是在国际舞台上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其次是发展核武器以捍卫国家安全,再次是成功重返联合国。这使得中国成长为政治和军事大国,但这并不完整。第四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逐步壮大,一个政治军事和经济大国屹立于东方,这才是一个全面综合性的大国。第五个阶段,是成为具有活力和创新力的现代化大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才能保证中国在世界上具有巨大的引领作用和影响力,这也包括治理现代化和对于国际治理的贡献。为人类的发展探索和指明方向,这体现出大国外交的引领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战略思考值得深入研究与总结。基于对国际形势总体的战略判断,邓小平同志确信世界大战打不起来,提出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提出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推动中国的改革跨出时代性步伐。

20世纪末,面对来自外部世界的压力,中国沉着应对,变被动为主动,稳定了包括中美关系在内的大国关系和周边局势,提出了中国外交战略的一系列新构想。

21世纪初的十年,我们重点强调解决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一时期是中国实力高速上升期,中国的改革进入新阶段,对外战略也进入新阶段。中国更加频繁地参与到区域组织活动中,就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如环保、能源、粮食、金融改革甚至是森林等问题发表中方立场和观点。这一时期体现了中国特色外交的价值观,提出了和谐世界、亚洲精神和上合精神。

中国展现新时代大国担当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大国战略构建得到凸显。这一时期中国有了更多的战略资源,战略性问题更加复杂、挑战更多。海外利益保护需求不断提升,客观上要求中国具备更为广阔的战略视野和布局。在能力上,则具有在更大的战略空间运用的条件,这就需要强化把战略资源转化为战略能力的部署。需要更多战略规划和战略协调、战略统筹,把握好战略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面对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外交需要完善总体布局,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离不开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传统,持续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也离不开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通盘谋划,整体推进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外交和多边合作,不断打造更富包容性和建设性的全球伙伴关系,增信释疑,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充分体现出全球伙伴关系的鲜明特色和时代价值。

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和谐世界,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向世界提供、与世界分享的共同理念和共同目标,将推动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发展不公平不公正不均衡的问题,就必须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落实。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从2021年到2023年,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为人类的发展、和平与繁荣提供了新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发展的方向,是中国提出的美好愿景。习近平主席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这些理念也逐渐得到了各国的响应和接受,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正如国际友人所言,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信任、和平、发展、治理四大方面的赤字。

责任是这个时代的大国应有的担当。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自身承担巨大发展任务的同时,也努力承担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国际责任,从不逃避。无论贫富,中国都是勇于担责的国家。中国不像某些国家那样,动不动就转嫁矛盾转嫁责任,甚至转嫁债务。中国强调不转嫁不迁怒,更不趁火打劫。达则兼济,贫则自立。别国有困难,中国伸援手,中国有困难尽量不麻烦他国,更不转嫁给他国。同时,新中国传统外交中强调弱弱相扶,在中国最困难的时候也能够对他国伸出援手,能够在困难的时候做到先人后己,这在世界上的大国中是少有的。

与此同时,中国将自己的海外利益与地区利益、人类利益保持一致。追求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人类利益的相合性一致性,不把国家利益置于国际利益之上。不置人类利益、他国利益于不顾,而盲目追求自身利益。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从站起来,到迈步走向大国之林,这75年时间,中国已建成了小康社会,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指日可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虽然艰辛,但必将一步一步扎实推进。中国特色大国之路,是符合中国人民发展需要的道路。中国特色大国之路,也是造福人类之路。中国特色大国之路前景光明,也必将越走越宽。(作者是外交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