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弘:“友岸外包”——中国中东欧合作的缩影

近年来,在经济逆全球化的潮流下,不少中国企业选择投资欧盟,通过市场本地化和产业链多元化等途径规避关税壁垒和技术壁垒。中东欧国家凭借其成本优势和区位优势,以及积极的产业政策和友善的外交政策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的青睐,成为“友岸外包”的热土。

欧盟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尽管近年来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中国企业对欧盟出口有所收缩,但欧盟依然是中国重要的商品出口市场之一,2023年中欧货物贸易额高达7830亿美元,且中欧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合作紧密。稳定中欧关系不仅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目标之一,更是关乎全球经济秩序稳定的大事。

如今,中东欧国家凭借成本优势和区位优势吸引着中国企业。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渐放缓,日益加强的产业链区域化促使更多跨国企业优先选择投资距离目标市场较近的地区进行生产,以规避贸易和政策壁垒,同时降低运输和服务成本。数据显示,2023年末欧盟平均每小时劳动力成本约32欧元,而在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成本仅为14.5、12.8和11欧元。这些享受欧盟统一关税等贸易政策的中东欧国家,在地租、税收和劳动力成本较西欧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故而吸引到不少企业前去投资。

政治互信和外交友好作为中资企业投资政治基础的特点愈发凸显。长久以来,中国企业进入欧盟市场的积极性很高,但一些欧盟国家在高科技领域和基础设施投资设置的严苛条件令很多企业望而却步。从通信设备、核电站建设,到光伏、风电和电动汽车,尽管中国企业承诺遵守最严格的技术和安全标准,承担更多的责任与成本,却仍无法获得许可或中途被迫退出。在遭遇多次的政策摇摆和政治算计之后,中国企业投资方向逐渐转向投资友好的近岸国家,从而尽可能减少地缘政治和价值观差异的影响。因此,目的国投资与外交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在中国企业投资中东欧国家时的参考比重逐渐上升。

截至目前,中国企业的近岸外包、友岸外包策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自2012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成立至2023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年均增长8.1%,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年均增长9.2%,双方双向投资规模接近200亿美元,这充分证明了双方的“相互成就”。而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也极具前景。中东欧国家在努力发展的同时,普遍也有着巨大的能源转型和气候中和需求,而中国毫无疑问是最具产业竞争力的国家之一。此外,中国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大型制造业也能够有效带动当地就业,与当地企业开展的研发合作更能实现彼此产品线的升级换代。因此,一些中东欧国家对华产业合作的热情持续高涨,让双方合作不断加深。

然而,友岸外包策略毫不意外地引发了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的疑心,他们加大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联系,并声称要“与中国争抢影响力”。事实上,中国投资中东欧并不是地缘政治操作,而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不仅如此,我们欢迎其他国家一起帮助中东欧国家产业发展,既构建了共同发展的市场环境,还有利于缩小新老欧洲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何乐而不为呢。

友岸外包是中欧经济合作的一个侧影,反映出经济脱钩不符合双方的利益,更不符合市场规律。中欧已经形成了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开放与竞争有利于促进产业和技术的进步,有助于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领域。封闭与垄断则会导致停滞不前,削弱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中欧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的实践表明,有序竞争有助于促进汽车技术的更快发展,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产业政策不仅关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更关乎欧洲的全球竞争力。坚持独立的产业政策与外交政策同等重要。一些国家以政治和安全为由搞逆全球化和产业脱钩,损害企业的全球化市场环境。欧洲一旦丧失外交和产业自主权,只会带来新型产业竞争力的不断流失,削弱欧洲的创新与自主能力。(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