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帆:追逐美国“大饼”,菲律宾是舍本逐末
自2023年以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动作频频,时而挑衅中国,时而“卖惨”争取域外大国的支持。这些“投名状”表面上成果颇丰:安全上,美国一再承诺根据《菲美共同防御条约》为菲律宾提供安全保障;经济上,美国先后提出10亿美元投资、“吕宋经济走廊”等合作动向。这让菲律宾方面尝到了甜头,要钱也显得更加急迫。近日,菲律宾贸易与工业部长帕斯夸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经济安全是菲律宾与盟友构建战略关系的关键要素,“只有确保菲律宾经济安全,菲方才能有足够的资源来强化国防力量,如果经济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菲方就无法调配资源用于国防建设。”显而易见,这就是菲律宾为追随美国“印太战略”,向华盛顿开出的账单。
不过,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菲律宾人的预期,和面对的现实仍然存在落差。2019年时,美国就是菲律宾第六大投资来源国。而据菲律宾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对菲律宾的年投资额仅约51.31亿菲律宾比索(约合8735万美元),排名并无变化。位居前两位的分别是德国和荷兰,日本排在第三。在投资金额上,日本(574亿比索)对菲律宾的投资不及德国(3940亿比索)、荷兰(3499亿比索)两国的零头,而美国对菲投资又不及日本的零头。这样的投资热度,与东盟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2023年东盟投资报告》显示,2022年,美国是东盟最大的投资来源国,投资金额高达370亿美元,涵盖了银行、金融和制造业等多个投资领域。美国涌入东盟的巨量资金,实际流入菲律宾的却相当有限。
自2010年以来,菲律宾在吸引外国投资方面一直表现平平。菲律宾一位经济学家表示,1980年代菲律宾吸引的外资曾占东盟地区吸引外资总额的8%,但30年之后这一份额已跌到3%,仅高于缅甸、柬埔寨和老挝,被印尼和越南远远甩在后面。而当202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东盟国家逆流而上、创下5.5%的外资流入增长历史峰值时,菲律宾的外资却出现下降。其中,基础设施薄弱、企业运行成本高、行政体系混乱且效率低下仍然是阻碍菲律宾吸引外来投资的主要因素。首先,菲律宾政府机构办事流程繁琐,据商务部统计,在菲办理企业开业登记平均需要80天,且海关通关时间较长。其次,菲律宾淡水、水泥等基础建设资源匮乏,存在垄断现象,同时电价高昂,位居世界前列。最后,菲律宾道路等基建设施发展滞后,国家公路中混凝土公路占65.2%、沥青公路占33.4%,高速公路仅占总里程的1.5%,物流成本高、速度慢。
在杜特尔特时期,中国广泛参与了菲律宾的“大建特建计划”,但不少中资项目最终不了了之。菲律宾社会中的一些人因此认为中国“欺骗”了菲律宾,但事实上,绝大多数中资项目终止的原因在菲律宾自身,如项目前期调研不足,在推进过程中屡遭NGO组织、利益相关方乃至国会议员的掣肘,抑或是项目本身缺乏市场可信性,融资报告不合规等等。
而在马科斯的经济发展计划中,新能源与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发展领域。按照菲律宾《能源效率和节约路线图(2023—2050)》,菲律宾希望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发电组合中的比例从目前的32%提高到35%,到2040年进一步扩大到50%。但无论是新能源还是基建,都不是美国人擅长的领域。以新能源为例,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领域的最大市场,新能源产业链的成熟度和竞争力世界领先,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能源项目投资中占比超40%。中国企业还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即便是在菲律宾国内正推进的一些新能源项目中,也不乏中资企业的身影。
今年4月,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在发布的一项调查中指出:“中国仍是该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大国,也将远超美国,继续被视为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和战略大国。”而在菲律宾政坛之外,菲律宾商界依然将与中国合作视为良好的商业机会,他们普遍对同中国在“一带一路”、RCEP等国际合作中共赢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作为一个后发展中国家,最符合菲律宾本国利益的选择本应是修炼内功,敞开胸怀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只可惜,如今马科斯以安全为借口向中国挑衅,试图从美国捞好处,以目前的成果来看,只怕是打错了算盘。这种舍本逐末的方式最终也会是地区稳定这一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最大威胁。(作者是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菲律宾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