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弘:法德分歧,背后是欧洲安全焦虑

法国《世界报》日前刊登文章称,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法德两国领导人在国防领域的主导权之争愈加明显。这揭示了法德两国在战略文化方面存在着深刻的差异。客观说,从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北约不排除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到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的问题上犹豫不前,法德之间的矛盾已经公开化。

3月26日,法国国防部部长公开宣布,不排除使用“请购单”或对制造商施加优先顺序法律等强制方式,来加快为法国军队和俄乌冲突备战生产军事装备。这种高调的姿态,让欧洲一些国家在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方面感受到压力。一个关键的问题是,作为欧盟内部两个“领头羊”法国与德国在对乌援助方面的分歧如何弥合?

不久前,德法波三国领导人举行了一场会晤,这是欧盟内部协调乌克兰政策、讨论俄乌冲突局势未来走向的重要会议。法德一直在欧盟外交和安全上发挥着引领作用,波兰近年来在欧盟事务中影响力迅速上升,特别是在俄乌冲突中表现积极,成为援助乌克兰和制裁俄罗斯的“先锋”。法德能否实现协调意义重大,有可能影响欧盟未来的外交和安全政策走向。

首先,在美国援乌出现严重困难的背景下,欧洲已成为决定乌克兰能否继续坚持下去的关键因素,欧盟政策一定程度上影响俄乌冲突的未来走向。欧洲眼下是乌寻求外部军援最主要的来源,法国、波兰和捷克等国家主张在支持乌克兰上不设禁区和限制,德国、英国和意大利则继续坚持不能直接介入冲突的底线。德英意等国担心直接介入将导致局势失控,甚至爆发世界大战。波兰也很清楚,只有弥合德法政策分歧,才能建立欧洲统一、高效的援助乌克兰政策。

其次,法德能否消除矛盾,关乎欧洲团结及其国际影响力。随着俄乌冲突进入第三年,欧盟成员国的援乌立场逐渐多元化,政策分歧逐步公开化。德法两种政策的巨大反差,反映出欧盟对乌克兰局势认识和政策出现严重的问题,已经威胁到欧盟的团结和稳定。在波兰试图修复法德在乌克兰政策上的分歧,但法德对来自外部环境和各自内部舆论的压力有着不同认识。

再次,波兰等“新欧洲”国家想提升在欧盟外交决策中的影响力。如果能调和德法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分歧,不仅有助于欧盟团结,也会提升波兰在欧盟事务中的影响力。自2004年5月加入欧盟以来,波兰积极参与欧盟政治、外交和安全决策,提升“新欧洲”国家的存在感。波兰长期以来反对俄欧扩大能源合作,支持欧盟推出“东方伙伴关系计划”。俄乌冲突爆发后,波兰更是积极推动欧盟对俄制裁和对乌援助。

笔者认为,当下要解决自身安全焦虑,欧洲需要一个全面的安全观。尽管德法波三国领导人举行会晤,但从后续来看法德支持乌克兰的政策分歧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更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欧洲的安全隐患。解决欧洲安全焦虑要“标本兼治”,消除由于俄乌冲突带来的欧洲安全危机,必须要承认这样一个现实,即俄罗斯与欧盟是搬不走的邻居,只有照顾到各方的安全关切,才能降低安全信任危机。从目前看,“直接出兵论”只会增加各方战略误判的可能性,不会增强欧洲的安全感。欧洲国家单纯地浇油拱火只会让冲突持续进行下去看不到尽头,更会加重乌克兰的流血,却无法改变冲突的走向。

解决安全焦虑,欧洲还需要加强外交和安全自主。德法目前的分歧在某种程度上也暴露出欧洲内部在外交和安全自主方面长期存在不同意见。虽然多数欧洲国家支持乌克兰的立场是一致的,但政策层面却存在较大的温差。不少欧洲国家希望继续跟随在美国后面,担心自行其是会导致局面变得令欧洲无法支撑。回顾冷战后30年的俄欧关系,不难发现恰恰是欧洲未能把握好与俄罗斯关系的走向,才导致双方从合作、竞争走向对抗。俄乌冲突是欧洲的地缘政治危机,也是欧洲对俄外交失败的后果之一。而导致这一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欧洲在外交和安全自主方面存在不足。当前,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应该合力管控危机,避免俄乌冲突升级失控,共同早日促成停火和谈,这才是解决安全焦虑的关键。(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研究员)

热门相关:神秘复苏   逍遥小书生   史上第一密探   来自异世界的诺诺   美食萌后:皇上,休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