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写“中轴”故事的人:北京中轴线是活着的遗产,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

【环球网文化报道 记者 张嘉玉】今年7月,“北京中轴线”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9项世界遗产,引发广泛关注。自2009年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北京文物局的指导下,开始参与北京中轴线的世界遗产申报工作,包括文本编制、中轴线历史沿革研究、现状评估、保护规划等多方面工作。

北京中轴线的申遗背后有哪些具体工作?对于中轴线上生活的老城居民会带来哪些生活改变?申遗成功后,中轴线将如何进一步保护和传承?近日,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以及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中心主任崔光海,以专业视角解读北京的中轴线。

打破碎片化 一场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实践

作为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吕舟主持了《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文本》的编制及申遗工作的整体策划,深度参与了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的各项技术筹备过程。他告诉记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基于遗产价值,“正是通过文本的编制去发掘遗产的价值,确定遗产保护的措施,所以它是一个技术问题。”

对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价值阐释,是建设中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一项重要实践。吕舟谈到,“北京中轴线的保护本质是打破碎片化,将所有遗产连成一个整体的实践,我们认为这是成功的。”

在很多城市,当地的文物保护单位是散落在各处的,“这些需要保护的对象都是单独的,也就是说存在严重的碎片化。”面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世界遗产到所有文化遗产的保护,都应该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而北京中轴线不仅串联起众多文物古迹,更清晰地构建了一个中华文明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的表达体系。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中心主任崔光海提到,“近几年文化遗产旅游大热,后续可能会持续升温,实现系统地阐述文化遗产、讲述城市故事、梳理文旅资源,对于当前旅游热门的各个城市而言都迫在眉睫。”

活着的遗产 北京中轴线离不开生活的烟火气

北京中轴申遗成功后,吸引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中轴线沿线的文创店迅速推出了新产品,还吸引了许多学生积极参与与中轴线相关的展览、课堂、体验活动。

崔光海介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承担了包括鼓楼片区整治、万金桥环境整治等一系列整治类的实施工程。北京中轴线申遗已经告一段落,“申遗成功后,将来需要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进行不同的保护、管理、监测。包括以线带面,以条线将面对整个北京老城,还有许多可持续保护的问题。”

谈到后续的相关工作,吕舟介绍,“无论是北京的城市更新,还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我们都在努力推进。目前我们正在前门东区不断探讨,一方面形成整体的环境氛围,另一方面如何让它产生新的活力。”

在吕舟看来,无论是城市更新还是城市保护,都是以“人”为本。“中轴线是活着的文化遗产,是与今天的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中轴线上有老百姓生活,要让钟鼓楼有烟火气,让沿街的商店繁荣充满活力,这是我们特别希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