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长白时评:技术破“碱”新成果 让盐碱地变身“新粮仓”-中国吉林网
近日,在镇赉县建平乡金山堡村镇赉县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国家试点(改善水田)一期项目现场,传来一个好消息。经过收割、运输、称重、水分速测仪测定含水量,按水稻高产创建实产验收办法计算及专家论证确认后,测产结果首年改良水稻亩产达到548.6公斤,该模式实现了盐碱地规模化首年改良破千斤。专家组一致认为,“重度苏打盐碱地全程绿色种稻改良技术”试验示范效果显著,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
盐碱地,被称为“沉睡”的耕地资源,其治理利用是全球性难题。我国盐碱地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部分地区耕地盐碱化趋势加剧,而盐碱地危害大,易引起土壤板结、肥力变差、作物死苗多、植株长势弱、病害多产量低等问题。开展盐碱地改良修复可以有效扩展耕地面积,提升粮食生产水平,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唤醒沉睡的盐碱地,关键在科技创新。为支撑吉林省新一轮盐碱地综合开发,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吉林协联农业联合共建“吉林省盐碱地综合利用产业研究院”,通过科技创新,破解盐碱地治理难题。“镇赉县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国家试点(改善水田)一期万亩方改良田”项目就是典型案例。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协联农业联合攻关,种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吉粳129水稻品种,构建应用了基于柠檬酸石膏、柠檬酸降碱剂和生物有机肥等苏打盐碱土全程绿色改良技术,推动盐碱地治理从单一治理向系统治理、从短期效益向长期可持续发展转变,为重度盐碱地治理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找到了良方,让盐碱地治理有了“新疗法”。
科技创新向盐碱地要粮,贵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近年来,吉林省白城市在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的基础上,开展了“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依托中科院东北地理所推进6个黑土区盐碱地高效治理示范区建设,在全市轻度、中度、重度盐碱化地区探索改良盐碱化耕地有效模式。目前,示范区治理试验工作有序开展并卓有成效,在退化黑土地治理开发利用上和盐碱地补充耕地上发挥着重要科技推动作用。吉林省农科院三代科研人接力奋战,从水稻专家局部旱田改水田,实施“以稻治涝、以稻治碱”试验,到大面积开垦并以种稻的方式改良周边的盐碱土地,再到以水压盐碱洗盐碱,把“不毛之地”改成了良田,政府与科研单位合作实现了向盐碱地要粮增粮的目标。
向盐碱地要粮,强化生态优先是关键。吉林省西部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分布广泛的苏打盐碱地是生物多样性较差的低效生态系统,如果开发利用方式不够科学合理,可能会带来土壤次生盐渍化、生态系统恶化等问题,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在改造盐碱地上,吉林省始终强化生态优先,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开发利用全过程,将生态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以绿色理念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吉林协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柠檬酸项目作为镇赉县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其生产的柠檬酸是一种重要的天然防腐剂和食品添加剂。而柠檬酸的副产品柠檬酸石膏和液体有机肥的最大优点就是绿色、高效、低成本,与传统有机肥和化学改良剂改土相比,每公顷至少可节约4000元。以科技创新扎实推进盐碱地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做出吉林新的贡献。(久泰平)
初审: 罗丹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