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本商会会长、松下全球副总裁本间哲朗:中国市场是跨国企业的“训练场”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邢晓婧 涂蕾 王璞】开栏的话:中国的发展始终与世界同行。美国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近期发布的2024年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未来3年作为跨国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排名从去年的第七位跃升为第三位。中国商务部24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6805家,同比增长19.2%。我国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引资结构持续优化,中国市场对外资的“磁吸力”持续增强。自今日起,本报推出“外企高管看中国经济”栏目,通过与外企高管深入对话,从他们的视角看外企如何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一同变革,在华投资、营商的环境如何持续改善,以及如何对中国市场怀有坚定信心。

一段时间以来,国际社会出现所谓“脱钩断链”“去风险化”等逆全球化的论调,但并未成为主流,中国仍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的调查显示,90%的日企希望扩大在华业务或维持现状。《环球时报》记者日前在北京的松下纪念馆专访了中国日本商会会长、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集团中国东北亚总代表本间哲朗,他表示,对于外企来说,中国始终是个非常理想的舞台,能在中国市场上拥有一定的占有率,也将提升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适应中国市场是重要的成功之道

环球时报:日本松下集团和中国渊源颇深,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过去四十余载,中日经贸关系发生较大变化,从早期中国需要日方技术援助,到成为“世界工厂”,又转型成“世界市场”。为适应该变化,松下做出过哪些策略调整?

本间哲朗:参观松下电器工厂是1978年邓小平先生访日行程中的重要一站,由此开启松下集团和中国的渊源。当时年已八旬的松下幸之助先生先后又于1979年、1980年受邀访华,成为当时首位访问中国的知名国际企业家。1987年,中国企业与松下合资成立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成为那时最大的中日合资企业。我们现在所在的松下纪念馆就是当年松下彩色显像管公司旧址。

进入中国的初期,我们带来了生产设备、专业知识、管理模式、会计原则等现代化制造业所需的要素。上世纪90年代,我们陆续开展家电、零部件生产等业务,那时是想服务于中国市场,将产品提供给中国消费者。随着中国供应链发展完善,我们调整策略,加大出口力度,将在中国生产的产品销往全球。与此同时,松下着手组建中国研发团队,目前在华约5万名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约为1/5。现在我们在中国的产品绝大部分由中国团队研发而成。接下来,我们希望进一步强化中国团队的研发力量,服务于全球客户。

环球时报:2019年,松下集团特别成立中国东北亚公司,本地业务不再由日本总部决策,而是交给本地团队。同时,您担任首任总代表,开始常驻北京。此举在日企中很罕见,能否介绍一下相关背景?

本间哲朗:中国市场变化速度太快了,年轻人的消费心态等也和其他国家情况不同,这让我意识到,中国业务由本地团队作出决策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

我还记得当时提出该方案后,董事会讨论了很长时间,因为这种情况在全球跨国公司中也比较罕见。时任集团社长津贺一宏先生非常看重中国市场,每年都要来考察六七次,和中国的合作伙伴、行业专家、高校、竞争对手进行交流,听取了很多建议。他认为,中国业务由本地团队决策、适应中国市场是重要的成功之道。因此,在董事会的支持下,中国东北亚公司于2019年成立。

环球时报:在您看来,董事会最终同意该方案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本间哲朗:我想应该是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市场规模庞大。我在1985年进入公司,当时松下集团在中国的业务占比不足2%,现在这一数字已攀升至27%,客观的数字已表明我们为什么要重视中国市场。

中国是“创新大国”和“工程师大国”

环球时报:您去年4月履新担任中国日本商会会长,这也是该商会成立43年来,首次由制造业背景的日本经济界人士出任会长。在记者会上,您说:“日企应将中国视为‘创新大国’和‘工程师大国’,而不仅是‘制造大国’和‘消费大国’。”您能否进一步阐述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本间哲朗: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超过1000万,其中理工类人才占比约为60%,这足以证明中国是一个“工程师大国”。

1989年我第一次来中国大陆,那时上海街头汽车还不多,浦东尚未开发。但30多年里,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短期内的快速发展,让中国人容易接受创新,对新技术的学习和研发能力也很强。

中国市场的一大特色是对创新上的失败比较宽容,这在发达国家不大容易被接受。中国消费者也愿意接受新产品,比如近年来干衣机、洗碗机等受到青睐,这有助于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观察新的消费动向,并应用到全球市场。如今,创新在中国社会无处不在。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中国是“创新大国”。

环球时报:能否理解为中国市场包容创新、中国消费者接受创新,从而激励了企业不断创新?

本间哲朗:是的。在我刚进入松下时,对于日本电器厂商来说,日本市场发挥了这样的作用,比如日本市场率先接受了录像机、CD机等新型家用电器。但随着日本步入老龄化社会,对新产品的接受度有所下降。松下纪念馆中的一些展品,就是日本团队10年前研发却未能上市、转而在中国市场推出的,随即销往全球。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市场驱动创新,在华日企拥抱创新。

环球时报:随着中国营商环境改善吸引更多外企来华投资建厂,加之中国本土企业迅猛发展,在中国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松下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这对松下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否有所帮助?

本间哲朗:自从中国东北亚公司成立以来,为适应中国市场,我们始终坚持以中国速度、中国成本、中国模式实现发展。有些员工过于重视传统做法,我鼓励大家解放思想,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早年间公司曾派出一些优秀的中方人才赴日培训研修,其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他们而言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想让他们放弃过去的成功经验并非易事。但彼时团队中已经出现很强的危机感,如果不顺势而为,等待我们的或许就是业务范围不断缩小。

中国市场在创新速度、市场规模、智能化进程、对新技术的吸收消化能力、人才储备和供应链上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市场已成为跨国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训练场”。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全力提升自身水平,如果能在中国市场上拥有一定占有率,无疑将提升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我希望松下中国东北亚公司可以参与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项目中”

环球时报:去年11月在旧金山举行的中日领导人会晤中,双方重新确认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两国关系定位。今年4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美期间又强化了日美同盟关系,呼吁日本企业加大对美投资力度。有声音担忧这会对在华日企产生影响,您对此怎么看?

本间哲朗:很多在华投资的日企同时在美国投资,松下集团也正在美国建设动力电池工厂。作为跨国公司,中国市场固然重要,但也不妨碍开拓别国市场。我有一个心愿,希望中国东北亚公司可以参与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项目中。我来北京后,和很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非洲国家的人士有过交流,在中国这样国际化的舞台,促成在别国市场上的合作机会,我认为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环球时报:中国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和重要性并未降低。而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崩溃论”“脱钩断链”等论调不绝于耳,对此您如何看待?

本间哲朗:日本产业界有种共识是“最强的组织是能适应新常态的组织”。从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末,松下集团先后遭遇彩电、录像机、手机等国际贸易“战争”,每当国际局势紧张,就要调整策略适应新环境。我也看到有中企开始采取相应对策,我相信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中企也在提升自身实力。

中国有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人才储备,对于外企而言,中国始终是个非常理想的舞台。过去数十年间,日中两国的经贸往来十分密切,我相信,未来在共同应对老龄化、康养、医疗等领域依然蕴含着巨大的合作空间。

热门相关:爱人的欲望   爱的骄躯   女王   绝命风水师   闪婚后顶流老公的马甲藏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