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回眸】缺肉吃,美国议员曾提案“养河马”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上个世纪80年代,哥伦比亚大毒枭巴勃罗出于猎奇在私人庄园饲养了几头河马。数十年过去,这些外来物种因没有天敌而肆意繁衍,威胁当地环境与生命安全,最近哥伦比亚政府宣布将对其进行选择性捕杀。其实在官方出手前,当地人也探讨过如何处理这些巨兽,其中一个方案就是“杀了吃肉”。有居民曾烹煮过意外触电身亡的河马,据说味道还不错。这名哥伦比亚人“吃河马”是个人行为,而在人类历史上,有一个国家差点因为“缺肉”开办“河马牧场”,这个国家就是美国。
据美国《史密森尼》杂志记载,19世纪80年代,原产于南美亚马孙流域的凤眼莲(俗称“水葫芦”或“水中风信子”)被引入美国南部,掀起一波栽培热。然而这股热潮很快演变为一场“物种入侵”——它们像病毒一样在路易斯安那州和佛罗里达州野蛮生长,滋养蚊虫、杀死鱼类、阻塞航道,变成为祸一方的环境公害。“植物危机”尚未解决,美国又上演了一出“肉食危机”——受饲料价格上涨、北美野牛濒临灭绝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大众阶层能消费得起的肉食品出现严重供应短缺。
面对这些问题,美国军人弗雷德里克·博纳姆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从非洲引进河马,用河马肉补充美国肉食市场。如果将它们饲养在凤眼莲泛滥成灾的地方,刚好能让它们将凤眼莲当食物,一举两得。他对这一计划非常自信,因为鸵鸟、骆驼、猪等动物都不是美国本土物种,却很容易就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博纳姆的人脉非常广,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也是他的好友。罗斯福本身是狩猎爱好者,对这个方案非常看好,曾表示要“尽全力支持”。方案完善期间,博纳姆还专程拜访罗斯福,得到其“正式背书”。这一事件很快也引起了美国媒体的注意,当时《纽约时报》将河马肉称作“湖牛培根”。
不少人支持博纳姆的计划,1910年3月,美国议员罗伯特·布罗萨德向国会提交了“河马法案”,提出“河马牧场”计划。布罗萨德表示,这种“饥饿的食草动物”能有效清理肆意生长的水生植物,养肥后可送去屠宰场。“河马牧场”范围内每英亩的凤眼莲产量约为30至50吨,足够它们食用。在听证会上,布罗萨德还特意邀请一名南非军人兼资深猎手弗里茨·杜肯为河马肉“作证”。杜肯表示,他早年靠吃河马肉为生,因为这是他们最容易捕获的猎物——河马的行动轨迹很容易预判,它们只会“追着食物走”。至于河马肉味道如何,研究人员威廉姆·埃尔文称,它的口感就像是“猪肉和牛肉的混合”。有媒体报道称,一旦“河马法案”通过,美国将不会有人再过“没肉吃”的日子。
然而该法案最后因为一票之差未能通过,“河马牧场”化作泡影。事后有专家表示,这一计划幸亏没有实施,河马体形庞大,它们如同坦克一样的身躯能轻松撞倒牧场围栏。河马的脾气也不太好,有统计显示,河马是全球“十大最凶猛动物”之一。至于消灭凤眼莲,专家表示,水生植物只是河马日常食谱中的一小部分,况且凤眼莲营养成分极少,对河马来说顶多算是“减肥餐”。此外,河马在水中排出的大量粪便会严重污染环境,造成本土鱼类和植物死亡,甚至引发新的生态危机。
布罗萨德曾考虑再次提案,但时局变化,受战争等因素影响,“河马法案”最终被束之高阁。后来物流体系和冷冻技术日趋完善,美国国内肉食供应越发充足,引入外来物种的设想逐渐被全社会淡忘。(刘皓然)
热门相关:霸宠天下:腹黑帝君妖娆后 扑倒老公大人:龙总,我爱你! 扑倒老公大人:龙总,我爱你! 恶明 惹火甜妻:老公大人,宠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