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天转凉!这份 “顺天”度秋健康指南请查收!
夏去秋来
气候由炎热变得凉爽
秋季气温逐渐降低
昼夜温差增大
空气也愈加干燥
气压不稳、风速变化等气象因素
都给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影响
值此季节更替之际
本期策划带您顺应天气变化
做好疾病预防
健康安全度秋
专家顾问: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环境气象与健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王式功
天津市环境气象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 韩素芹
中国气象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江岚
秋风起 病来袭
感染过敏需警惕
秋风袭来,吹走了夏日的闷热。副热带高压南撤、冷空气活动渐频,季节转变之下,天气变化多端,易出现呼吸道传染病和季节性过敏性疾病。
探因: 呼吸系统疾病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
冷空气最易侵入人体的呼吸系统。医学研究表明,温度、湿度等环境气象要素,对包括感冒、哮喘、季节性过敏鼻炎等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有明显影响。
王式功表示,呼吸系统疾病是较为常见的气象敏感性疾病。“呼吸道通过与外界环境接触,一呼一吸过程中,除了受冷空气刺激之外,环境中的细菌、病毒、致敏物质、污染物质等也会借此进入人体。”
“感冒”是最为常见呼吸道感染疾病。从医学角度来看,呼吸道感染通常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入侵人体呼吸道引起的。秋季气温日夜差异大,气温波动频繁,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就会给各种细菌、病毒侵害人体“制造机会”。此外,由于空气湿度相对较低,干燥的环境更容易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进而引发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传染性,主要传播方式为空气传播,也有一部分是经过直接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此外,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也是秋冬季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被称为“花粉过敏症”,常在春、秋季及季节交替时暴发,植物花粉是主要的致敏原,花粉浓度直接影响过敏症状的严重程度。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已陆续进入秋季花粉的高峰期,预计将持续到9月中下旬。
王式功表示,受气候和植被分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南、北方过敏原的分布存在差异,北方花粉过敏患者的比例高于南方。北方地区常见的致敏花粉包括桦树花粉、蒿属花粉等,其花粉颗粒小,随风飘散能力强,能够远距离传播,增加了人群接触和过敏的风险。而南方地区气候潮湿,花粉不容易在空中大量飘散,相比北方花粉过敏的发生率较低。因此,北方地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发病高峰更加集中,发病比重也高于南方地区。
寻果: 科学防治守护呼吸道健康
如何科学有效预防秋季呼吸道疾病呢?
首先,对于呼吸道感染疾病,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前往医院就诊,切勿自行滥用抗生素,应自觉避免接触他人,积极配合检查治疗。一旦周围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与其保持一定距离,主动提醒其及时就医。由于秋冬季空气干燥,北方降水少、风沙大,更利于呼吸道感染的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传播。平时要采用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如室内经常通风、加强体育锻炼、注意环境及个人卫生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和水分的食物,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增强身体抵抗力。
其次,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常出现眼睛痒、鼻痒、耳朵痒、打喷嚏、流鼻涕或者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应尽量减少与花粉的接触,在大风、降雨天气减少出行。外出时要佩戴口罩,回到室内后要及时清洗面部和鼻腔,避免出现花粉过敏症状。
秋凉天气多变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应加强
秋季气候复杂多变,随着气温逐渐降低,人体的生理机能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病率往往会增加。这其中,气象因素不可小觑。
“变”从何起
一方面,气温变化可能引起血压波动。韩素芹表示,入秋后气温下降,人体血管收缩,血压容易升高,从而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尤其是当气温骤降时,血管收缩更为明显。较大的血压变化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更容易发生心绞痛等疾病。在秋季的冷空气过境期间,气温可能在一天内下降8℃—12℃,急剧的温度变化会使血管在短时间从舒张状态转化为收缩状态,使血管壁压力增大,易致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相关研究显示,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发病风险会上升7%。温度骤降还可能导致人体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发生改变,如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血小板黏附性增加等,进一步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秋季气候干燥,人体水分流失较多,空气相对湿度降低。韩素芹分析,当相对湿度从夏季较高水平下降到秋季的较低水平时,人体通过呼吸和皮肤蒸发失去的水分增加。这会造成人体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同时,气压的变化也不容忽视。秋季气压常常不稳定,高气压和低气压交替出现。气压升高时,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气压降低时,空气中含氧量减少,人体会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心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病发作的概率,易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此外,韩素芹表示,秋季的风速变化也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大风天气会使人体体表散热加快,导致血管收缩。而且,风中的灰尘、花粉等过敏原可能会刺激呼吸道,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影响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性。
养“心”指南
那么,在秋季应如何调节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呢?
首先要注意保暖。秋季气温变化大,要及时增加衣物,避免受凉。特别是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尤其要注意头部、颈部和脚部的保暖,避免血管剧烈收缩引发疾病。在气温骤降或寒潮来临前,提前采取防寒措施,保持室内温暖。
其次要合理饮食。秋季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食物的摄入。在干燥的秋季,要适当增加水分的摄入,如多喝白开水、淡茶水等,以降低血液黏稠度。
同时要适量运动。秋高气爽之时,适合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强化心肺功能,还能帮助身体消耗多余的脂肪和热量,对预防心脑血管病等疾病有益。韩素芹表示,应尽量避开气温较低的清晨和大风天气,选择在气温相对较高、天气较为稳定的时段进行运动。
此外,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秋季气候干燥,容易使人烦躁不安。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大幅波动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在面对气温和气压变化时,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自古逢秋多寂寥
心境勿为悲秋扰
在历史的长河中,众多文人墨客在秋季留下了或悲或喜的篇章,而其中悲秋的情绪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从《楚辞·九辩》的“悲哉!秋之为气也”,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到陶宗亮的“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再到《唐多令》中“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这些诗词生动地描绘了古人在秋季的感伤心境。而这种伴随秋意而生的惆怅之情,蕴含着一种现代心理学所关注的现象——悲秋综合征。
悲秋综合征是指人们在秋天会因景色萧瑟而产生凄凉、苦闷之感,甚至出现焦虑、抑郁情绪。这种症状是一种季节性情感障碍(SAD),以秋冬季发作、春夏季缓解为特征。其症状表现较为复杂,部分患者会呈现出持续性的情绪低落,莫名沮丧,对原本感兴趣的事物丧失积极性;有的则表现出焦虑、烦躁等情绪障碍,出现失眠或嗜睡;还有些人会疲倦乏力,陷入莫名的孤独与无助。一般而言,敏感多疑、性格内向、不善于倾诉者,工作压力大的人群,长年在室内工作、体质较弱、缺少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更年期妇女、孕产妇、老年人以及对温度变化敏感的人,都需警惕悲秋综合征。
那么,它的诱因是什么呢?江岚表示,一方面,对气温较敏感的人,对其他很多外在变化都比较情绪化和敏感,秋季萧瑟的景象往往容易引发负面情绪,身体也会由兴奋、积极向上的状态,转入消沉、向内的状态。另一方面,光照对人体内分泌系统有着重要影响,入秋后白昼逐渐变短,日照减少,大脑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增加,同时抑制了两大“快乐激素”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使人疲劳、嗜睡、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进而出现情绪和精神状态的紊乱失常。
那么,如何避免及应对悲秋综合征的出现呢?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理调节,保持规律的作息,适度增加户外活动。在饮食方面,应注重营养均衡,同时,还可通过与家人谈心、与朋友出游等方式,舒缓和调节心理不适。
若悲秋综合征的症状较为严重,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明显干扰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干预。在必要情况下,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谨慎使用抗抑郁相关药物进行治疗。
“秋冻”,究竟该怎么冻?
进入9月,天气往往晴雨不定,早晚温差更为显著。在这季节交替的关键节点,不少人听从老话、选择“秋冻”来调理养护自己的身体。
“秋冻”出自“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民谚,这类养生观念在古代早已有之。《黄帝内经》曾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其理念与“春捂秋冻”并无二致。
“春捂秋冻”不仅体现了气温变化的规律,更揭示了气候与养生的内在关联。“春捂”,即在春天的时候不能急于脱掉厚衣服,要适当多“捂”一段时间。而“秋冻”则强调的是在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时,不要过早添加太多衣物,适当让身体感受一些寒冷,以此来增强身体的耐寒能力。
对一般人而言,适量“秋冻”,一方面可以提升免疫力,增强耐寒能力,待到冬季真正来临时,减少因气温骤降而引发的感冒、发烧等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还能促进新陈代谢、锻炼心肺功能。
江岚表示,不管是“春捂”还是“秋冻”都要适度。具体需要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和气温变化来选择“捂”或“冻”。以“秋冻”来说,并非硬要抗冻,而是要适度。当日照温度在15℃至20℃时,人们可以适当让身体承受一下冷的感觉,这样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防御机制的作用。
在进行“秋冻”时,应注意有4个部位不能冻到。江岚表示,首先是头部,头部和颈部最易受寒,易导致感冒、咳嗽、头痛等;其次腰部不能冻,腰部受冻会加重腰肌劳损等问题;足部也不宜受冻,作为人体的末端,足部受冻会影响全身的气血循环;最后是关节不能冻,关节是人体活动的关键部位,受冻导致关节僵硬、疼痛,久而久之会引起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等。因此上述部位需做好保暖,别让寒气“趁虚而入”。
此外,江岚表示,“秋冻”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一是抵抗力较差的老人和小孩,二是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三是体质偏弱者,患有胃肠道疾病以及骨关节疾病的人群,均不宜“秋冻”。另外,即使是体质健康的人群,过度“秋冻”也不可取,虽然可适当减少衣物,但真正到了接近深秋寒冷时,也要增加衣物以防受寒生病。
秋季再凉爽,也别忘了防晒
随着秋风渐起、树叶泛黄,许多人误以为秋季的阳光不再如夏日般炽烈,从而放松了对紫外线的警惕。然而,在秋天做好防晒同样重要,因为紫外线并不会因季节更迭而自动减弱,相反在某些情况下,秋季的紫外线强度可能比夏天还高。
秋季天气以晴朗为主,云层较薄,紫外线更容易穿透大气层直接照射到地面和人们的皮肤上。秋高气爽的天气也意味着人们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增多,从而增加了暴露在紫外线下的风险,稍不留意就可能导致皮肤晒伤、色斑加深以及加速老化等问题。那么在干燥的秋季,应如何正确防晒呢?
选择合适的防晒产品至关重要。可以选择SPF值高、PA++/+++的防晒霜,以确保其能同时抵御UVB(中波紫外线)和UVA(长波紫外线)的侵害。同时,根据个人肤质的不同,可以选择清爽型或滋润型的防晒霜,以适应秋季干燥的气候。定时补涂防晒霜也是不可忽视的步骤,特别是在户外活动或出汗后,需每两小时重新涂抹一次。
除使用防晒霜外,也可采取物理遮挡的方式来抵御紫外线的照射。佩戴宽边帽、太阳镜以及穿着长袖衣物和长裤……这些措施都能有效阻挡紫外线的直接照射,在享受秋季美景的同时,也能保持时尚与舒适。
如遇紫外线辐射非常强烈,导致晒伤,首先应用凉水轻拍或冷敷肌肤,能迅速降温并缓解红肿;待红肿消退后,选择温和且含有舒缓成分的修复产品,轻轻涂抹于受损区域,帮助修复受损的肌肤屏障;同时,可以使用保湿喷雾和乳液进行补水锁水;待康复后还应继续做好防晒工作,防止肌肤再次受到伤害。
策划: 罗澜 苗艳丽
作者: 王畅罗澜文科 林禹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