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硕士被聘为高校宿管,需从热议中读出压力和期待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近日,云南保山。有网友发布了一则“保山学院拟聘3名硕士为宿舍管理员”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有不少网友对此质疑,认为宿舍管理员岗位与专业学位关联度不高,聘用高学历人才是否“大材小用”。

据保山学院官网发布的招聘公告显示,此次的招聘主体为云南保山学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宿舍管理员招聘3人,招聘条件为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专业不限,岗位职责是负责学生公寓日常管理工作。由此可见,招聘方并没有人为设置过高的招聘条件,之所以招到了3名硕士,是因为报考宿舍管理员进入前15名的人中有6名研究生,可以想见,这个岗位在当地的吸引力还是挺大的。

相关招聘公告 来源:保山学院官网

在一般认知中,宿舍管理员似乎没有太高的学历门槛,只要耐心细心,善于沟通,有责任感就行,这么一个岗位招的全是硕士,确实令人有些惊讶,但这种惊讶更多源自固有观念。人们常常习惯于将学历与职业地位直接挂钩,认为高学历意味着更高级别的工作机会。实际上,无论是教育的趋势,还是就业的形势,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开始进入一些被认为“不看学历”的工作领域。这种现象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反映了就业形式的多样化,揭示了现代职场对于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

只看一场招聘的结果,就急忙忙地将之与“读书无用”联系起来,显得狭隘片面且不负责任。教育的价值本就不仅仅体现在职业对口或薪资高低上,更在于培养人的思想品质、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硕士研究生选择成为宿舍管理员,或许是基于个人现状和兴趣、职业规划的考量,也可能是比较依恋和向往校园的环境。这种选择本身并无对错之分,关键在于个体是否能在这一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

引进高学历人才担任宿舍管理员,无疑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也反映了当前社会职业选择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宿舍作为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状态。硕士研究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提供更加贴心、专业的服务。同时,他们还能够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针对宿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与其将之看成是“大材小用”,不如积极地视之为“提质升级”。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非简单的就业前培训。任何职业选择都应该是基于个人兴趣与职业规划的结果。只要招聘过程公开透明,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那么无论是求职者还是用人单位都有权利作出自己的选择。

当然,我们也应该从社会的热议中,读出大家对于“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期待。无论是高校的研究生扩招,还是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如果偏离了高等教育的内涵,忽略了教育质量的保障,为了卷学历而卷学历,那确实不利于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培养科研创新型人才。

所以,社会更应理性看待就业市场的新现象,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审视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让搞研究的学生能踏实搞研究,想就业的学生也能学以致用,实现更多互相成就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