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挂科率高被要求整改,学校不妨多听听教师的想法
因教授课程“挂科率”高,授课教师被要求整改?近日,浙大城市学院人文学院教师蔡渊迪公开发表的一篇题为《关于我所负责三门课卷面不及格率高的说明》的文章,引发舆论热议。蔡渊迪在文章中称,因其负责的《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一)》以及《中国古典文献学》三门课程的卷面不合格率都在30%以上,被要求就此问题作出解释说明并提供整改方案。蔡老师回应了学校的要求:“这么多的卷面不合格,肯定是我教得不好,水平有限,实在抱歉。”目前,学院方表示正在就此事与蔡渊迪沟通。
对于此事,相关事实还有待进一步明晰。但蔡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值得重视。比如,如果为了降低挂科率而降低考题难度,“那学生对于一门课的基本知识要求怎么办?当一个从我们这里毕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面对考研试卷时,他的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知识不过关,影响到升学率、就业率了,怎么办?”
对于考题的难度,蔡老师也表示,“以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来看,一个在初修以上某门课时卷面不到40分的学生,在重修特别是毕业前重修时,卷面都会提到60分以上,我的试卷难度并未降低,也没有对于行将毕业的学生有特殊的照顾。”这说明,学生只要稍微用功点,似乎也不会挂科。
高校对不合格率过高或过低的课程保持关注,主要是为保障教学质量。不过,也要看到,导致“挂科率”偏离正常比例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果机械地盯着“挂科”数据,就要求任课教师整改,很容易造成遗漏或“误伤”。
如今,不少学生选非专业核心课程有个黄金标准:不点名、作业少、容易拿分。在不少学生吐槽的大学“水课”中,一些老师就会采取上课“划水”、给分宽松的策略。如此一来,任课老师不必担心无人选课或“差评”连连,学生也可轻松获得较高的学分,彼此心照不宣。但这种经过人为粉饰的数据却让课程背离了求知本身。反过来说,如果任课教师要求严格,而课程不合格率较高时,学校简单让老师反思、整改的做法,恐怕也不尽合理。
对于课程通过率不高的情况,学校不妨多听听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了解具体情况后再作处理。比如,蔡渊迪也提到,“本校《古代汉语》课总计48课时,《中国古代文学(一)》(内容为先秦两汉部分)课总计32课时,《中国古典文献学》部分总计32课时。他质疑与其他院校相比,这三门课的课时安排过少,并由此质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的科学性。”
蔡老师文章中反映的困境,更值得学校多倾听。希望借助于此,高校能在教学管理中听到老师的心声,在提高教学规范性与尊重教师自主性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与此同时,探索用更多元的方式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也有助于化解学生的绩点焦虑,专注于学习知识本身,而不是疲于追求一个空洞的成绩。
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
编辑:龙春晖责编:邹渝 审核: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