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躺枪饮用水“常客”——溴酸盐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叶德宝)近日,香港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简称“消委会”)公布了一项瓶装水检测结果,显示农夫山泉和百岁山的瓶装水中溴酸盐含量达到欧盟对经臭氧处理的天然矿泉水和泉水的溴酸盐最大限值,即每升3微克。

7月16日,针对消委会公布的瓶装水检测结果,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夫山泉”)委托律师事务所向消委会发出正式函件,要求其澄清误解、道歉,并消除给公司造成的所有负面影响。此事已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本报记者特此进行了采访。

在采访中,农夫山泉方面表示,根据消委会公布的检测结果,农夫山泉和百岁山的瓶装水中溴酸盐含量已达到欧盟对经臭氧处理的天然矿泉水和泉水所设定的溴酸盐最大限值,即每升3微克。然而,这一含量实际上远低于美国、日本、英国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饮用水安全标准(每升10微克溴酸盐)。

农夫山泉方面向本报记者指出,消委会在相关文章中存在三大显著错误。首先,是关于适用标准的类别错误。所检测的农夫山泉产品明确为饮用天然水产品,但在评价过程中,消委会却错误地将其归类于“天然矿泉水”范畴,并与不同类产品进行比较。更为重要的是,消委会错误地应用了欧盟“天然矿泉水”的标准。实际上,根据欧盟饮用水安全标准,溴酸盐的安全含量上限为10微克/升,而农夫山泉产品的溴酸盐含量仅为3微克/升,完全符合这一标准。

其次,农夫山泉饮用水作为在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必然优先遵循所属区域的法规。然而,消委会却强行将在中国香港地区销售的产品套用并不适用的第三方标准,这种做法得出的结论既不科学也不严谨。而实际上,即使按照欧盟天然矿泉水标准进行评价,农夫山泉天然水产品的溴酸盐含量也依旧符合规定。

“消委会在文章中的评价语言不够专业,存在故意误导性。”农夫山泉方面指出,消委会使用了“达到上限”等不严谨表述,这种表述极易导致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产生误解。同时,文章中的用语也显得非常不专业,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必要的恐慌。

事实上,瓶装水中的溴酸盐并非首次进入公众视野,它在饮用水领域早已是众所周知的“常客”。早在2009年,我国官方媒体就对“饮用水中的溴酸盐是否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进行了多轮科普,且在随后的15年里,这一话题也几乎每年都会被广泛探讨和报道。

溴酸盐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在过去的15年里,业内众多专家已给出了详细的解答:首先,溴酸盐是饮用水中常见的杀菌副产物,是由溴化物氧化形成的盐类,包括溴酸钠(NaBrO3)、溴酸钾(KBrO3)、溴酸银(AgBrO3)等。

其次,在自然界的水中,溴酸盐的含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溴元素则以其他形式存在。在现代饮用水处理过程中,为了确保水质安全,通常需要进行杀菌处理,以将细菌含量降低到规定的标准之下。臭氧杀菌是当前包装饮用水生产中广泛采用的一种高效且无异味产生的生产工艺。然而,当运用臭氧进行杀菌处理时,水中原本存在的溴化物有可能在臭氧的作用下转化为溴酸盐,这便是饮用水中溴酸盐的主要来源。

饮用水中的溴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世界卫生组织对此的评估结论是:目前没有充分证据显示溴酸盐对人体有害。“臭氧杀菌能有效保障饮用水的安全,让人们饮用更加放心。”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的副主任阮光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相比之下,未经杀菌处理的水,无论是携带的致病菌还是寄生虫等,其危害都要远大于溴酸盐。

关于消费者普遍关心的溴酸盐是否致癌问题,其答案与致癌物的证据确凿程度紧密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溴酸盐归类为2B级致癌物,这一分类表明,目前尚无明确证据显示溴酸盐能直接导致动物或人类罹患癌症。相比之下,新鲜红肉,其致癌风险被定为2A级,而加工红肉制品,包括培根、火腿、腊肉、香肠等,则被列为1级致癌物。很显然,这些食品的致癌风险等级都高于溴酸盐。

尽管种种迹象表明溴酸盐对人体的伤害微不足道,但食品安全的监管核心在于明确剂量与风险之间的关联,并确立一个可忽略不计的风险控制标准。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其中明确规定了包装饮用水中溴酸盐的限量不得超过10微克/升。

专家指出,“标准”并非“安全”与“有害”之间的明确界限,而是一个用于执法的参照点。其存在的意义在于,一旦发现产品超标,便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产品符合“非常安全”的要求,进而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作为消费者,我们应当建立起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科学认知,提高食品安全判断能力,理性消费、科学选择,避免盲目跟风。

热门相关:极品仙师   妈妈朋友的味道   妖魔哪里走   我真是非洲酋长   逍遥小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