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一个中哈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搭建一个中哈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
——专访哈萨克斯坦国立欧亚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杨雷
本报记者 刘少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7月12日 第 05 版)
记者:请简单介绍一下您所在的这所孔子学院。
杨雷:成立于2007年的西安外国语大学·哈萨克斯坦国立欧亚大学孔子学院,是哈萨克斯坦首家,也是阿斯塔纳唯一一家孔子学院,是中哈大学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自成立以来,学院已培训超过1.4万名哈萨克斯坦学员,学员横跨青少年到耄耋之年各个年龄段,如今他们活跃在各个领域,为推动中哈文化交流与合作作出重要贡献。
现在,在岗中方教职员工有4人,哈方员工2人。
记者:您当初为什么选择来孔子学院工作?
杨雷:来哈萨克斯坦前,我是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副院长。之所以来这里,一方面是组织上动员,各方面条件我比较适合,既然这样,那咱义不容辞。另一方面,我当时对这个工作有一些“小期待”——在国内我就做了很多年老师,主要工作是教书育人,教的是国内大学生,但是“万世师表”孔子有一个观点叫“有教无类”,我想这个观点可以延伸到全人类,既然我们可以教中国学生,那也可以教全世界的学生,何乐而不为呢?
我是这里第四任中方院长,没想到一干就是7年。自己感觉,人生中最好的年华都在这里了。
记者:欧亚大学孔子学院的特色是什么?
杨雷:总结来说,我们首先跟所有孔子学院一样,既注重中文教学和文化交流,也服务当地发展和中外合作,更主动促进两国友好,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在这些基础上,欧亚大学孔子学院基本做到了“日日有课程、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大活动、年年有科研项目”。
除了每周持续6天的教学活动外,我们打造了大量的活动。比如,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哈萨克斯坦的传统节日新年、纳吾肉孜节等,我们都会开展相关活动。再比如,我们每周都有中文文化讲座,面向全阿斯塔纳市,只要有一定中文基础的人都可以来听。实际举办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曾经留学中国的人或者中文爱好者,对这个讲座非常感兴趣,每周都很热闹。
记者:欧亚大学孔子学院在文化活动上有什么特点?
杨雷:我们正在努力搭建一个中哈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最直接的例子是,西安外国语大学不但把我们这些老师派到哈萨克斯坦来,同时也在国内陆续成立了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哈萨克语专业、中亚学院等。
无论是在日常的教学、文化活动还是科研工作中,我们孔子学院都特别重视“双向交流”这一点。我们不仅要把中文、中国文化带进哈萨克斯坦,也要把哈萨克斯坦好的做法带到中国去,使双方能够真正做到良性的互动和发展。比如我自己,除了定期向西安外国语大学进行工作汇报,每年还至少在中国各个大学做5至10场哈萨克斯坦国情演讲,尤其是文化方面的情况介绍,帮助大家了解哈萨克斯坦的发展。
孔子学院需要,也应该立足当地,不断满足中外交往需求,以当地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搭建优秀的中哈文明交流互鉴平台,这既是我们孔院的不变初心,也是立身之本。
热门相关:文娱缔造者 龙皇武神 大周仙吏 我能看到隐藏机缘 重生田园贵媛:名门暖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