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女汉子”
本文转自:吕梁日报
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女汉子”
——记吕梁会计学校驻石楼县龙交乡王家沟村第一书记刘静琼
图为刘静琼(右)正倾听村民心声。 王洋 摄
□ 本报记者 王洋
“咱们现在工程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这个院子里三间窑洞的外立面已经完成,女儿墙也完成了,院墙今天下午就能搞定,完了以后开始平整院子,铺个老式地板。”
“一定要保障工程的质量,工人大哥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5月22日一大早,在石楼县龙交乡王家沟村中,吃过早饭的刘静琼和工作队队员走到村民杨永奇家门口,查看民宿墙体恢复工程进度。
“我们按照‘修旧如旧’的整体效果,所有的院墙和外立面用原材料进行修缮、翻新,20间窑洞的院墙和外立面基本上完成,再有一个月就可以进行内部装修。”民宿改造施工负责人郑海军介绍说。
王家沟村地处石楼、中阳、交口三县交会之地,境内棋盘山钟灵毓秀、树木葳蕤,俨然一道天然绿色屏障绵延于村庄东北部,山间丛林的鸟儿鸣叫声响彻村内,美丽乡村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近年来,王家沟村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源远流长的历史人文优势,紧紧抓住“融汇自然和人文、统筹讲古和叙今、协调生态和建设、整合康养和民俗”四个着力点,聚焦重点,高标打造、全力推进,目前已完成2处民宿改造和1处家风示范点建设,正在推进残垣断壁整治、管网改造和景区停车场建设等各项工作,努力创建“石楼之源”“康养福地”“人文古村”三大品牌,真正让乡村旅游成为王家沟村的“金字招牌”。
刘静琼是吕梁会计学校女工组组长,去年5月被派驻到该村当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
要走进群众心里,先要走进群众家中。到村工作后,刘静琼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花两个月的时间走村入户调研,对村里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了解。
心系群众,才能服务群众。转换角色后,刘静琼用心用情为村民排忧解难,努力让自己成为村民身边的贴心人、知心人、娘家人。
杨兴峰是王家沟村的大户人家,家里种的80多亩地,四个儿子全在外做生意。刘静琼得知情况后带着队员帮助老杨掰玉米、刨土豆。
老杨的家就住在民宿房间的上坡,站在老杨家就能看见村里大半个面貌。“刘书记,一会不忙了来我家吃饭,今天吃汤菜、油糕。”站在山梁圪垯上的老杨扯着嗓子喊道。
得知今天吃油糕,刘静琼和队员们忙完后就赶来帮忙捏糕、添柴。不一会儿金灿灿的油糕和香味扑鼻的汤菜就端了上来。“赶紧趁热吃,锅里还有哩。”老杨热情招待着大伙。
“刘书记没什么架子,经常到我们村民家里串门,每次串门的时候时不时地还给村民们拿一些特产和吃的用的东西,就像自家人一样。地里边掰玉米还来帮忙,去年我家雇的一个掰玉米的工人来不了,刘书记就开车去暖泉镇把人接到我家,我很感动,这么一点小事她都能记挂在心上。”杨兴峰的爱人辛爱珍说道。
今年3月,村民苏福明的老婆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刘静琼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安排队员把苏福明的老婆送到汾阳医院进行医治。
“住院期间,刘书记和工作队员还来汾阳医院看望我们。”苏福明感动地说,“自从去年刘书记来了王家沟村,几乎天天看见她走家入户,和群众打成一片,关系搞得相当好,群众有什么困难和想法都和刘书记探讨,她都耐心听取建议,积极给予支持。”
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刘静琼回到办公室,接到了儿子的视频电话。“妈妈你在干什么呢?有没有吃饭?我可想你了,你想不想我呀……”
“妈妈肯定想你呀。”视频电话的这头,刘静琼虽然已经习惯了驻村以来的工作节奏,但是对于儿子总觉得亏欠太多。
“驻村生活虽然忙碌,但也是充满收获和幸福的。这一年的驻村经历让我越来越热爱这片土地,我和村民们从陌生到熟悉、从相识到相知,在走村入户的嘘寒问暖中,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家人。在驻村工作中,老百姓满意不满意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会带好这支工作队伍,继承老一辈人的优良传统,接续奋斗,把老百姓点点滴滴的小事尽心尽力尽职做好,为王家沟村留下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刘静琼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