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乡的土地上汲取灵感 贵州本土作家“回家”书诗意贵州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郭红宇)5月20日以来,贵州作协先后组织数十位本土作家走进黔南、毕节,在中国作家新时代文学实践点重新审视家乡、汲取灵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与“作家回家”活动的融合,为这次实践活动增添了浓厚的家乡情怀。

颁发“作家朋友欢迎回家”纪念牌

让作家多一个“家”

为会员颁发“作家朋友欢迎回家”纪念牌是此次实践活动在重要环节之一,郑重的颁发仪式既体现对作家的重视,也是作协向会员发出的邀请、送出的回家的钥匙。

近年来,为更好地服务会员、促进省内文学事业发展,贵州作协不断强化自身主体责任、人民团体的组织优势,不仅为作家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还通过举办各类活动,鼓励、帮助作家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家乡的土地上汲取创作灵感。

开展文学志愿服务宣讲

2023年以来,在中国作协引领下,贵州作协连续开展“作家朋友欢迎回家”系列活动,走出去、请进来,向广大会员、向文学爱好者敞开大门,不断提高服务、组织水平,推动本土文学新力量培养,让更多扎根本土、返乡游子感受到温暖,促进全省文学事业发展。

众多农民作家、工人作家、学生作家涌现,市州、区县作协组织能力的提升,让更多作家、文学爱好者有了后盾和支撑,感受到“家”的温暖。

故土是最好的滋养

在黔南州平塘县,天眼FAST、平塘特大桥两座超级工程诉说着小城的变迁,也是贵州科技发展、交通巨变的见证;从荔波到三都,沿着邓恩铭烈士的足迹前行,感受今天美好生活的不易,体验水族文化的发展传承;在黔西,王阳明于象祠留记辉耀后世,化屋村的大发展则描绘出贵州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与牙舟陶传承人交流

随着采风团换个视角看家乡,作家们走进田间地头、山川河流,与当地居民交流,听着熟悉又陌生的故事,体验着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风土人情。这些亲身体验不仅让作家们收获丰富的创作素材,也让他们对家乡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交流会上的思想碰撞

在相互交流中找到灵感,抛开琐碎日常寻回初心,作家们纷纷感慨有了新收获,将用文字记录家乡的变化,传承家乡的文化,将这份深厚的情感融入到诗歌、散文中,塑造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让文化、精神在诗文中绽放

“修建册三公路这样个故事应该出现在更多的文学作品里。”在平塘探访册三公路旧址后,作家钟硕感慨道,贵州有太多值得书写的历史、故事可以作为小说创作背景,这些故事中蕴含的精神能给年轻人更好滋养。

册三公路摩崖石刻

在黔西市素朴镇象祠,作家们同样为王阳明“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气魄所感动。虽不能像阳明先生那版立德立功立言,写出更多成风化人的文学作品也成为大家的共识和努力方向。

从苗绣到蜡染,从马尾绣到牙舟陶,众多的非遗传承同样给了作家们灵感。在与传承人的交流中,在与民族瑰宝的碰撞中,创作变得水到渠成。

水族传统赛马有了高标准、现代化的场地

如今,三都建起了高标准的西部赛马成,水族传统赛马与现代赛马融合,搬进了更安全的场地。而此次实践活动同样给了作家们新的启发,让他们跳出日常工作、生活看贵州,重新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收获丰富创作素材的同时,也在专业讲座、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一审:张思渝

二审:陈李育

三审:张超

热门相关:原来你喜欢我呀   满级绿茶穿到八十年代重新做人   战国明月   与你相恋的小时光   暴君他偏要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