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锋:德国应从战略高度改善对华认知
德国总理朔尔茨即将踏上他任期内的第二次中国之旅。和他第一次访华一样,此次行程也受到高度关注,德媒热炒届时将有大众、宝马和西门子等多位企业界高管随行之外,还有3位联邦内阁部长同行,这是历来德国总理出国访问日程中罕见的安排。虽然德国总理府和德外交系统至今还没有透露行程的细节,但各方对访问充满了期待。
关于对华关系,朔尔茨曾在媒体撰文称,不赞同与中国“脱钩”或通过结盟对付中国,要与中国合作应对全球挑战。这是在美国和部分国家不断渲染对华“脱钩断链”之时,特别是德国和欧洲面临内外多重危机的时刻发出的理性声音,展现出了政治家的冷静和远见。当前国际局势动荡不安,需要从战略高度和全球责任的角度推进中德关系发展,期待着朔尔茨总理此次访华能进一步增强中德战略共识、达成战略互信、形成战略合作。
首先,中德增强战略共识的困难和障碍主要来自德国政治界,取决于联合政府内部各党和各部门之间的共识。
目前给人的印象是,德国联邦政府内各党派、各部门都在制定和推行各自的对华政策。即便同属一个党,掌管不同部门的部长出于选举政治的本能驱动,也会有不同的对华政策和做法,这导致德国政府的涉华决策常受制于党派利益,局限于政客算计,被内政斗争掣肘,忽视贡献了世界经济增长30%以上动力的中国是德国发展必然伙伴的事实。
简言之,德国政治在建构一个脱离中国现实的“中国政策”和由此渗透到社会中去的“中国认知”,这已经成为拖累中德关系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德国部分媒体的负面渲染则发挥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德国知名媒体人沃尔夫冈·希恩日前在接受德媒采访时就批评说,德国政界“对中国知之甚少,但主张不少,都建立在偏见之上,没有扎实的知识”,他形容德对华政策是“傲慢和无知”的混合物。笔者一位朋友前不久在德国北部一座小城旅行时向当地老人问路,这位老人得知朋友来自中国大陆后即称,他要“保卫台湾”,令人哭笑不得。可见德国涉华负面传播已经深度影响了其社会的对华认知,全然不顾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的事实,使民众难以有全面的了解和客观判断。德国一些人应该明白,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期盼海峡两岸实现和平统一。正因如此,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德国的统一,也期待着德国同样支持中国统一。
其次,中德战略互信在经济界有着牢固的基础和共识,但政治圈和政府部门在“拉倒车”。
一方面,德国政治圈近年竭力推动对华“去风险”,联邦政府去年为此出台了文件,要求德国企业减少对中国的依赖,采取所谓去风险措施。另一方面,德国企业对华投资不降反升,2023年德国在华直接投资为119亿欧元,创下历史新高。中德贸易在疫情之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高水平,中国连续7年是德国的最大外贸伙伴。德国工商联合会的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德国在华企业计划两年内增加在华投入,90%以上的德国在华企业看好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前景,认为当前的一些困难3—5年内可以克服。
一位在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德企老板一年前曾对笔者表示,准备把1/3的产能转移到亚洲其他国家去;今年年初再会面时,他称,在全面考察过意向国的营商环境后,他决定还是留在中国发展,并准备扩展业务。而面对德国企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和不断投入,德国联邦议会外委会一位党派负责人却认为“很不幸”,声称德国企业行为可能损害德国国家安全,企业应该考虑地缘政治利害。客观说,德国一些政客应认识到,把世界推进泛安全化陷阱,美国和西方一些国家的随意制裁和干涉已经成为国际经济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是全球经济的麻烦制造者。政治不应该是中德战略互信的障碍。
再次,中德是长期的全方位战略伙伴,双方有着良好的合作传统。但也要看到,两国关系近年来因疫情、经济关系变化和相互认知偏差等因素受到冲击,需要与时俱进地从战略层面加强双方关系。
气候变化和人工智能等是关乎全人类发展和命运的战略议题,需要超越传统国家概念的狭隘去谋划和应对。中德两国有足够的科技实力为此合作寻找和提供解决方案,并推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合作,实现全球碳减排目标,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加强两国战略科技合作十分迫切。我们要看到地缘政治利益的共同性,意识到逆全球化在根本上有损两国利益。中德是经济全球化受益者,如何推动全球化平衡健康发展,普惠各国人民,是两国共同的利益和责任,两国为此应作出战略谋划和安排。在安全利益方面,追求一国或国家集团绝对安全的结果很可能是冲突和战争,而企图通过经济制裁和限制人文交往征服对方,等于是政治外交惹了麻烦却让企业和民众承担后果与成本,毫无可取之处。
战略合作需要实实在在的措施来实现,诸如要促进中德双方社会相互了解,改变相互的“认知赤字”,就要鼓励和方便两国民众多交流,中国为此已经给予德国公民来华免签待遇,但中国公民赴德还要为签证等待漫长的时间。甚至,德国一些机构还把中国的相关努力看作是“意识形态渗透”,比如政府部门不止一次提醒德国高校在对华合作中要“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期待朔尔茨总理此行能够从战略的高度,推动加强中德人文社会交流,给两国整体关系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
热门相关:明天和意外 亡国公主穿成王府寡妇:二嫁王妃 恐怖复苏 翻天 神秘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