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汉:更多高端科创要素集聚香港
作为一个开放、包容和多元的国际化大都市,香港拥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和中西文化荟萃的吸引力。最近一年多来,香港特区政府推出多项旨在吸引优质人才和科技企业来港发展兴业的措施并已初见成效,这使香港正在加快集聚更多高端科技创新要素,经济结构升级和优化的优势与潜力继续增强。
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是影响香港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因素之一。2022年香港人口出生率创下1961年有记录以来的新低,而在香港“优才计划”特别是“高才通”计划推出后,2023年香港净移入5.17万人,其中4.08万是从内地流入香港。截至2023年年底,香港人口临时数字达到750.31万人,与2022年同期的747.26万相比增加3.05万。这是继2019年之后香港人口再次突破750万。这为香港经济长期发展注入新的动能,表明香港继续对人才保持强吸引力。
其中,商贸、金融等香港传统优势部门以及特区政府正在大力推动的科创行业成为吸引人才的热门。来自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的调查显示,54%的抵港申请人已经就业,主要投身金融服务(31%)、创新和信息科技(18%)以及商贸(17%)等行业。依据调查中2023年抵港的3万多名“高才通”人才及其配偶的就业收入数据进行推算,“高才通”计划估计可为香港带来每年约340亿元的直接经济贡献,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大约1.2%。除了经济贡献,“高才通”人才及其配偶普遍较为年轻,过半人员年龄都在40岁以下,加上他们中不少人带着年幼子女定居香港,因此既为香港本地劳动力增添生力军,也对香港人口结构带来长期正面影响。
除了在人才引进方面取得成效,香港还加快推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步伐,并将之与“再工业化”目标紧密联系,着力推进北部都会区建设,正在吸引境内外众多科技类企业前往香港发展。这将逐步改变香港产业结构“脱实向虚”和过度“软化”的态势,化解香港经济的深层次矛盾。
总体来讲,香港在科研和教育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科技产业发展相对薄弱。为此,特区政府一方面设立“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等机构和基金以加快科技企业引进步伐,同时围绕完善创科生态圈、壮大本地和海外创科人才库、建设“智慧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等重点领域制定相关政策。借鉴内地和国际经验,香港利用北部都会区具备成片土地开发的优势,在毗邻深港科创区的新田区域建设科技城,以解决科技企业发展中的土地供应不足难题。长期来看,通过引进国际级的科技龙头企业,这些举措可以带动及扶持本地初创和中小型企业的集群发展,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本地有机结合,促进科研成果的本地转化。新田科技城将成为香港科技创新产业加快发展的引擎以及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有助于实现香港“南金融、北科技”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
另一方面,着力汇聚和发挥港深两地优势,携手将河套地区的港深创科园与一河之隔的深圳科技园建设成为两地科创合作区,实现科创要素跨境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两地科技产业协同发展。在此基础上,构建国际化科研合作平台,汇聚顶尖科研人才。香港正全力打造分别聚焦“医疗科技”和“人工智能及机械人科技”的两大创新平台,至今已吸引海内外三十多所顶尖大学和科研机构与本地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这将有助于提升香港作为国际科研合作中心的地位。
这些措施已使香港在人才和企业引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来自世界各地的有识之士都能看到背靠内地、联通世界的香港依然保持巨大优势。可以预见,未来香港在内地与国际开展科研交流合作的“超级联系人”角色还会进一步加强。(作者是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
热门相关:北宋闲王 娇妻如云 萌妻太甜:总裁大人,别傲娇 护花猎王 唐朝贵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