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文:以就业为导向,优化高校专业
近日有媒体注意到一些地方开始以就业为抓手,对高校专业设置进行调整。这一措施,与今年3月教育部等5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相关。《改革方案》明确要求“健全学科专业调整与人才需求联动机制”该方案还制定了具体目标:2025年前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的学科专业布点。
将学科专业调整与人才需求挂钩,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大学生更好就业。就业本是一个社会问题,但在大学生就业上,近年一直存在一个特殊的结构性矛盾: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
根据相关部门的监测,从专科到本科、研究生,就业最好的都是工科专业。但遗憾的是,近年人文社科毕业生占比一直比较高。从近年招生看,13个大类中,管理、艺术长期位居招生人数的第二、三位,仅次于工科。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自19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带来以规模增加为主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在精英教育时代,文凭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筛选的功能,有文凭很多时候都意味着有体面的工作。在这一惯性作用下,大学扩招在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撑的同时,一些地方与学校也出现简单的“文凭通胀”现象。一方面追求大而全,什么专业都办,一方面追求办学成本低、方便开办的专业,脱离了社会需求。如果仅看专业,不少学校都是综合性大学,即所谓的“千校一面”。
这种结构性矛盾在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同时,也是对教育投入的巨大浪费。也正因为此,在今年7月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明确提出,教育教学和学科设置、结构也要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既要保证匹配度,又要适度超前。
如何做好高校学科专业调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就《改革方案》答记者问时明确了三大方向:一是,强化分类发展办学理念。针对少数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布局时缺乏科学审慎规划、片面追求“大而全”,热衷于设置投入少、容易开办的专业等问题,引导高校在不同赛道上办出水平。二是,优化上下联动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落实国家调控、省级统筹、高校自律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地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和对新设学科专业的评估检查。三是,推动人才供需动态平衡。将学科专业调整与人才需求联动起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人才需求预测预警系统,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具体讲,就是围绕社会需要、国家需要,做好减法,也做好加法。减法,就是减去那些开办成本低廉、供给过剩、就业明显过差的专业,但考虑到学校和具体地方需求的差异,“一校一案”,不搞一刀切。加法,就是鼓励、支持开办需求旺盛的“四新”专业与交叉学科专业,即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以及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淘汰与之相关的旧专业。
对此,有个别人觉得,以就业情况来调整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存在高等教育工具化的问题。这些人没有注意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特性,仍然在以精英教育的尺子衡量已经普及化了的高等教育,仍然在以研究型大学的尺子丈量今天大量的应用型大学。2023年普通高校总数已经高达2820所,是大学扩招前的约2.8倍,招生人数增长约10倍,本科录取线最低仅有280多分。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从学生的学习能力角度,还是大学的定位角度,多数高校都应该面向社会需求,以培养应用人才、技能型人才为主,即就业导向。当然,对于以985为代表的大学,不宜简单以就业来调整学科专业设置,还需要站位国家战略需要,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上,尤其是做减法,将遭遇不小的阻力,但笔者比较乐观,因为老百姓已经开始“用脚投票”。2022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式微,在某种程度上导致高校土木专业录取分数大跌。但同时,在今年的高考录取中,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却因为录取分数大幅超过某综合性大学登上热搜。实际上,这所已经升级为本科的职业高校多年来的录取分数线都远远高于本科线,这得益于该校毕业生良好的就业情况。2022年全国几乎全部进入新高考改革周期,新高考改革在志愿填报上基本都以专业为导向,这将进一步加剧这种现象。
当然,高校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高校培养模式还需要进行调整,而不是简单地换个名字,比如把“经济学”改成“数字经济”就了事。(作者是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