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喆:芒格的思考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
当地时间11月28日,知名投资家查理·芒格去世,享年99岁,距他1月1日的百岁生日似乎只差了一点点。现实生活中世事总难圆满。但也许事情也不必那么圆满,一如他的投资理念。
从世俗意义上说,芒格的知名度似乎远不及他的老搭档巴菲特。他们一起在著名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联手创造了几乎是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纪录。与善谈的巴菲特相比,芒格似乎更为“幕后”,但巴菲特对他十分推崇,说其推动自己改变了早期的价值投资策略,避免投资给发展潜力有限的平庸企业,而是专注于有潜力的优质企业。
芒格去世后,巴菲特发表声明称,“如果没有查理的灵感、智慧和参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地位。”
芒格的价值投资理念不仅对巴菲特和那个时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实质上影响了更广泛的市场投资者。
投资人的目标无疑是赚钱,然而,怎样才能赚到钱以及挣什么样的钱,始终是摆在投资人面前的问题。巴菲特的老师格莱厄姆似乎更倾向于“低买”的策略,这带来了巴菲特早期的“捡烟蒂”法,即无人关注的公司好比是“扔在地上的烟蒂”,虽然湿乎乎的令人讨厌,但捡起来其实还能免费吸上一两口,这为巴菲特早期投资带来了一些回报。而芒格则更加清晰地表达了“价值投资”的长期投资理念,并将之付诸实践且坚持到底。这种理念使得巴菲特他们公司的投资思路变得更加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长期性,也奠定了“股神”和“传奇”的投资理念基石。
价值投资理念说起来简单,就是用合适的价格投资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优秀企业,而不是只通过低价策略“找便宜”。但知易行难。谁能够抵得住低价的诱惑?谁能预见未来的成长?谁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从很多层面来看,它都可以称得上是对人性和市场的考验。
在芒格的长期价值投资理念中,“人”占据了很关键的地位。
一方面,投资人必须要禁得起诱惑、经得住风雨,谦虚谨慎,保持永远的学习状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理解问题的能力,从而作出更加准确的投资价值判断。同时,投资者要能够保持克制和理性,不去触碰那些不了解、不理解的领域,非但不能盲目跟风扎堆,更要明确划定自己的盲区,知道自己的“愚蠢”之处何在。芒格的研究不只是“加法”,即“去投资什么”,还有“减法”,即“不能做什么”。知道企业为何会衰败,才能知道企业怎么会成功;明白为什么大多数人投资会失败,才能知道如何投资能够成功。芒格曾说,“要是知道我将来会死在哪里就好了,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也许获得幸福的重要途径就是,认识痛苦,从而脱离痛苦。“比求胜的意愿更重要的是做好准备的意愿”,并且“幸运来临时要保持头脑清醒”。
另一方面,价值取决于人。投资人要像生意人一样去考虑公司的成长。“成为一名商业分析家,而不是市场、宏观经济或者证券分析家”。投资并不仅仅是“钱生钱”的资本游戏,它非常考验投资者的商业洞察力。此外,在对一个商业项目进行价值判断的诸多影响因素中,人也至关重要。公司高管团队是否具备专业性和可靠性是判断公司是否有投资价值、是否具备较好成长预期的核心。价值是由人创造的,看一个公司要看技术看理念更要看人。正如巴菲特与芒格的合作,彼此都看中了对方与自己的默契和互补之处,并将价值投资理念与众多投资者分享,成就了一段传奇。
当然,大环境的支持也必不可少。巴菲特常说,他们的成功得益于所处的时代,即所谓的“子宫优势”。在和平与发展的年代里,技术进步、社会稳定、经济增长、金融市场繁荣,给了投资者最好的机会。而且,市场机制越是有利于公司的成长,越是能够将那些财务造价、概念欺诈的公司淘汰出局并施以应当的惩罚,给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更多的鼓励,从而反哺经营理念良好的公司,让其获取更高的收益。
诚然,在“股神”与其密友近些年的投资里,也会出现一些“不和谐”,他们与一些“新贵”如马斯克的“冲突”也常见诸报端。但这也侧面支持了其理念,即保持理性不易,跟上时代不易,要“不断地挑战和主动地修正你‘最爱的观念’”,挑战人性的弱点,让市场规则更好地引导选择。
这些投资与人生理念对于今天的我们也许仍有参考价值。(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