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的赛博相亲角,每天有上万人抢着当月老


点击查看往期内容>>>

我从未能想到,自己二十八年来的首次相亲,竟然会是在B站。

前不久一个平常的下午,我死寂的B站账号忽然收到了一名陌生人的@, 抱着一脑袋的“?”我跟着他的召唤来到了名为“外星观察人类队长”的视频评论区,看着组织分配给我的“对象”,一脸懵逼。

这处隐藏在B站角落的“赛博相亲角”,抽象而神秘。一部看似不起眼的视频下,却已是人声鼎沸、万头攒动,随处可见春心萌动、大胆求爱的“年轻征婚人”,而比他们更紧张着急的,却是游走在人群里,热衷乱点鸳鸯谱的“赛博月老”们。

(该UP最高播放量视频下,就有着24W的评论回复,而B站1.4亿最高播放量视频下也才只有29W评论,足以见相亲角的火热。)

不同于线下招亲圣地中那些“竞聘上岗”的严苛条件,参与这场“赛博相亲”的条件异常简单,你只需要在评论区留下任意评论,便会有媒婆争先恐后地前来踏破你家门槛。而取决于你在卖方市场是否抢手的因素,并非那些传统的车子、票子、房子,而是看你在B站取了一个啥样的ID。

是的,这场“赛博相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一场“情侣网名消消乐”。无论你取得网名是像【雾隐而鹤现】般充满诗意,还是像【边走边嘘嘘】一样尽显抽象,满肚子墨水的赛博月老都通过强大的“人工匹配”机制,在B站2.1亿的茫茫用户中为你@出最合适的另一半。

尽管说是在严肃地“配姻缘”,可一旦聪明的智商占领高地后,你很难不笑着从评论区走出去。而这其中不乏一眼难蚌的接梗组:

我半夜擦你,速写

也有充满诗意、令人遐想的奇妙组合。

哪怕你的ID完全是随心而取,依旧有人能从茫茫人海中捞出那个对仗工整,令你笑着拍手称赞的“意中人”。

随着“乐于助人”的疯批月老们越来越多,人多货少的他们纷纷选择主动出击,像饿狼扑食般瞄着评论区的每一位靓男俊女,哪怕你只是“比武招亲”擂台下的乐子人,也得被他们一拥而上“发个对象”。就像其中一位所言,配对象只是其次,可能只是大家难抑DNA中的对对子之魂。

他也被配对了

那些像我一样莫名被@进来的被动相亲人,往往也会在短暂地懵逼后,乐悠悠地持证上岗,用大爱之心在评论区塑造金玉良缘。而随着舞台越大,台上的好戏也是越来越多,有人不再满足只找对象,在评论区一顿@出自己亲兄胞弟,上演感人的认亲大戏;也有“罗密欧”不满媒婆将“朱丽叶”介绍给“巴里斯公爵”,直接在线抢亲;更有“原配”另寻新欢,结果被刚分配的原配当场捉奸的史诗三角大戏。

自“赛博相亲角”筹建后,UP主后续的视频究竟放了啥已不再重要,爱岗敬业的月老们会自发到评论区集结,开始在茫茫人海中给网友分配对象。事实上,这种在网上用ID找“赛博CP”的帖子/视频并非由此开始,但有意思的是无论在哪,这些帖子都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而这其中除了有对对子的乐趣,在那些与陌生人的玩笑聊天中,或许还有一份对于网络缘分的悸动。

葬爱

十几年前,我曾在互联网上交到过很多知心朋友。

世纪之初,即时通讯的萌芽起步,令互联网社交成了彼时重要的时代命题。彼时像《梦幻西游》《问道》《劲舞团》等一众炙手可热的网络游戏中,部分玩家对社交属性的看重,有时甚至要超过游戏性本身。

那时的互联网,像极了一片广阔而浪漫的神秘江湖,充满热情与好奇的侠客们周游四方,在这片线与线交织的大陆上,交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或许是那时大家都刚刚接触互联网,网友大多是真诚而热情的,因缘际会的你们即便各自说着晦涩的方言,却也能谈天说地,回溯从前;即便你们素未谋面,他们却也会对你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这些人是你好友列表中义结金兰的哥哥/姐姐,也可能是对你倾囊相授的师父,更有可能是那位与你许诺长相厮守的“爱人”。

依稀记得,那时用来全服公告的大喇叭上,到处都是富哥们聘7777/聘夫的爱情宣言。也记得即便已经完成了所有的任务,大家却依旧不愿意下线,一群人腻腻歪歪在游戏的贴图场景上,聊着永远不会冷场的话题,那时候许多网友的感情是青涩而懵懂的。

而帮会(家族)名/情侣名一定是彼时的标配,尽管像“葬爱XX”一类的网名在如今看来相当土气,但在彼时它却代表着属于家的归属感。而无论是在QQ还是在各大游戏内,你也能看到那些像“赛博相亲角”中那般工整般配的神仙眷侣,而他们的缘分,或许只是始于一场“相似的ID”,一场意外的偶遇。

在那段回忆中的时光里,互联网似乎总能带来一份难以言表的惊喜缘分,可令我有些感伤的是,我似乎把它弄丢了。

死去的“好友列表”

时代在发展,楼宇在建设,用上更好电脑的我们也有了更快的网速、更好的画质。游戏依旧是游戏,而我也还是那个玩家,什么都好像没变,又好像什么都变了,我挠着头想了想——

原来是我的“好友列表”死了。

回头翻看那些很久没再登录的社交账号,那些不再跳动的灰色头像是我青春与回忆的悸动,我在他们的资料卡里使劲挖了挖,有些有点印象:我的QQ寻仙师父,一个长我5岁的青岛姑娘,曾经连夜带我刷级而中途“杳无音信”,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因上学逐渐跟她断了联系,虽再未说过话,但我如今依旧感谢那天她开导那位叛逆期的少年。

有些我实在回忆不起,看着那串陌生的数字以及空白的聊天界面,已不知他们又是我的哪位良师、益友,曾暧昧不清的“前世今缘”。倍感物是人非的是,那些记与记不起的暗淡头像,已经很难再像多年前那样登陆、跳动了。

我感觉我没变,即便每天累得要死,还是想要坐在电脑前玩会儿游戏。但又好像变了,开始更喜欢单机游戏,哪怕上手了网络游戏,“好友列表”依旧是死寂一片,一个因“过任务”的主动好友与一名要“过任务”的被动朋友。

与网友的评论回复仅限泛泛交谈,偶尔陌生人的一句“在吗”,也得仔细掂量掂量是否是处心积虑而来的“茶叶女”。我们确实有了更加便利的即时通讯,在似乎在那些时光电流穿过间,流失了很多的社交的热情。

或许这场有趣的“赛博相亲会”终归只是场乐子,但或许会有人像我一样感受那个来自陌生人@,它不仅是一封将你拉入互联网派对的邀请函,更是平淡生活中一份始料未及的惊喜。可能大多数人在这场“偶遇”中都是一笑而过,但我想也一定真的会有人因这份缘分,重新陷入那场青涩而懵懂的互联网悸动。

热门相关:黜龙   黜龙   试婚老公,用点力!   黜龙   黜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