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轮到开挂的被判刑了
几乎所有包含多人要素的射击游戏,都少不了外挂与作弊者的存在。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我们关于FPS游戏的报道也时常与外挂相关:《战地1》的外挂与反外挂团体、COD试图增加“内挂”来对抗外挂……
多年的实践表明,仅仅是在游戏里“诛仙”,把作弊者赶出去,始终难从源头上根除外挂。反外挂事业同样需要的,是司法铁拳出击,把那些靠外挂非法营利的黑产从业者们“送进去”。
而且就和游戏内反外挂技术的升级过程类似,法律的武器也在持续完善。
最近,我们就在法制新闻里发现了一个值得说道的案例。
这起案件有两名主犯,李某乙是外挂作者,通过制、售《穿越火线》外挂获利,李某甲则是打金工作室头目,利用外挂自动刷图打金。
2024年初,法院对二人都做出了有罪判决:同属侵犯著作权罪,制售者判三年,罚八万,打金者判八个月,罚两万——不止做挂的,产业链中下游的开挂打金人员终于也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
这是游戏公司协助有关部门以“侵犯著作权”进行全链条外挂打击的一起典型案件,特别是对于使用外挂的打金工作室的法律定性,为这些长期钻法律空子的机巧之徒鸣响了警钟。困于外挂多年的FPS游戏又看到了新的光亮,而那些心怀侥幸,总以为抓不到、判不到自己头上的逐利者,要小心了。
持久的斗争
从早年的《雷神之锤》到如今的《使命召唤》,没有一个FPS老玩家不曾听过“透视”“自瞄”“穿墙”等外挂术语,也没有一个多人FPS游戏能绕过“神仙模拟器”阶段的挣扎。
FPS游戏似乎注定要变成“外挂重灾区”,这是由FPS游戏本身特性所决定的。
相比其他类型游戏,FPS外挂算是手握“天龙人”剧本:开发难度低,更新换代快,甄别难度高。
因为FPS游戏注重精确实时操作,为避免网络延迟或游戏卡顿影响体验,游戏的计算多集中在本地客户端,而非像其他游戏一样放在服务器端。而本地数据更容易篡改,为外挂作者提供了极大便利。
从早年的内存挂、WPE封包挂,到最近的DMA外挂、AI技术支持外挂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反外挂现状客观存在。
DMA是Direct Memory Access的缩写,即直接访问电脑的物理内存进行作弊。DMA外挂使用特殊硬件,可以绕过传统反作弊系统对游戏数据的监控,比传统外挂更难检测。
AI外挂更是开辟了第二赛道,根本无需读取游戏数据,只需采集游戏画面即可。采集画面将传输到另一台电脑上,由AI识别画面中的敌人模型,再介入正在运行游戏的电脑,做出自瞄或锁头等操作。
对于“稳定不封号”外挂的潜在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增长。一方面,FPS游戏重个人技术,且大多采用PVP竞技模式,有人舒服,就有人受罪,挫败感比其他游戏更强。部分不愿或无暇磨练技术,却又想追求击杀快感,或者想跟高手攀比的玩家,就容易动起歪心思。
另一方面,出于长线运营需要,许多FPS网游都陆续引入PVP排位系统、类似RPG游戏的等级、养成系统,或者制作独立的PVE内容。
在这些游戏中,PVP对局或PVE刷本具备实际的游戏内收益,功利向速刷自然也会演变成一种市场需求。自有不想刷图的人开启外挂非法速刷,乃至找上“李某甲”之流,向外挂代练或打金工作室寻求帮助,进而导致打金猖獗、黑产泛滥。
FPS的天下苦外挂久矣。由于FPS中的外挂直接影响对战的公平性和广大绿色玩家的游戏体验,其对游戏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比在其他类别的游戏中更恶劣。
动用雷霆手段
被外挂恶心的还不止广大普通玩家,深受其害的还有游戏开发商及从业者。
他们也不希望自己亲手做出来的游戏是因为一句“哥们买挂吗”而在玩家认知中出名,只能开放人工举报功能并逐一审核,同时不断升级反作弊的工序和手段;倘若无力自研反作弊系统,就只能购买第三方反作弊的使用权限。这又在进一步消耗开发商的人力和物力,乃至拖垮一些小厂商。
另一边的外挂产业反倒做大做强,形成了狡兔三窟的成熟产业链,呈现出平台化、集团化的趋势。
产业链上游,便是诸如前文新闻中“李某乙”等外挂作者,以及共享外挂开发技术的网络社区。中游是收录并分销外挂的网络平台,以及像“李某甲”等提供租号、代练或打金服务的外挂工作室。
下游则是更分散的多层代理,他们组建难以彻查的群聊和线上商铺,兜售外挂,分发月卡、年卡,还在社交媒体上打广告,争取将外挂推销给每一个潜在用户。
特别是外挂产业链中下游的大型平台或工作室,放大了外挂的负面影响,让外挂的使用和售卖呈现规模化、体系化,将外挂变成了一门暴利黑产。
游戏内的防线再巩固,也难以遏制这条产业链的发展——那不妨在游戏外开辟第二战场,用法律武器对外挂黑产斩草除根。
国外FPS大厂近年来才开始研究引用版权法维护自身权益的策略,期冀于在司法部门的协助下解决外挂问题。如动视暴雪、育碧、拳头、Bungie,都在积极起诉外挂开发者、制售平台及工作室。
2021年,Bungie对外挂销售平台VeteranCheats提起侵权诉讼,索取高达1205万美元的赔偿。由于被告拒绝出庭辩护,美国法院于2023年给出缺席判决,同意索赔请求,一分钱都没少。
今年5月,另一桩反外挂案件取得胜利,动视起诉外挂平台EngineOwning及其多名运营者,获得了1446.5万美元的法定赔偿。
由于国外法律的限制,针对嫌疑人的实际处罚只有罚金。罚金数额多少有些骇人听闻,因为根据数字千年版权法(DMCA),外挂的每一次下载都算作单独的侵权行为,需要乘以最低法定赔偿金(200美元),得出基础(还不是全部)法定赔偿数额。
即便如此,单是罚款,对于一门暴利黑产而言力度仍显不足。
上文提到的作弊平台均在美国境外运营,被告都抓不到,厂商能否真正收到赔偿也是未知数。哪怕真赔了天价罚金,被起诉的工作室或平台换个域名还能继续运营,一款游戏的外挂不让卖了,其他游戏的外挂还照卖不误。
国内厂商反外挂的依据与新武器
国内和国外的情况有所不同,国内厂商与司法部门运用法律打击外挂产业链的力度和广度,都要更深一些。早在2003年,由我国各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对“私服”“外挂”专项治理的通知》,就强调了要打击网络外挂行为,并且对责任单位和个人分别做出处罚。
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扩大了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护范围,规定“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构成犯罪。而外挂往往需要破坏游戏保护措施,或者侵入、控制游戏程序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才能正常工作。因此,该罪名后来成为打击外挂犯罪最主要的法律武器。但即便如此,对于使用外挂的打金人员,法律仍然略显“束手无策”。
随着立法、司法机关对游戏产业、外挂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认知深入,针对外挂的刑法规制罪名也开始出现变化,重心逐渐转向版权保护,这也为外挂犯罪的全链条打击提供契机。
2020年,《刑法修正案(十一)》完善了和著作权相关的内容,增订一款规定:“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情形,属于侵犯著作权罪。可以认为,制作或使用外挂,故意规避游戏的反作弊手段,即是在侵犯厂商的合法权益。
虽说法律学界对于外挂行为的具体判罪标准至今存在争议,但对于广大玩家和从业者而言,结果都不错,两种犯罪都会视情节严重程度,对行为人进行刑事处罚。国内反外挂的力度比国外更大,就是因为外挂会引来牢狱之灾。
有了更明确的法律依据,游戏厂商也能更有效地配合、协助司法机关打击外挂黑产,还用户一个公平的竞技环境。
仍以国民级FPS网游《穿越火线》举例,这部运营了十余年的头部产品一直在和外挂“作斗争”。部分性质恶劣的外挂,曾对玩家的正常体验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在社区吐槽中传出大量梗图。
但《穿越火线》国服一直对外挂保持零容忍态度。早在2009年——国服上线的第二年,腾讯已经在重拳出击的路上,基于对外挂的零容忍态度,开始联合执法部门抓捕外挂团伙,无意间成了比海外大厂早十几年的行业先驱之一。
不过,限于当时的情况,相较今天来说,做外挂实在是太“低风险、高收益”了,像下图第五个制售外挂的案例,仅仅是责令网站关停、处以拘留10日的行政处罚而已。
但此后,像前文提到的一样,不仅相关法律法规在逐渐完善,腾讯和《穿越火线》针对外挂作者和团体的打击也从未停息。自2023年起,《穿越火线》更是与公安部门展开了长期专项合作,加强了对头部、重点外挂团伙的打击工作。如2023年9月,山东济宁汶上县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外挂案,共有8名“草莓熊”外挂团队成员,因涉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而被捕。
值得一提,早年的反外挂报道倾向于强调完成抓捕的既定事实。随着我国司法公开进程的不断推进,再加上玩家群体知识阅历和认知水平的增长,近年来的报道也开始将具体的案件信息、法律依据和审理过程呈现给读者,让玩家们切身感受到:有一批人正在依法为他们的游戏体验保驾护航。
也如最近影响较大的全国首例“AI外挂”案。2023年,在腾讯游戏安全团队的协助下,警方成功破获国内首起涉嫌违法制售AI外挂的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涉案金额达3000万。
2024年5月,法院公开宣判,对被告人王某合以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没收作案工具与个人违法所得等。
本文开头的案件亦是一则在法律层面具有参考和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件。这起案件进一步开创了反外挂与游戏知识产权保护的判例先河——对外挂上中下游同时出击。
以往案件多认为打金工作室人员不构成犯罪,但在本案中,上游负责制作、提供外挂的作者,以及中下游出租账号、使用外挂的打金人员,均被适用上述侵犯著作权罪新增设的第六项的有关规定,认定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并判处刑罚。
本案的法律定性,实现了针对外挂全链条的打击,延伸了打击外挂的广度,也为以后续类似外挂黑产案件的打击提供了借鉴和指引。
齐头并进:FPS反外挂的未来
反外挂的斗争,需要双线作战,维护玩家游戏体验,两头都要发力。
在过去多年的反挂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有意思的现象。
其一,说来有些黑色幽默,如“草莓熊”案和“AI外挂”案的起因,其实都是有玩家用了“承诺不封号”的外挂依旧被封,才愤然报案,为有关部门打击产业链开了头。
是的,大多时候,是要游戏内安全系统先发力,找出外挂,其他手段才能顺藤摸瓜,查个彻底。
其二,回头来看,同地区不同FPS游戏的玩家和运营商所享有的司法保护是一样的,那为什么现在看起来,好像《穿越火线》的反挂案例总会有更进一步的感觉呢?
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他们在游戏内有着一套更成熟的安全系统做底,能更好和外部力量配合出击。
反外挂并不是一种孤立的任务。在反挂之前,游戏要做好账号安全工作,保障用户账号不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误封,同时也帮助用户树立正确的游戏、账号安保习惯,让更多玩家抵制外挂。
反外挂的具体过程中,游戏需要为玩家提供更便捷、精准的举报、判定支持。即便是封掉了开挂账号之后,反挂任务其实也没有完成:不同违规程度的玩家都该被永久封禁吗?有误封可能的账号就无可挽回了吗?
这都是和玩家体验、游戏环境的长治久安息息相关的事。
落实在游戏里,《穿越火线》在账号安全版块做了安全模式2.0。盗号或作弊风险发生之前,游戏就会主动检测玩家运行环境,发现异常直接强制保护。
反挂具体实施环节,游戏会做针对性的举报、处罚。比如对曾经流行的“踢腿挂”“范围增伤挂”游戏就做了专门的举报渠道,提供对口“封禁套餐”。
为了更好地鉴别“流行”外挂,不落后于黑产版本。腾讯游戏安全团队(ACE)还做了些针对性的技术研究。
2023年6月时,腾讯的首次DMA外挂专项打击行动就封了超过500个高等级帐号。同年11月,DMA外挂打击小组再次发力,市面上大部门DMA外挂在《穿越火线》里都不再好使。
据官方数据,《穿越火线》仅在2023一年内就封了超过421万个账号,封禁机器超过8.9万台,同时,还砸了39万个工作室的黑饭碗。
最后,在处罚环节。对于遭到不法分子盗号并开挂,导致账号及财产损失的用户,游戏推出了人性化的柔性减免设计,可根据玩家的过往游戏行为、历史违规情况及腾讯游戏信用分,酌情提供处罚减免。
当然,像《穿越火线》这种两头发力、十面埋伏的反外挂策略,对厂商的成本预算、反作弊技术、法务团队经验都有十分高的要求。但在游戏外为行业贡献足够的法律参考判例后,如小厂或独立游戏开发者的反外挂成本,以及取得法律支持的难度,其实也会大大降低。
尽管由于人性趋利使然,外挂产业链或许注定无法彻底根除。但在绿玩群体坚定不动摇的反外挂态度支持,以及厂商和有关部门的深入打击之下,无论是单款FPS的游戏环境,还是整个游戏行业,都会有一个更公平、更美好的未来。
热门相关:腹黑冷王:娘子不太乖 帝王娇宠:小萌妃,乖一点 废材逆袭:冰山王爷倾城妃 弃妃不承欢:腹黑国师别乱撩 女王嫁到:老公,太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