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拍摄的这部电影让卡普空制作出了《生化危机》,如今永远离开了我们
有“丧尸片之父”之称的美国导演乔治·罗梅罗上周日因肺癌在睡梦中去世,享年77岁。他1968年拍摄的黑白电影《活死人之夜》开创出了一种新的恐怖电影类型:丧尸片,他为丧尸制定的标准让Capcom后来制作出了《生化危机》。
乔治·罗梅罗(George Romero)在上世纪60-80年代拍摄的丧尸三部曲《活死人之夜》、《活死人黎明》和 《丧尸出笼》让丧尸脱离巫毒教,成为全新形象的怪物。从此,丧尸成为近代恐怖电影中的新宠,丧尸电影开始风靡全球。
罗梅罗生前曾多次和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合作,将其作品搬上银幕。在得知罗梅罗病逝的消息之后,斯蒂芬·金在Twitter上表示了哀悼。
罗梅罗的丧尸三部曲不但是恐怖电影的里程碑,还为当代流行文化中的丧尸下了准确的定义。就像港片中的僵尸永远身着清朝官服,长指甲,蹦跳走路一样,罗梅罗丧尸片中的丧尸有以下几个特征:
因为不明原因让丧尸死而复生,而丧尸本身没有任何的意识和思考能力,完全靠本能活动;
丧尸喜欢吃人肉,会袭击活人;
具有传染性,被丧尸咬到的人死后也会变丧尸;
丧尸没有痛觉,四肢和驱干就算已千疮百孔也会继续活动;
成群结队缓慢前进的丧尸集团给观众造成心理压迫。
之后的丧尸电影基本上按照罗梅罗定义的丧尸来做进一步的演绎,并加入一些新的特性,包括:
由病毒或化学毒物引起的人体异变所形成;
少数丧尸身体结构出现特化,行动异常敏捷、力量巨大或有各种特殊能力;
可能没有触觉跟视觉,但对物体震动(如声音)会有反应,另外有些可能会被生物的味道或气息吸引。
而Capcom“生化危机”系列游戏的诞生无疑是受到了丧失片的影响,为表示对罗梅罗的敬意和感谢,Capcom当年还专门请了罗梅罗为《生化危机2》拍摄了真人广告。
1997年,德国康斯坦丁影业从Capcom手中购买了“生化危机”游戏的真人电影改编权,并聘请罗梅罗担任编剧,不过罗梅罗的剧本最后没获得通过。
2001年,索尼娱乐从康斯坦丁获得分销权,索尼聘请了保罗·安德森作为编剧兼导演,拍摄了“生化危机”六部曲。
除开“生化危机”系列,动视年货“使命召唤”也有个大受欢迎的丧尸模式,为致敬罗梅罗,在2011年《使命召唤:黑色行动》丧尸模式中,Treyarch工作室特意将其打造为最终Boss,还专门准备了相应剧情。
一些游戏界的名人也纷纷表达了对老爷子逝世的悲痛之情,特别是那些曾制作过丧尸游戏的游戏人。
小岛秀夫
顽皮狗创意总监,《最后生还者》制作人
Daybreak Game(丧尸生存游戏“H1Z1”系列游戏制作方)前总裁
“行尸走肉”系列游戏编剧
斯人已逝,但罗梅罗开创的现代丧尸流行文化,将继续“惊吓”我们下去,对于一位恐怖片导演来说,能让观众做噩梦是对他的最大褒奖,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