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健身环回家的17天:一个90后的家庭观察记录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我不懂你”
我希望我所爱的人过得更好,也希望我用的是更好的方式。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都是一个过于漫长的“假期”。
除了对疫情的关注和担忧,“在家躺着就是做贡献”的我们,可能也没有想到,这会成为我们和父母在一起过得最长的一个春节。
不过,对于把健身环带回家,并且满怀期待的我来说,这意料之外的17天,给了我许多惊喜和收获。
这款带着健身功能的“游戏”,让我们全家都乐在其中,也让我的世界,对他们敞开了一角。
“健身环大冒险”可能是2019年最出圈的“游戏”了(2020年很可能继续),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凭着自己“健身”的特性,从“主机游戏圈”一路火到了微博、小红书、微信……
毕竟,当它火了之后,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除了买它,还得另外买一台任天堂的游戏主机。
为什么它会这么火?
当我玩了将近一个月,并用它成功地征服了家人之后,我觉得我……
找不到它不火的原因。
在我看来,它有以下特点:
1、操作简单——体感简单地说,就是你做什么,游戏里的人物就跟着做什么。
几乎不需要学习任何额外的操作,什么手柄、按键、组合……不存在的。
2、即时反馈——不让你的任何一个动作“白费”
在游戏里,手指一点,或者猛搓几分钟屏幕,游戏设计师就会用各种方式激情洋溢地告诉你:
你赢了!你成长了!你更强大了!
相比起来,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就“艰难”多了。
而任天堂可贵的地方在于,它运用即时反馈,将游戏、冒险和运动结合了起来。
于是,你的每一个健身动作(哪怕是原地慢跑这么简单的动作),都会在游戏中得到体现和反馈。
比如说,路上的金币和素材;时不时遇到的所谓“怪物”;你的经验值、等级和新的服装、新的技能。
只要你在动作,你就会感觉自己“没有白做”,而是每一步都在成长。
有这些设置,你再也不会每做一个深蹲或者抬腿时都在心里叫苦:好累啊,我还要做几个?
而是气汹汹地:“看我不把你打死!”
3、贯穿游戏内外的激励系统——赞美!记录和反馈
赞美用了感叹号,是因为我发现,没有人不喜欢被赞美。
这个游戏将“健身环”这个装置拟人化,叫“灵环”,它既是一个引导者,又是一个忠实的伙伴。
它从来不批评你、否定你,只是一直温柔、热情而坚定地引导和陪伴你。
动作不会?它绝不会厌烦,更不会嫌弃你;
做到一半难以坚持?它会耐心地等候你,并为你鼓劲;
动作做得又标准又漂亮?
那完了,你会听到他的一百种花式赞美。
它的赞美并不空泛(你会觉得你值得),但也不包含任何附加条件。
只要你这个动作做得好,它就会热情地称赞你:太棒了!Beautiful!
在游戏和动作引导方面,健身环也已经做到了一个“游戏软件”能做到的极致。
生动的画面、具体的示例、下方的提示、没做对时弹出的提示和中止——基本上,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逐渐掌握它的玩法。
最后还有记录。记录是一个常被人忽视和遗忘的好习惯。在这里,每次结束,你所做动作的累积和新增次数都会被展现出来,达到一定的次数,还会给你相应的趣味称号。
4、科学健康的运动理念——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坚持
在健身专业领域,已经有专业人士给出了好评:动作示范和设置都比较科学,里面的小知识也很正确;
而让我注意到的,是这款游戏的另一个理念:不必每天坚持,不必勉强,不管你中断了多久,再次回来,它依然会沿着上次的天数进行计算。
是哪种效果更好呢?
是强调你必须每天坚持,中断一天就“重新再来”;还是如果你能够坚持,那当然非常好;但是你其实可以选择坚持或者中断。
前一种隐含着对我们的不信任:如果我不强制你坚持,你肯定会放弃;
但后一种,则给予了我们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同时也隐含着自信:我相信你会喜欢,会愿意坚持锻炼,因为这是你的选择,因为我足够吸引你。
如果说任天堂推出“健身环大冒险”是为了满足玩家群体的“健身”需求,那么毫无疑问的是,它完全成功了。
事实上,只要你想过“锻炼”“健身”“减肥”,又因为种种原因难以坚持,那么你几乎不可能逃过健身环大冒险的魔爪。
反而,这款游戏对于先前已经在运动中找到了乐趣,或者早已是健身房常客的那些“肌肉爱好者”来说,倒不一定有很大的魅力。
换而言之,它面向的就是普通人、业余爱好者,是有兴趣、有需要,却没有时间或条件的我们。
不过除了让我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健身环还带给了我一些其他的感悟。
比如说,教育;
比如说,怎么和父母相处。
在这里,我想说一说我把健身环带回家之后发生的故事。
玩到健身环的时候,我就意识到,它不仅适合我,更适合我的家人。
如果说我还能办个健身房的卡,去请个私教,或者自己在网上搜到一套科学的运动课程对着练习;
那么,在家乡那个十八线小城市,我的父母恐怕很难选择这些方式。
他们比我更不愿意在这些方面花费太多,也不像我一样,能够方便快速地搜索到相关的资源。
更关键的是,我之所以这么不爱运动也不擅长运动,当然不是没有原因的(笑)。
但是,我又非常清楚地意识到,他们确实需要一定时间的,相对规律和科学的锻炼。
因为职业原因,他们几乎都是长期伏案的脑力劳动者;有时候一坐下,埋头工作,一个半天或者一个晚上就过去了。
身体上,虽然没有什么大毛病,但一些慢性毛病一直在困扰他们:头疼、肠胃不好、失眠;
心理上,他们多少有些焦虑和情绪波动。
所有这些问题,都不是药物或者手术能够解决的。
所有人(包括他们自己)也都会说:
要运动呀!要锻炼呀!
对啊,适度的锻炼当然对人的身体和心理都很有好处。
但是,从说到做,有这么简单吗?
“听过那么多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的确如此。
一直以来,我都不愿意再将“讲道理”这种交流方式沿用下去;
所以,当我确实发现我的家人也需要运动时,我知道,和他们“苦口婆心”地讲:
“运动好运动棒”;
或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告诉他们:
“再不运动,身体就更差了”
“都是因为你不运动,所以才容易头疼”;
又或者在他们不舒服的时候“冷眼嘲笑”:
“看吧?别人都没有感冒,就你感冒了,叫你不运动吧?”
之类,是不会有任何作用的。
说得更严重一些,上面的这些交流方式,在我眼里,是居高临下、傲慢和“站着说话不腰疼”的。
更关键的,我和他们一样,也都需要锻炼、却同样没有成功坚持过;
所以,我更没有立场去这样“教育”他们。
于是,我一直在留意,也在思考,有什么办法,可能会让他们养成运动的习惯?
寻找这个答案的过程,我也有些焦虑;
特别是看到他们抱怨自己不舒服时,我总会感到焦急和困扰:
该怎么办?
直到健身环出现,我觉得,我找到答案了。
带回家,让他们也试试。
实话说,这次回家,健身环就是我最大的期待:
我希望它能征服我的家人;
虽然一个从来不玩游戏,甚至视游戏为仇敌;
另一个虽然也玩点游戏,却十足是个傲娇直男。
想安利这两个人,还真是有点难度。
本来还想我亲自示范,结果没两分钟,我爸就把我赶下去了:
我来试试!
我还挺开心,但是一上手,发现虽然它的操作在我眼里真的非常简单,但是在没有接触过这类产品的他们手中,还是有点困难。
我站在旁边,有点心急,但一直克制住自己想“伸手帮忙”的冲动。
因为很有意思的是:
虽然每个人在教别人做什么事或者帮忙的时候,只要对方一时间没有学会,都本能地想要直接伸手;
但一旦角色替换,自己成为那个在学习和摸索的人时,只要别人直接插手帮了自己,结局一定是失败的。
脾气好或者比较懒的人可能不介意别人“代劳”,但是他也肯定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自尊心强或者脾气差一点的,还很可能当场生气。
显然,如果我强行“代劳”,那么他们很可能就会失去兴趣。
还好,磕磕绊绊地,我爸还是顺利地进入了冒险关卡。
看着他有些笨拙地原地慢跑,然后学习着挤压和拉开环,获得路边的金币……我妈坐在沙发上,情不自禁地围观着我们。
我趁机对她说,“你看,这个地图好看吧?”
我妈矜持地点了点头。
等我爸打完一次怪兽,过完一个地图,可能是新鲜感过去,也可能是因为他还没习惯,玩得不太顺畅,于是,他选择让我妈来试试。
意料之中的,我妈以“这是给你们玩游戏的人设计的,我不会玩,我肯定玩不好”拒绝了。
说实话,我的心在那一刻有点“凉”;
但我还是没有采取什么强制行为,只是安慰自己,不玩就不玩吧。
不过,显然夫妻俩之间自有一套沟通方式,在我爸的不依不饶下,我妈傲娇地提出了几个要求,才终于答应下场一试。
健身环的魔力就在于,只要你开始尝试,你就几乎不可能放弃。
感受到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得到实时反馈,在“灵环”热情洋溢的赞美和鼓励下,我妈很快就适应了,而且有些动作比我爸还标准。
我的心情也像过山车一样起伏:
看来能行!
结果,两个人“试完”之后,都没有“欲罢不能”的意思。
我心里的过山车也一个猛子扎进地里了:
看来还是不太行。
收拾好装备,我几乎已经放弃了。
原本,在我的期待或者想象中,他们应该能很快上手,并且马上从中感受到乐趣,“欲罢不能”,还要给这个东西“点赞”。
但是,现实似乎没有我想得这么“美好”。
他们还是有些不太明白操作规则,也没有表现出非常大的兴趣。
——算了吧,不玩就不玩,勉强也没意思。
转眼到了第二天,我还在床上睡觉时,忽然听到外面客厅里传来我熟悉的声音。
咦?
本来,想在电视上运行健身环,还要把HDMI线拔出来插到底座的插口,还要按好几个键……之前这些都是我操作的,没想到他们已经玩上了?
果然,客厅里,我爸已经再度拿起了健身环。
于是,这之后的每一天,我家都会响起健身环大冒险的声音。
这一切和我想象的不一样,但却比我想象的更好、更真实:
他们的确没有马上掌握操作方式,但是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熟练;
他们也没有和我一样,只专注于其中的冒险模式,而是兴致盎然地把什么都试了一遍,然后找到了各自最爱玩、最擅长的小游戏和模式;并且乐此不疲地开始彼此竞争、比赛,也非常友好地提示、帮助对方;
看着他们完全地投入、沉浸在里面,为打倒了怪物而欢呼、为拿到了最高分而兴奋、为超过了对方而“耀武扬威”,为帮助对方而焦急地在场外连声提示、打气;
看到他们自己玩时,遇到困难的动作,又“气”又“恨”,却依然能咬牙坚持;在对方这样时,先是“幸灾乐祸”,但还是会由衷地鼓励、赞扬对方;
看到他们玩了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后浑身微汗、那种运动过后的快乐和成就感……
我每次都会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
实话说,这样的场景,在我家并不多见。
也是在他们游玩的过程中,我才发现,真的只有放下“期待”、放下自己的“想象”和“要求”,才能收获到真实和惊喜。
和眼前这样让人发自内心地喜悦和开心的画面比,我一开始的“想象”,多么单薄而脆弱。
如我开头所说的那样,健身环本身,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培养健身兴趣和习惯”的产品。
之所以能这么有效,是因为它遵循了一系列的理念,而这些理念,正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其实多少有些“居高临下”。
同样,我们所默认的教育方式,也一样充满了“说教”“灌输”的味道。
它的本质在于,我们会把“教育”,当成是“上对下的传播”“有对无的灌输”。
我们默认,“教育者”比“被教育者”懂得更多、更正确、更优势、也更优越。
被教育者则是无知的、不足的、茫然的、错误的、也是地位更低的。
但是,这样是对的吗?
或者说,这样的“教育”,能成功吗?
健身环显然从未想过要“教育”它的玩家,它只是被设计出来,尽可能地让各种各样的人,都能最大化地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就,从而主动地去坚持、去学习、去每天都要打开它,和它见面。
我也一直在努力不去“教”我的父母玩健身环。
第二天开始,我就不再站在他们身边,紧张兮兮地等着“帮忙”。
即使第一天的时候,他们都明显地表现出了不适应和不习惯。
但是很快,我发现,开始的“不会”是真的,但他们探索和学习的速度也是真的。
特别是在没有我站在一边试图“帮忙”之后。
人本来就有好奇心。
人也天然具有探索和学习的能力。
没有我的“指导”、没有我的“代劳”,他们会反复“犯错”,但是一旦成功,就几乎不会再忘记。
学习新的动作时,我也想看到他们“一次性学会,动作完美又标准”;
但是他们第一次是50分、60分、第二次、第三次就是80分、再之后就是90分、100分。
而我所做的,只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在他们实在是搞不定的时候,在他们主动向我提问的时候,向他们示范或者讲解。
更多的时候,我的存在只是一种“支持”,即,他们需要帮忙的时候,有我在。
这个过程当然需要时间;
但当他们完全不需要我,也能畅玩无阻的时候,我发现,我很快乐。
我亲眼见证了他们面对新事物,自由地探索、尝试,在引导、支持和鼓励中,感受到喜悦和成长的过程。
这也是我玩健身环的过程。
所以,我最开始的“期待”,实现了。
健身环的确征服了他们,也给我家带来了很多欢乐。
我很欣慰,也有些骄傲:这证明,我的坚持是对的。
似乎,我们这一代,长大后,和父母的相处和交流,总是有些别扭、僵硬甚至是冲突。
我很早就发现,和他们说话,有时是“无话可说”,有时是“话不投机”。
但是,我们之间,都依然真心地希望对方过得好,过得健康,过得快乐。
哪怕这一希望,往往就是引发冲突的根源。
我理解,在父母那里,他们对我的希望,自有一番图景。
稳定的工作、稳定的伴侣、早日结婚、生子,成家立业。
过着这样的小日子,就是他们最大的期望。
其实在我这里,我也有对他们的希望。
越是走入社会,就越能理解、也越心疼他们。
所以,我反而希望,他们能多关心关心自己。
我希望他们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能有自己的生活、能把自己的健康放在心上。
能像我一样,更自由、更快乐。
然而,有时候我会发现,其实,我们对父母的这份期待,就像父母对我们的期待一样,可能是一种“美好的强求”。
想明白这一点后,我释然了很多。
那么,在他们真的有某些需求,而我又能找到更好的东西;
并且能用更好的方式分享给他们的时候;
我们都会很开心吧?
在这一点上,我正在努力尝试。
有时候,我也会忍不住用过去的方式,用“居高临下”的、“不耐烦”的、“傲慢”的方式对待他们。
但是带着健身环回家的这17天,它再次告诉我,哪种方式更好。
我们这一代人,可能都受过那一种“教育”,都被那样对待过(也可能现在还是):
“被”认为冷、“被”认为饿、“被”认为“你需要被教育”;
而教育的方式,则是“讲大道理”“插手代劳”“放任不管”;
教育的态度,没有很多很多的鼓励、赞美,但有很多的指责、打击、甚至嘲笑和否定;
……
如果我们还是小孩,我们只能乞求、愤怒、威胁父母,希望他们用这样的、更好的方式;
但,我们已经独立、成年了。
所以,如果有更好的方式,我想,那或许应是我们的责任了。
很遗憾的是,如今健身环因为种种原因,很难及时买到。
等疫情过去,下次回家,我打算带一套新的给他们。
虽然我从来没有问过他们对健身环的感受,但是我想,无论如何,他们的确体验到了运动带来的乐趣。
我也从未期待健身环的出现能够带来什么惊天动地的改变(比如让他们变成健身狂魔),但是我想,下一次,我邀请他们运动时,他们一定不会再那么迟疑。
对于他们,这个上手简单、即玩即放、自由有趣的“游戏”,是我作为子女给他们的心意,也是我作为成人的一个坚持:
我希望我所爱的人过得更好,也希望我用的是更好的方式。
健身环也许不是一个普遍适用的标准答案,但我们的态度和尝试,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