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大品牌在县城都有自己的平替

十年前,“雷人的山寨店”曾铺满大街小巷。它们特征是百分百复刻知名品牌的招牌,随后对单个字眼进行极富心机的修改,再坐等无辜顾客上当。

从墨巴克到换了八百次拼写的阿迪达斯,山寨店一度十分猖獗,随着数年的打假过去,才逐渐败下阵来。

虽说仍有部分残党还在坚挺,但品牌知识的普及还是让大多数人提升了防骗意识。

只不过如今山寨店浪潮已过,另一种风向却随之而来——平替。

现在,每个一线品牌在县城都有自己的平替。

在平时的生活里,平替多指高端产品的差不多版:功能外貌相近即可,但价格比起来一定要低。

县城里的平替店也是同一个路子。产品可以差点意思,但名字要向高端产业学习。

它貌似是种单纯的模仿,但背后显然有着更深层的考量。

比如维多利亚的秘密刚在一线城市频繁撤店,老姑的秘密就紧随其后冉冉升起。

唯一的不同是,维秘拧巴多年才发现你不想要身材焦虑,而老姑从始至终只想让你买套舒适的内衣。

和之前的山寨店面相比,这些平替虽然同样游走在法律边缘,但显然少了一些主观恶意。

老板明显没有想混淆视听的意思,再傻的顾客也不会因此轻信。但是这个擦边球的店名,还是一定要起。

这就导致了当下的结果:无论你走入哪个县城,远远望去,会感觉其商业阵容不输任何一个CBD。

从爱马仕到香奈儿,该有的都有,一站式配齐。

但直到走近二百米,才发现这里没有柜哥柜姐,只有眼熟的父老乡亲。

平替店主打不完全模仿,店主和顾客对这一事实都心知肚明。这里的交易最多坑害的是导航app的使用者:明明跟语音助手说的是想去买奢侈品,最后却被带往另一个目的地。

在这个大品牌如此出名的年代,它们的存在看上去显然有些匪夷所思,也常被怀疑崇洋媚外。

但这样去解读其实有过于武断的嫌疑。因为平替店所展现的,其实是县城个体户老板特有的起名思路:爱玩谐音。

他们不求自家店名展现多大的商业野心,只想让路过的人能面带微笑地看着店名。

正如已成连锁的女装铺子衣拉客和有些莫名其妙的餐馆蛙绝鸡。

老板们不见得对伊拉克或者挖掘机有什么特殊情结,但既然能谐音,这名就可以。

只不过虽说如此,这也不是什么值得鼓励的风气。高情商叫“大牌平替”,现实里其实更像是另一种学人精。

起名起得再接近,也不见得能让产品质量有所靠近。比起打侵权的擦边球,最好的方式还是靠自己的创意。

热门相关:一等狂妃:邪王,请接招!   我是仙凡   重生之将门毒后   重生之将门毒后   精灵掌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