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未来机器人标配的核能,正在从日本动漫中消失
对于未来能源的展望,众多科幻作品已经借着机器人给了我们各色版本的答案,而其中原子能作为现实中已初见成效的高效能源,在过去很长时间都是作者们的首选。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要数“日本漫画之神”手冢治虫的代表作之一《铁臂阿童木》。从这部漫画的标题“阿童木(Atom,原子)”也能看出,主角的动力源正是核能。
不过,近日有日本网友却在一个科技博览会上发现,阿童木原本核能动力的设定已经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氢能和氨燃料电池。
展板上只改动了阿童木作为心脏能源的设定,其他部分基本保持不变
这个甚至都和作品名产生了冲突的改动,迅速引起了许多日本网友的讨论。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铁臂阿童木》第一次抛弃核能了。在2009年上映的3D动画电影《阿童木》中,主创们就完全摈弃了核能的设定,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叫作“Blue Core”的虚构新能源。
“Blue Core”在这部电影中,是坠落到地球的一部分恒星碎片,包含着稳定且充足的能量。相较于核能,这种天降的新能源更加强大和清洁,并且其总量接近于无限,甚至还有着能让地球已崩溃的生态系统恢复活力的神奇功能。
同时“Blue Core”也是电影中,与剧情密切相关的重要道具
而在其他有着机器人角色的动漫作品里,采用核能作为机器人动力源的也不少。比如《高达》UC系列中应用广泛的氦-3核聚变,以及《哆啦A梦》里蓝胖子那颗吃下什么食物都能转换成核能的迷你原子炉心脏。
旧版《哆啦A梦大百科》中,对核能动力的设定有着非常清楚的描述
随着日本人对核能态度的改变,吃书改变设定的作品也不只《阿童木》一部。刚刚提到的《哆啦A梦》,早在福岛核事故发生的次年就被网友发现,官方设定书中哆啦A梦的能源,已经悄悄去掉了“原子能”、“原子炉”等字样,先阿童木一步完成了“去核化”。
现在修改后的新版动力系统更改为“吃什么都能转化成能源”
当时的网友对于这个改动的反应并不大,大多只是“原来哆啦A梦是核动力啊”、“请勿更改初始设定”等较为平和的口气,远没有对这次《铁臂阿童木》的反应来得激烈。这届网友对于“去核化”的《阿童木》,吐槽最多的就是他名字的改动。
有人建议改名为“铁臂孩多罗(鉄腕ハイドロ)”,对应新设定的“氢能”(Hydro)
对于另一种“氨(Ammonium)燃料”网友们自然也不会厚此薄彼,同样能看到提议改名“铁臂安莫纽姆”(鉄腕アンモニウム)的声音
还有吐槽提到阿童木妹妹的,因为她的名字乌兰(Uran)是铀的音译,它作为福岛核电站的主要原料之一,听起来似乎更有改名的必要
也有较真的网友,针对新版中的氨燃料电池,分析起了它为阿童木提供动力的可能性。他指出如果搭载3kg的氨燃料按50%转化效率来计算,只能让阿童木以10万马力运作0.5秒,或者以100万马力运行0.05秒,远远无法达到原来的效果。
漫画中一开始阿童木为10万马力,之后被改装升级到了100万马力
还有网友好心地科普了氨燃料的反应原理,不过他指出作为催化剂的铁可能需要从屁股中加入,而且还给出了这样一张示意图……
实在搞不懂日本网友的脑回路
作为核能替代品的氢能和氨燃料,正是日本目前正在大力推广的两种新型能源,所以在这次科技博览会上,才借着阿童木这个家喻户晓的形象大力推广。
而这份工作其实阿童木在60年前就已经做过了。在《铁臂阿童木》诞生的上世纪50年代,日本民众由于历史原因对核能还相当排斥。时值政府打算大力推广核能的使用,于是阿童木这样一个充满亲和力的漫画形象,就成了媒体用来正向宣传的最好载体。
于是,1960年阿童木的妹妹乌兰(铀)诞生,1963年动画版《铁臂阿童木》播出,到了1966年,日本第一个商用核电厂在东海发电所才得以顺利落成。可以说正是阿童木这个形象的大热,才帮助那一代日本人消除了他们对核能的负面印象。而现在又有新能源需要宣传时,这个责任似乎再次落到了他头上。
《铁臂阿童木》早期的设定图中,清楚地标明了原子能的动力系统
只不过这一次,大家对这个设定变动的反应格外强烈,因为《阿童木》弃用核能的做法,甚至让它作品名的正确与否都产生了动摇。所以这次日本网友的态度很明确:可以理解但无法接受,毕竟谁也不想自己喜欢的作品逐渐变成陌生的模样。但按照日本目前的状况来看,曾经是机器人动力源标配的核能,可能正在从动漫作品中消失。
《铁臂阿童木》只是其中最瞩目的一个,但极有可能并不是结束。
当然,不存在这些“吃设定”忧虑的作品也有,比如同样家喻户晓的《EVA》。只不过对于离不开“有线充电”的低容量电池,可能对应的吐槽也会一直持续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