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脑科学角度说起 游戏真的会让人变“聪明”
上周,笔者有幸参加了《我的世界》开发者大会,就像很多发布会一样,现场不断的抛出各种重磅消息。然而当知名心理学教授魏坤琳抛出“打游戏是不是真的能让人变聪明?”这样一个问题时,我陷入了沉思。这并不是一个多么新鲜的问题,关于打游戏的益处,在人们抨击游戏“丑恶”的同时,早就已经被人仔细研究过了。
事实上,有不少的实验证明过游戏确实能提升人类的一部分能力,只不过这次Dr.魏在现场用了更科学、更直观的知识讲解了游戏。通过对大脑认知能力以及这种能力和游戏关系的论述,魏教授解释了为什么游戏真的会让人变“聪明”。
或许有人会对魏坤琳这个名字陌生,Dr.魏何许人也,他的话是否可信?魏坤琳,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曾获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人脑的工作方式。在北大的心理学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分支就是“认知神经科学”,这位Dr.魏正是主攻该方向的教授,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定话语权的。
在阐述中,魏教授首先肯定了自己的观点,并借用川岛隆太的《脑锻炼》系列游戏为佐证。不过魏教授也讲述了教育界对于这类型游戏的看法,这也是很多人一种普遍的认知感,就是在这种游戏中获得的能力是不是一种“屠龙之术”,带来提升很难应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去。
如果将游戏的类型放大到所有的游戏,就以我们日常的玩的商业游戏,那么这个问题是否存在?魏教授用平时玩家们玩的游戏,阐述了游戏对于认知、社交、动机、情绪这四方面的提升。
这其中动机是最容易被理解的,在魏教授看来,动机就是成功所需要的一些东西,比如看待成败的态度。其实这一点即便是魏教授不去做解释,很多人也能明白,对于玩家,尤其是竞技类玩家来说,看到成败的态度很可能会随着游戏时间的增加而改变。
想想初次打游戏输了得你,是不是浑身难受,一蹶不振?或许是责怪自己菜,或许是喷爆队友,但在见过了太多的输赢之后,你的心态就会变得平和许多。一局比赛输了,大家分一分锅,就能愉快的下一把了,什么,还是放不平心态,可能还是输得少或者没死习惯。
在这段仅有11分钟的演讲中,Dr.魏将重点放到了游戏对于认知能力的提升上面。他将不同的游戏类型进行了分类阐述,首先是FPS游戏,对于这类玩家来说,能够提升的能力主要有三种,更快更准的注意力分配、更高的空间辨识能力、更好的心理旋转能力。
这三种能力其实都很好理解,它们都是想要玩好FPS游戏的基础要求,有了更强的注意力分配,你才能在对枪时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有了空间辨识能力,你才能找到更加的隐蔽环境;有了心理旋转能力,你才能得到处理残局的最优解,学会换一种思考方式。反过来,如果在游戏中这些能力提到了提升,那么现实中这些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好处。
甚至早在2009年就是脑学家做过实验,他们对比了一组每周玩射击游戏十几个小时的玩家,发现他们的视力比不玩游戏的反而更好,甚至对比敏感度都有所提升(能识别边界模糊不清的物体,这种能力,在学术上被称为对比敏感度)。
第二类被魏教授看好的游戏类型是建构类的游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搭积木”型。这种游戏带来的好处更加容易理解了。除了空间能力、数学能力的提升之外,玩家们大脑中空间加工的能力也会更强。科学家们的实验也证明在玩这类型游戏时,脑补控制空间能力的区域极为活跃。
在最后,魏教授为所有人阐述了他心目中的适合孩子的游戏。安全、自由、构建、节制这四个主要的要素就是他衡量的标准。而这几点中最主要的还是最后一项节制,过犹不及的道理相信所有人都懂,游戏同样是如此,很多游戏带来益处的先决条件是要适度,就像是网游开头前的温馨提示一样,“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其实只要达到游戏与学习的一个平衡,游戏断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
其实游戏开发人类能力的例子并不在少数,锻炼玩家一心二用的能力、提高一定的记忆力、训练执行力,这些绝不是臆想和空口白话,几乎每一项都是经过诸多的科学实验进行过证明的。如果真的适度游戏能提高人的能力,放下对游戏的偏见又有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