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敌破坏王2》开始,迪士尼为何又敢碰动画电影续集了?
在北美电影市场,《无敌破坏王2》的五天票房成绩达到了9400万美元,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几年前《冰雪奇缘》上映后的同期票房数据。迪士尼已经习惯了将年度重磅作品放在感恩节期间上映,《魔发奇缘》《海洋奇缘》《玩具总动员2》《冰雪奇缘》《寻梦环游记》都成为了当年的动画电影全球票房冠军。
尽管《无敌破环王2》也获得了很不错的感恩节档期票房,然而这部电影获得的正面评价主要集中在迪士尼全IP悉数亮相、迪士尼公主自黑玩梗带给观众的惊喜方面,而不喜欢这部动画电影的影评人则认为,这部电影用主线剧情来刻意强调女权主义,不仅剧情无法自圆其说,也容易产生令人乏味的观感,使得他们更担心明年的《冰雪奇缘2》。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面向广大的观影市场,这部动画电影在继续让小朋友欢乐的同时,也能讨绝大多数成年观众的欢心,它是一部合格的迪士尼动画电影。
接下来,明年还有《冰雪奇缘2》,同时《疯狂动物城2》也已经被提上了日程,显然迪士尼对“亲生”的动画IP不再保守了。
童话、歌舞,迪士尼的造梦之旅,以及圈钱的“续作”
需要指出一点的是,《无敌破坏王》《冰雪奇缘》《疯狂动物城》这3部电影都是出自迪士尼自家工作室——华特·迪士尼动画工作室,而于2006年被迪士尼收购的皮克斯,代表作则是以“总动员”为名的《玩具总动员》《赛车总动员》《海底总动员》“成长”系列动画电影,以及《飞屋环游记》《寻梦环游记》《WALL-E》等温情又催泪的动画电影。
相较于皮克斯新片能够惊艳观众,续集也有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于1937年开始制作动画电影的华特·迪士尼工作室,迄今为止已经产出了57部院线动画电影,却仅有4部作品曾经推出过面向院线市场的续集。除了《无敌破坏王》,另外3个系列是《幻想曲》(1940)和《幻想曲2000》(1999)、《救难小英雄》(1977)和《救难小英雄澳洲历险记》(1990)。
诞生于1937年的首部动画电影《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曾经几度花光迪士尼的制作预算。它不仅是全世界首部彩色动画长片,获得了国际商业上的票房成功,还获得过奥斯卡最佳配乐提名,这部作品奠定了迪士尼在动画创作发展方向。
在随后几十年的迪士尼动画电影作品中,我们经常能见到的公主、童话、歌舞等元素,就是承袭自《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这些元素也成为了这家公司绝大部分动画电影的标配,同迪士尼的其他动画作品一起,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动画小观众的成长,也将迪士尼的品牌形象深深植根在全世界观众心目中。
作为一个庞大的娱乐集团,迪士尼的业务显然不限于大荧幕,比如于1983年建立的迪士尼电视频道,这个频道主要用于播放迪士尼自制影视内容。80年代,家庭磁带录像机的普及带来了录像带租赁业务的兴起。1988年,全美录像带租赁业务年收入达到了51.5亿美元,而同年北美票房TOP10的电影票房总额加起来还不到11亿美元。
相较于需要和影院放映环节多方分成,直接发行音像制品反而利润率更高。因此,迪士尼于1988年成立专门的音像制品的动画部门——迪士尼卡通工作室(最初叫“迪士尼电影卡通”),这些音像制品的内容源头是迪士尼旗下院线动画电影或者迪士尼电视动画。
迪士尼卡通工作室成立以来总共制作了60多部电影,比如《贾方复仇记》就是电影《阿拉丁》的录像带电影续集,《狮子王》的续集《狮子王2》《狮子王1½》,《花木兰》的续集《花木兰2》等等。这些作品的质量显然不能和院线电影相提并论。
迪士尼音像制品业务的红火期持续了上世纪整个90年代,直到2005年宽带取代上网拨号,以Netflix为主要代表的流媒体崛起,音像制品日渐式微。尽管迪士尼卡通工作室也曾尝试将2013年制作的《赛车总动员》衍生电影《飞机总动员》送上过院线,然而影音租赁市场的没落,使得迪士尼最终选择于今年关闭这个工作室。
任何内容形式的发展,都脱离不了内容本身的质量以及适合的商业环境。现在回头看迪士尼在动画电影这个市场的发展过程,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时的迪士尼动画电影院线续集寥寥。
历年来上映的55部院线电影,其中绝大部分是改编自全世界知名的童话故事和儿童书籍,比如白雪公主、小美人鱼、灰姑娘、亚瑟王等,这些已成经典且有着圆满结局的电影作品,再为其制作续集难度实在太大,很容易会折损迪士尼一贯以来的好名声。而以录像带的形式发售的相对粗劣的续作,可以蹭院线电影的热度,以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一种“消耗IP”的行为,但是在录像带租赁市场营收远超电影市场的80-90年代,这一做法是完全符合商业发展模式的。
曾经制作过院线续作的3部迪士尼动画电影,则各有其特点:以动画画面配合古典音乐名作的《幻想曲》,是动画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冒险动作题材的《救难小英雄》是迪士尼过渡转型期的代表作,迪士尼从没停止过为它和它的朋友创作影视作品。显然,这些电影作品不管从艺术价值上还是商业价值方面,都有值得迪士尼为其制作续集院线电影的理由。
与时俱进创作原创故事,制造爆款IP挑战续作
自1926年创办以来,迪士尼这座庞大的娱乐王国已经走过92年的风风雨雨。整个公司在运营方面尽管遭遇过风浪,而更令公司管理层忧虑的,却是为其获得巨大声誉的动画电影终究会迎来令观众乏味的那一天。
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的以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蓝天工作室和梦工厂动画工作室为代表的一批动画制作公司,以原创故事和不同于迪士尼童话+音乐剧的叙事方式,产出了包括《玩具总动员》《冰河世纪》《疯狂原始人》在内的一大批动画电影作品,为电影观众打开了一扇新的动画世界大门,同时也威胁到了迪士尼动画电影全球NO.1的地位。(有趣的是,梦工厂的CEO杰弗瑞·卡森伯格、皮克斯的创意执行副总裁约翰·拉赛特都在迪士尼动画部门工作数年,有过制作迪士尼院线动画电影的经历。)
和迪士尼动画电影最大的不同是,这些新兴动画工作室出品的动画电影面向的主要观众不只是儿童,主角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也见不到迪士尼电影作品里贯彻至终的“美国梦”情节,不少作品由于有着多层次的世界观,能够给予成人观众更丰富的观感。
在运作制度上,这些动画工作室一改迪士尼这家传统企业陈旧的作品审查制度,创造了一个更加开放的工作环境给动画设计师们,充分尊重他们的灵感和创意,再加上这些工作室各自拥有的3D电脑动画制作技术,使得他们的作品不管从故事还是画面,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千禧年开始,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再度遭遇大危机,逐年产出了几部票房、口碑都不佳的动画电影,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依靠《狮子王》《风中奇缘》《花木兰》风靡全球的迪士尼风光不再。2003年,动画部门裁员上千人,迪士尼的动画电影亟待转型。
2005年,华特·迪士尼动画工作室制作的首部3D动画电影《四眼天鸡》上映,这部被批技术不如皮克斯,风格抄梦工厂的作品差评如潮,此时距离皮克斯的首部3D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上映已经过去10年了。
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收购事件,包括2006年迪士尼收购了皮克斯动画工作室,2009年收购漫威娱乐,2012年收购卢卡斯影业,逐渐成就了迪士尼今天全球娱乐市场的霸主地位。
大手笔的收购,不仅让迪士尼获得了皮克斯先进的动画制作技术,大幅提升华特·迪士尼动画工作室在3D动画电影的画面水平,故事方面也开始与时俱进。引以为傲的“公主”系列电影也开始进化,从“傻白甜”到新女性,白马王子也可以是大反派。另一方面,在推出的原创动画故事里,比如《无敌破坏王》《疯狂动物城》等等,塑造了不少个性化角色,通过出色的故事打动观众,而故事主旨仍旧保留迪士尼动画世界里的真善美。
原创故事在制作续集上有一定优势。在原创故事中,编剧可以在故事结尾为续集的开启预留伏笔。比如《无敌破坏王2》里面回到现实的拉尔夫和追逐梦想留在网络世界的云妮,两名角色身处异地的结局极有可能是为了下一部作铺垫。
另一方面,续集作品自带前作的IP加持,粉丝买单的意愿较高。
近几年好莱坞几大电影公司都热衷于续集制作,各种经典电影作品的续集层出不穷,连《阿凡达》续集都是4部一起拍。从卢卡斯影业和漫威娱乐这几年的发展来看,对迪士尼而言,续集的意义不仅仅是“安全牌”和更高的票房数据,还可以为衍生品带来持续的热度。
比如明年将要上映的《冰雪奇缘2》,其前作在2013年的全球票房总额为12.7亿美元,而里面的一条衍生品小裙子曾经一年能给迪士尼贡献4.5亿美元的销售额,这让《冰雪奇缘》成为了迪士尼衍生品业务里的现象级动画IP。直到2016年11月,迪士尼才在财报中首次提及《冰雪奇缘》衍生品销量下滑的现象。
在今年1月,迪士尼公布的2017年财报中显示,消费品和互动媒体业务收入为48.22亿美元,同比下降13%,电影业务收入83.79亿美元,同比下降是11%。尽管迪士尼如今仍旧是全球电影行业NO.1,是衍生品开发和营销的标杆,也是全球不少娱乐公司的对标,但站在顶峰的迪士尼仍需要兢兢业业,而眼下以动画起家的迪士尼,期望用动画电影续集来打动观众,来保持它在商业方面的领先地位,是否可行我们为未可知,但是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打动观众的基础仍旧在于好故事。
本文仅代表订阅平台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游民星空仅提供发布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