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ACG的世界里究竟有多野?

本文作者:ACGx

  如果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近期在B站的各类视频中,一旦观众们的“老婆”、“老公”登场,就会被淹没在“awsl”的弹幕里。

  “awsl”即“啊我死了”,形容看到大佬或者可爱事物时,激动得不能自已的心情。别看观众们将这条弹幕运用得炉火纯青,但真要讲起它的来源,恐怕会涉及到许多人知识的盲区。

  根据萌娘百科、百度百科“awsl”的词条解释,这条出现率极高的弹幕,是因为Vtuber白上吹雪爆红。这句话可查的最早出处,来自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台词,而在华语世界,较早的用例则与鲁迅有关。

  是的没错,又双叒叕是我们的好朋友鲁迅先生。这位大文豪已经不止一次与ACG文化梗沾边了,不论是他的经历、笔名,还是他的作品内容,都给网友们带来无穷的创作灵感。

《故乡》:闰土和猹

  有一种童年记忆,叫做语文教课书里的“熟读并背诵”,节选自《故乡》的《少年闰土》,便是这段记忆的一部分。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由于极具画面感的文字,以及相当形象的插图,在熟读并背诵的加成下,学生们的记忆深处,永远停留着少年闰土看瓜刺猹的身影。

  “猹”是一种类似獾猪的动物,但这一写法却是鲁迅先生创造出来的,所以显得格外特别,尤其是当猹与闰土同框出现时,就能显现出两者之间特有的羁绊。更有脑洞大开的网友以此为主题,推出了填词梗曲《闰猹抄》、鬼畜歌曲《偷瓜戏》(分别改编自《锦鲤抄》和《牵丝戏》),讲述闰土与猹的爱情故事。“原来偷瓜是因为深藏眷恋,我用鲜血换你看完一眼。”这般虐恋情深,实在是凄美又壮烈。

  除此之外,一些Coser曾以闰土的形象出现在漫展上——你没有看错,是自己准备了猹和钢叉的“闰土”。

  原本这位少年的国民认知度就相当高,前段时间DC的超级英雄电影《海王》,再次让手握钢叉的闰土火了一把。

《孔乙己》:现代段子模板

  你还记得语文课本里,那个深受封建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的孔乙己吗?他迂腐不堪、穷困潦倒,时常沦为旁人的笑柄,最后落得凄惨的下场,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时隔多年,这位偷书被吊着打的书生,成为了被揶揄的象征。而鲁迅先生用来描写孔乙己的文字,也被当做网络段子的万能模板,多在调侃时运用。

(以下加粗字体可随意替换)

  萌萌二次元一到店,所有婆罗门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萌二,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一份四月新番,再要一份人气老番。”便排出没有充值的网站会员。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白嫖了!”萌二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炫耀盗版周边,吊着打。”萌二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盗版不能算白嫖……二次元的事,能算白嫖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二次元拯救人生”,什么“信仰、纯真、美好”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中国最伟大的艺术就是男人扮女人”

  可能是受到近代社会男女平等思想以及ACG文化的影响,如今人们对待“女装大佬”、“伪娘”,大都呈现出十分包容的态度。在网络上,反串、变装已经成为一种备受瞩目的娱乐元素,在各大短视频、直播平台都有不俗的人气。

  但在过去,男扮女装多是为了满足戏剧的演出需求。由男性扮演京剧中的旦角(女性角色),曾是戏曲表演的主流。到20世纪上半叶,京剧“四大名旦”将流行男旦的风潮推向了极致。

  你可千万别以为,鲁迅先生在《论照相之类》所写的“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艺术’是男人扮女人”,是在称赞梨园男旦。恰恰相反,假如联系上下文,就不难发现这句话其实是对民国“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的贬损。

  经过网友的断章取义后,“中国最伟大的艺术就是男人扮女人”便成了对“女装大佬”的支持与赞美,而且让人无法反驳的是,鲁迅先生的确说过这句话。

“学医救不了中国人”

  实际上,鲁迅先生并未在任何一篇文章中写下过“学医救不了中国人”的句子,与之较为接近的段落,来自《藤野先生》《呐喊》中所描述的弃医从文的原因:他感受到医生只会拯救病人身体上的痛苦,而想要唤醒当时愚昧、麻木中国民众,必须要救治群众的思想。

  于是有人将鲁迅先生拿起笔杆战斗的心路历程,精练成为“学医救不了中国人”。可谁曾想到,饱含民族大义、蕴含复杂情感的八个字,如今还能被运用到游戏中。

  最早的使用案例,大概可以追溯到《守望先锋》中的某段聊天记录。天使作为《守望先锋》里的辅助角色,既可运用治疗之仗守护队友,也能化身女武神用冲击枪战斗,但图中这位名叫“红色接班人”的天使,似乎已经忘记了救助队友的使命。

  在所有竞技游戏中,辅助都过得非常艰难,输由辅助背锅,赢则是因为队友太强。正是由于辅助职业的特殊定位,“学医救不了中国人”的梗经过网络的迅速传播,被运用到各大游戏中,有时候用来暗讽辅助角色的效率太低,或是被辅助用来吐槽队内输出太坑,导致自己沉迷输出,见死不救。

“白学先驱”鲁迅

  “我即使是死了,钉在棺材里了,也要在墓里,用这腐朽的声带喊出:XXXX!”

  看!这深刻又犀利的句式,这强烈且坚定的情感,真可谓“挥洒自如,入木三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但它,却并非出自鲁迅先生笔下。

  一位粉丝用“鲁迅”的头像和ID,在某讨论群内对《白色相簿2》的冬马和纱进行语言攻击,惨遭管理员禁言。

  被骂作“小三”的东马和纱,是恋爱游戏《白色相簿2》中的女主之一,该游戏还曾推出过同名动画。由于男主北原春希,在两位女主小木曾雪菜、冬马和纱之间摇摆不定,观众就“究竟谁更适合男主”,自动站队为雪菜党和冬马党,从而爆发了持续多年的党争大战。甚至还有网友以《白色相簿2》的游戏、动画为基础,将这部作品当成一门学问进行研究,由此诞生了“白学”和众多“白学家”。

  随着“白学”梗在网络上的不断发酵,白学与鲁迅的联系,又被网友们赋予了新的定义:在真实历史中,鲁迅先生是白话文运动的核心人物,而在“白学”领域,带有“白学”风格的句子,被称为“白(学)话文”。再想到那位披着“鲁迅”马甲的用户的言论,于是便有了“白学先驱鲁迅”的说法。

“抓捕周树人跟我鲁迅有什么关系”

  当看到“抓捕周树人跟我鲁迅有什么关系”时,不知你有没有想起语文老师拍着桌子、痛心疾首地喊“‘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必考考点”的场景。

  这句带有迷之笑点的台词,出自2018年播出的电视剧《楼外楼》。剧里一位军官奉命抓捕周树人,却被鲁迅先生泰然自若的反问唬住。无知军官空手而归,观众们哈哈大笑,并称该段情节为“论开小号的重要性”。

  如今,“抓捕XXX和我XX有什么关系”已经成为了一个玩名字梗的模板。一是角色的本名,另一个是角色的常用名/绰号/笔名,“抓捕”可以替换为其他动词。常见的例子就有“抓捕蜘蛛侠跟我彼得帕克有什么关系”、“卢本伟开挂和我五五开有什么关系”等等。

  除开这一句式,还有千奇百怪的名字梗在等待着鲁迅先生。比如有人忍不住发出疑问:“鲁迅姓周,文笔那么流畅,为什么不叫周笔畅?”有人追问道:“鲁迅姓周,他的思想在那个时代如同流星划破黑夜飞驰而过给予人们希望,为什么不叫周星驰?鲁迅姓周,他的文章深刻反映了黑暗的社会对百姓的压迫,那为什么不叫周黑鸭?”

  ACGx也不得不佩服网友们举一反三的能力,同九年,汝何秀?

“这句话我没说过”

  相信大家都曾了解过一个实用的生活小常识,只要每句话后面打上破折号,加上一个家喻户晓(或者看上去很厉害的)名字,就是名言,比如:

  其实世上本没有梗,说的人多了,也便成了梗。——沃·兹基硕德

  在国内外网络上,都曾流行过伪名言的奇特风潮。有人利用大众崇拜名人的心理,将自己编造的句子强加在名人身上,以此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作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也深受其害。

  如果你想当个不被伪名言哄骗的有心人,那么北京鲁迅博物馆网站的检索系统可以帮助你,对鲁迅先生的众多“名言”进行鉴别。但在娱乐至上的网络氛围里,许多人并不在意这些细节,只想体验玩梗的乐趣。因此胡编名言年年有,鲁迅的名言表情包特别多。其中最厉害的,还要数热心网友为鲁迅先生精心打造的辟谣表情包——“虽然很有道理,但这句话我真没说过”。

  事实上,前文提到的大部分梗,并非出自鲁迅先生的作品。虽然大家心里都十分清楚这些梗是网友的再创作,但还是乐此不疲。

  毕竟鲁迅先生的文章放到现在来看,仍然含有极高的价值。从另一方面来讲,鲁迅先生的多篇文章被收录进语文课本里,伴随几代学生的成长。在国人心里,鲁迅先生本人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而这些,也正是当代网友愿意创作、分享、传播鲁迅梗的重要原因。

  除了鲁迅先生,课本中的其他名人也曾受到过当“网红”的待遇。前几年火爆的“杜甫很忙”系列涂鸦,让唐代诗圣凭一张插图穿越古今,完美打造出极具反差的形象。朱自清《背影》描写的“买橘子”的情节,本是赞颂父爱如山,但放到流行的表情包里,则暗指“我是你爸爸”。

  不过类似这样的玩梗行为,并不能被所有人接受。在知乎、微博等平台,许多人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该行为对历史名人有失尊重。

  在追求轻松、快乐的网络环境下,多数针对历史名人的再创作,仅仅是想要利用大家所熟知的知识点,抖个机灵罢了。只要在尊重名人、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把握住玩梗的分寸,你就会发现,原来大师们还能以这样的形式活在世人心中。

本文仅代表订阅平台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游民星空仅提供发布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热门相关:大王饶命   来自未来的神探   商海争锋   都市大进化时代   商海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