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宫崎骏誉为高畑勋最高杰作,「她」曾改变日本动画史
一片山野的澄澈和美丽,一位孩子的真诚与善良,跨越时空和国界,感染整个世界。
文/ 老叮当
由德国、瑞士合拍的剧情电影《海蒂和爷爷》已于今年的5月16日登陆国内院线。自2015年12月在欧洲德语区上映以来,这部瑞士导演阿兰·格斯波内尔(Alain Gsponer)执导的作品不仅成为了当年瑞士票房冠军,更成为了瑞士电影票房榜上排名第五的电影。
而其主演还有我们中国观众的老熟人,因在《帝国的毁灭》中扮演希特勒而为中国观众所知的“元首”布鲁诺·甘孜在该片中饰演居住在阿尔卑斯大雪山上的海蒂爷爷。
可惜的是,这位卓越的老戏骨于今年2月15日去世了。对中国观众而言,这可能是为数不多的能在大银幕上看到“元首”的精湛演技的机会了。
《海蒂和爷爷》改编自瑞士女作家约翰娜·施皮里(Johanna Spyri)1880年发表的德文小说《海蒂》。自《海蒂》发表的一百多年来,这位可爱的小姑娘风靡世界、经久不衰,各类以《海蒂》为原型的改编作品层出不穷。美国著名童星邓兰·秀波儿就曾在1937年翻拍过同名电影,成为无数美国人的童年回忆。
而对于亚洲的观众来说,对海蒂这位可爱的小女孩的第一印象,则可能源于孩童时期观看的这部动画《阿尔卑斯山的少女》。
《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是由日本瑞鹰映像公司制作,高畑勋担任导演,宫崎骏担任场面设定和画面构成。这部由富士电视台于1974年1月6日~12月29日每周日晚间7:30首播,共52集的长篇动画,在当时斩获了平均收视率超过20%的辉煌战果。
支撑这等优秀成绩的自然是作品过硬的质量,而《阿尔卑斯山的少女》不仅是一部杰出的动画作品,更在日本动画史中占据一席之地。
阿尔卑斯山的童话
阿尔卑斯山上的生活如同天上的白云般纯净、祥和,而海蒂如同的山的精灵,赤脚奔跑在阿尔卑斯山的旷野之上,似风似鸟。
有些孩童天生就属于大山。在阿尔卑斯花草山峦的围绕中,海蒂茁壮成长着,虽然也曾经历过风雪,但在好友放羊娃彼得和爷爷的陪伴下,海蒂的生活依然充满了无穷的快乐。
可惜好景不长,由于海蒂爷爷并不愿意送海蒂下山上学,海蒂的姨母带走了海蒂,送她到了法兰克福一户有钱人家看顾,做富家大小姐克拉拉的玩伴。
克拉拉的双腿因幼年生病不能行走,加上她的父亲泽泽曼先生经常在外地做生意,克拉拉便由管家罗登迈亚小姐看管。
而严肃的罗登迈亚小姐十分讨厌从大山里出来的海蒂,因为海蒂自由活泼的天性让她不愿受到大户人家里繁文缛节的束缚。不会循规蹈矩的海蒂遭受了罗登迈亚小姐严厉的教育,这让海蒂越发怀念阿尔卑斯山上自由自在的旷野了。
法兰克福没有可以让人肆意奔跑的草原与森林,没有山羊,没有鹰,没有大角老大,而且连天空都不一样。海蒂思乡成疾,最后竟然患上了梦游症,还把克拉拉吓得不清。
看到原本如此朝气蓬勃的海蒂在自己家中郁郁不乐,回到家中的泽泽曼先生也是于心不忍,最终把海蒂送回了阿尔卑斯山。
回到了怀念的阿尔卑斯山上,回到了爷爷和好友彼得身边的海蒂终于恢复了元气。但另一边,失去了海蒂这个唯一的玩伴的大小姐克拉拉又开始想念这位朋友,在海蒂向医生请求之后,克拉拉终于有机会来到了阿尔卑斯山。在沁人心脾的美景之中,修养了一个夏季的克拉拉终于可以自己站起身来尝试走路了。
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干净澄澈的阿尔卑斯山,纯真无邪的少女海蒂,这些美好的事物组成了《阿尔卑斯山的少女》这部动画,但当我们被海蒂的天真浪漫和乐观善良感染,展露笑容时,却有可能下意识地遗忘了她那悲惨的身世:父母早逝,跟随姨母四处寄人篱下,被姨母遗弃给性情古怪的爷爷,中途又被卖给大户人家作玩伴。
即使是在当时的社会,海蒂也是最底层的人民,但这样的她却在第一次看到松软的白面包时首先想到了没有牙齿咬不动黑面包的奶奶。即使身处不幸的黑暗,海蒂的心中也装满了真诚和善良的光明。
阿尔卑斯山好像一座可以包容一切乐园,把所有的不幸与悲哀都化作幸福与希望。
宫崎骏把《阿尔卑斯山的少女》称为高畑勋的“最高杰作”,我想他认可的不仅仅是高畑在这部动画中创新的技法、杰出的技艺,同时还有高畑勋在这部作品展现出的对至诚童心、至美自然的歌颂。
人性之美与自然之美,成为了后续宫崎、高畑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之一。
杰作背后的传奇
1974年,宫崎骏和高畑勋跳槽离开「Aプロ」(后更名「SHIN-EI」独立)来到瑞鹰,成为了《阿尔卑斯山的少女》的动画制作主力。这早已不是两人的初合作,但在此之前的作品只能说是分别展现出了二人的才华,而《阿尔卑斯山的少女》则第一次将宫崎骏和高畑勋的合作能量发挥地淋漓尽致,堪称是初次这对黄金组合传奇的序幕。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正是在《阿尔卑斯山的少女》中,宫崎骏和高畑勋最早将Layout这个环节导入了日本电视动画的制作现场。
Layout是分镜到原画的过渡环节,由于分镜大多数很小很草没有细节,所以动画师要在Layout步骤根据分镜表画出来的“设计图”,决定一个镜头中所有空间关系的构筑、人物动作的细节。
在此之前,Layout本身并不是日本电视动画制作环节必不可少的步骤,都是画完分镜就开始画原画了,而原画一般又只管人物动作,不负责具体的画面构成,所以常常会出现人物动作衔接性不好,同时整体透视空间感都极差的结果。是高畑宫崎赋予了其价值和地位,直到90年代押井守建立新的Layout体系,才打破了高畑宫崎对Layout意义的统治。
而宫崎骏对Layout的导入也是异常高兴,于是在一年52集动画的制作流程中,他一人包揽了所有集数所有卡的Layout工作!
宫崎骏的才华毋庸置疑,因而对比《阿尔卑斯山的少女》和同期的一些动画作品,就会发现:由于Layout环节的引入,《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构图质量极高,空间关系构筑明确,透视精准,超越了同期动画太多。
同时,这还是日本电视动画史上首次尝试海外实地取景及录音的作品,在约三周的取景期间内,宫崎骏、高畑勋、小田部羊一等主要工作人员皆有参与,在作品中生动呈现了故事背景地的生活风貌。
而负责本片音乐的渡边岳夫也是功不可没,他创作的配乐无论是宏大的管弦乐还是质朴的民谣,都充满了地道的阿尔卑斯风情。以至于之后本片在欧洲播映时,还曾传出竟无人相信这部作品是日本所制作的轶闻。
1975年,日本动画公司成立,接手了瑞鹰映像的设备和制作人员,并开始制作知名的“世界名作剧场”系列动画,而制作《阿尔卑斯山的少女》的经验和风格也被继承下来,影响深远,比如在制作前也会到海外进行实地勘景考察。
所以虽然《阿尔卑斯山的少女》并未归入这一系列,但我们不妨把《阿尔卑斯山的少女》看做“世界名作剧场”系列的前言。后来同样是由高畑勋导演,宫崎骏参与制作、负责全话Layout的该系列第二作《三千里寻母记》就在很多方面都沿袭了《阿尔卑斯山的少女》的风格。
在去年日本电影杂志《映画秘宝》对参与过《攻壳机动队》《人狼》等名作的超级原画师井上俊之的采访中,采访者最后让井上以画面为单位,再为大家介绍一个虽然简单朴素,却非常有实感的画面。井上脑海中能立马想到的画面,就是《阿尔卑斯山的少女》中烤融化芝士的名场面。
第一次出现烤芝士的名场面是在动画第二集《爷爷的小屋》,自幼失去双亲的海蒂被要外出打工的姨母遗弃到性格孤僻怪异的爷爷家中。爷爷一个人生活在阿尔卑斯山上的小屋中,从不去教堂,甚至冬天也不下山,在村里人看来是古怪阴沉的老头。
而在海蒂到来之后,寡言少语的爷爷却很快被女孩的天真无邪、开朗活泼所打动,卸下心防,为其铺床铺、烤芝士。
芝士在火焰的炙烤下慢慢融化,整个画面中找不到一根多余的线条,只是有着简单的轮廓线和高光、阴影,但不知为何那个芝士就是比现实的芝士看起来更加美味。
阿尔卑斯的雪山上并没有豪华大餐、山珍海味,然而海蒂和爷爷享用的质朴的午餐,面包、芝士和鲜牛奶,却不知为何抓住了童年时我们的馋虫,坐在电视机前直咽口水,这或许便是动画的动人之处吧。
结语
对童年时的我们来说,《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是美好的回忆,赐予了我们当初守着电视机看动画片的淳朴快乐。
而对如今的我们而言,《阿尔卑斯山的少女》也不仅仅是一部尘封在怀旧情怀里的普通作品,更是一部值得长大后再度观看的杰作,让身心疲惫的自己找回童年的快乐、纯真与信念,心灵跟随海蒂,在阿尔卑斯的无垠旷野上奔跑,山风吹拂,心旷神怡。
参考资料:
如何了解宫崎骏在《风之谷》之前的创作?: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1159144/answer/659843219
动画原画师井上俊之谈动画:
http://www.anitama.cn/article/eff5b94377f82491
本文仅代表订阅平台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游民星空仅提供发布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热门相关:蜜宠甜妻:楚少的迷糊娇妻 布衣阴阳 大小姐她又美又飒 顾道长生 大小姐她又美又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