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减持新规”升级落地 能否打破“减持魔咒”?
【环球网金融综合报道】大股东减持猛如虎,尤其是一些绩差股或者问题股,流动性本就一般,如果叠加大股东减持的利空,公司股价可能因此踏入漫漫“熊途”。不只是问题股,普通股或者绩优股的中小投资者,同样存在对大股东减持的担忧,包括协议减持、大宗交易、离婚式减持等,五花八门的减持方式无一不牵动着投资者敏感的神经。
证监会5月24日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减持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以下简称《持股变动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同一天,沪深交易所在前期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全面完善减持规则体系、严格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有效防范绕道减持三方面对相关业务指南作出修改完善并正式对外发布。上交所发布《自律监管指引第15号——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询价转让和配售》《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东以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和配售方式减持股份业务指引(2024年5月修订)》;深交所发布《自律监管指引第18号——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自律监管指引第16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股东询价和配售方式转让股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东询价和配售方式转让股份业务指引》。
对大股东减持继续严格规范
减持新规的落地,无异于给大股东减持戴上了紧箍,同时也给投资者吃下了定心丸,让更多的股民可以排除掉大股东减持焦虑,更加安心地中长期持股。业内人士指出,新规严格规范大股东减持,封堵各类绕道减持,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具体来看,《减持管理办法》明确了各类禁止减持的情形,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破发、破净、分红不达标等情形下不得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者大宗交易减持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在上市公司和自身涉及违法违规情形下,在相应期限内不得减持。
在披露义务上,大股东计划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或者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的,应当在首次卖出前十五个交易日向证券交易所报告并披露减持计划。减持计划应当包括拟减持股份的数量、来源;减持的时间区间、价格区间、方式和原因等。减持计划实施完毕的,大股东应当在二个交易日内向证券交易所报告,并予公告。
在减持流程上,大股东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或者其他股东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发行的股份的,三个月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一。《减持管理办法》还要求大股东的一致行动人与大股东共同遵守减持限制。在大股东身份管理方面,明确计算上市公司股东持股比例时,应当将其通过普通证券账户、信用证券账户以及利用他人账户所持同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以及通过转融通出借但尚未归还或者通过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卖出但尚未购回的股份合并计算。
全面封堵“绕道减持”通道
针对去年市场出现的技术性离婚减持、转融通式减持等新问题,证监会及时出手、堵住漏洞。在此基础上,《减持管理办法》从股东身份、交易方式、各类工具等角度对可能存在的“绕道”做了系统梳理,做了全面规范。
从各类工具的角度看,《减持管理办法》针对转融通出借、融券卖出、开展衍生品交易等新型手段,全面予以规范:一是明确大股东不得融券卖出本公司股份,保障中小投资者交易公平性;二是明确不得开展以本公司股票为合约标的物的衍生品交易,防范借用衍生品变相实现减持;三是明确股份在限制转让期限内或者存在不得减持情形的,股东不得进行转融通出借、融券卖出,防止规避持有期限限制;四是要求股东获得有限制转让期限的股份前,需先行了结已有融券合约,避免通过提前布局绕开限制。
总体而言,相比以往的减持规则,此次落地的减持新规增加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前的预披露义务,明确控股股东、实控人二级市场减持与上市公司股价表现、分红情况挂钩,要求大股东在重大违法情形下不得减持,将大股东的一致行动人等同大股东对待;同时,全面封堵技术性离婚减持、转融通式减持等各类绕道减持通道;对于大股东违规减持、绕道减持等行为,可以责令当事人一定期限内购回违规减持股份,并向上市公司上缴价差。
据华泰证券总结,减持新规明确大股东不得融券卖出本公司股份,保障中小投资者交易公平性;明确不得开展以本公司股票为合约标的物的衍生品交易,防范借用衍生品变相实现减持;明确股份在限制转让期限内或者存在不得减持情形的,股东不得进行转融通出借、融券卖出,防止规避持有期限限制;要求股东获得有限制转让期限的股份前,需先行了结已有融券合约,避免通过提前布局绕开限制。对此,华泰证券认为,相关规则有助于强化市场公平,推动资本市场的投资功能进一步发挥,有助于对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的培育与发展。
有利于打造新生态
减持制度是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制度。一直以来,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的股份减持都是市场和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证监会通过不断评估完善减持制度,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相对稳定的制度架构,在维护市场稳定、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
但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违规减持行为仍时有发生,既影响了投资者信心,也不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此次减持新规主要对市场反映的突出问题做出针对性调整完善,进一步织密减持制度网,增强资本市场减持制度的稳定性和约束力。减持新规的发布,是落实新“国九条”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改善市场流动性、提振市场信心,而且有助于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投资生态。
从短期来看,减持新规从多方面对大股东减持进行规范,将大幅减少大股东违规减持行为,缓解集中抛售压力,增强市场的内在稳定性,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交易的公平和秩序。
从中长期来看,减持新规将促使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更加专注于公司的运营,提高经营效率和回报股东意识。
事实上,自去年年中以来,A股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已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去年1~7月,产业资本减持活动较为频繁,以周度净减持规模计算,区间内单周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超过100亿的不在少数。不过自去年8月以来,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出现了明显的收缩。今年1~2月,还曾多次出现产业资本单周净增持的情况。
据申万宏源统计,最近四周时间内,产业资本单周净减持规模分别为3亿元、11亿元、 9亿元、2亿元,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下降。
另据平安证券统计,截至今年5月26日,2024年重要股东净减持规模约68亿元,而2022年与2023年则分别超4200亿元与3300亿元,表明政策效果明显。
热门相关:女性:性爱满意度[未删减版] 新史上最强驸马爷 品尝新职员大物的女上司 弃妃不承欢:腹黑国师别乱撩 诱妻入怀:老公,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