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坡厚雪迎春风,氢能行业大有可为

氢能,作为新一轮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前沿新兴氢能等产业发展。当前,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速推进,氢能产业在新材料技术研发、新业态模式创造、新能源形式拓展等方面展现出全面的引领能力。

另一方面,布局建设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性选择。氢能产业,无疑是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产业体系。作为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载体,氢能不仅在交通领域大有作为,同时也在冶金、化工、储能、电力等领域都有巨大发展空间和市场潜能。

上海市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燃料电池产业专家、亿氢科技创始人贺萍博士在接受环球网特约采访时表示,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氢能作为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既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创新驱动,释放新质生产力潜能有力抓手

《2024全球氢能产业展望报告》显示,展望2024年,我国氢能产业宜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强化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有效推进降本增效和科学布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贺萍博士认为,新质生产力与氢能二者联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技术创新引领。氢能产业是长坡厚雪的代表性产业,其“制—储—输—加—用”全链条产业体系涵盖了新材料研发迭代、新工艺积累优化、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商业模式创造派生,是各个环节多点开花、全面发展的新赛道,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材料、工程等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潜力,是新质生产力下催生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要素的重要领域。

其次是新型产业结构构建。清洁高效的氢能源,其高的能量转换效率、高的利用可靠性和广泛的社群分散型应用要求,天然契合新质生产力对于稳健可持续、高质量增长的要求。氢能将在传统工业脱碳转型、电网调峰、跨季节及跨地域储能中都能够发挥关键作用。氢能产业化结构的构建和提升,需要大量、多学科高科技人才,新型材料、新型工程技术、智能制造等新理念的注入,这些新生产力质态降载氢能产业链里得到发展。氢能也是运用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抓手。

最后是政策引导与市场培育。氢能产业在示范引导、标准制定、规划支持、项目准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需要绿色低碳发展政策的支持和绿色金融的牵引指导,上、下游协同,科学布局,构建产业集群,从而构建起完整的新型能源体系,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的潜力。

“‘新质生产力’与氢能源为代表的‘新型能源体系’联动的关键在于,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政策引导培育市场,最终实现新质生产力倡导的经济社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贺萍说。

承上启下,膜电极国产化意义非凡

2019年,看到了国内氢能领域的发展机遇,贺萍博士创办了上海亿氢科技有限公司,其主营业务为膜电极产品的研发、制造和相关服务,产品包括燃料电池膜电极及PEM电解水制氢膜电极两大类。膜电极,是氢燃料电池的最核心部件是多项物质传输和电化学反应的核心场所,其制备技术不但直接影响电池性能,而且对降低电池成本、提高电池比功率与比能量至关重要,被形象地称为燃料电池的“心脏”。

贺萍介绍,亿氢科技创立前,市场上的产品基本是进口膜电极。但亿氢科技成立后的4年间,膜电极的国产率从不足10%达到了当下的超过90%。同时,成本也降低了70%以上。在生产方面,亿氢科技自主开发了全国产化的连续自动化卷对卷的膜电极生产线,通过对工艺与材料匹配的理解、精密制造技术的创新、质量检测技术的开发,保障了产品的高良品率和高一致性。亿氢膜电极自动化生产制造产线的开发,填补了产业链空白。目前已具备规模化的量产优势。

同时,膜电极产品也是产业链中承上启下的核心环节。作为膜电极生产商,亿氢科技不仅要通过膜电极的设计和制造,使上游原材料,发挥其最大价值,取得最佳结构和性能,还要为下游应用控制提供最佳运行窗口的技术服务及应用结构的分析诊断。公司通过持续的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提升膜电极的功率密度、降低贵金属的使用量、提高膜电极的耐久性,为整个产业链提供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推动产业链的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和产品迭代升级。

此外,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亿氢科技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客户需求,提前布局和适应市场变化,共同推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协同发展,增强供应链韧性,为氢能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价值巨大,坚定看好行业未来发展

中信证券研报显示,按照氢能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推算,2024/2025年氢能车产业链市场规模有望连续翻番增长。绿氢新兴应用逐步落地或推动2025至2030年电解槽需求CAGR达到75%。同时,国内制造业优势有望助力设备企业2024年实现规模化出海。

关于行业的未来,贺萍博士也有着坚定的乐观态度。她表示,氢能是毫无疑问的能源发展方向,无论是从氢能对于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氢能在新型能源体系中的支撑地位,还是氢能产业链对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巨大带动作用,乃至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推动效果,都能够体现氢能的巨大价值。

在政策端,近期政策利好频出,叠加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补贴的陆续发放,都表明国家对氢能行业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氢能的快速发展值得期待。我们希望能看到有更多的、多层级的氢能示范项目,并且项目在开始规划设计阶段就有膜电极层级的企业参加, 对项目的设定和执行都能更准确有效地起到赋能的作用。

在市场端,2025年我国氢燃料电池车的保有量有望突破5万辆,市场需求正在逐渐激活,市场规模有望迅速扩大。既是政策支持的结果,也是技术成熟度和消费者认知度提升的表现,预示着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即将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同时,电解水制氢设备出货量也在以每年翻倍速度增长,输氢管道、加氢站等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渐铺开。以上种种都表明氢能产业的市场化应用逐渐展开。

“三年内年均降本幅度超过15%,将极大增强燃料电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贺萍判断,同时她也呼吁:“氢能行业目前尚处在发展初期,需要政策进一步驱动,商业模式不断探索,技术不断创新,示范应用不断开展。氢能行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足够的行业经验和技术积累,更需要有可靠的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联合推动,持续不断地在各个新兴应用领域规模化试错、改进,未来才能真正有效地突破产业瓶颈,实现大规模推广,成为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热门相关:特雷弗·诺亚:说到哪了   鬼噤声   拿破仑   疯狂少女营国语   卖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