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网络动画:从沉迷改编转向注重原创
【文艺观潮】
近年来,中国网络动画迅猛发展。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9年和2020年的网络原创动画上新数量分别为26部、24部,而2021年达到了42部。截至2022年4月,《斗罗大陆》累计播放量突破400亿次,创中国动画播放量新高。还有《斗破苍穹》《完美世界》《一念永恒》等作品,播放量也动辄上亿,关注度居高不下。然而,与作品数量猛增、市场反响火爆相对应的是,很多作品的质量为人诟病,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不多。这种点击量和口碑倒挂的吊诡现象,理应引起从业者的思考。
正打造一条低成本、高效率、流水线的制播产业链
随着视频网站的发展,国产动画经历了从电视动画到网络动画的媒介转向。网络动画作品不断涌现,逐渐打破了电视动画受众主体较为低龄的局面,以更为多元化的定位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受众对动画的多样需求。
刚开始,很多创作者选择漫画改编的策略,在摸索中形成了“漫画+动画公司+视频平台”的运营模式,创作出《十万个冷笑话》等作品。2015年根据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的动画《择天记》上线,网络动画进入网文改编时代。《斗破苍穹》《斗罗大陆》等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网络动画将创作视角转向网络小说改编领域。有的作品由网络文学平台牵头,将原网络小说文本交给动画制作公司进行可视化改编,成品后再投放到网络视听平台播放;有的则由网络文学平台和网络视听平台直接合作,如阅文集团与腾讯集团签订“300部网文漫改计划”,打造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率、流水线的制播产业链。
据统计,2021年播放量排名前十的网络动画中,一半以上为网络小说改编作品。网文改编动画之所以出现如此惊人的播放量,主要是粉丝叠加效应的结果。网络动画改编的网络小说往往是网文平台的爆款作品,具有大量粉丝。动画制作公司也有一批忠实拥趸,再加上网络视听平台经过十余年时间培养出的观众观影习惯,三者形成合力,使网文改编作品的播放量屡创新高。
面临播映与口碑的两极化现象
网文改编成为网络动画创作“新宠儿”的同时,却面临播映与口碑的两极化现象。很多作品播放量动辄几亿,观众评价却令人担忧。如《斗罗大陆》上线的第十一篇章,在豆瓣上的评分从7.2分下滑到6.6分,《妖神记》第一季为6.5分,《斗破苍穹》第一季只有5.6分。在豆瓣的评分榜单上排名前五十的动画中,网文改编动画屈指可数。
当下的网络动画创作面临着一些难以回避的问题。一是来源不广。网文改编动画改编的文本,基本上是已经在原网络文学平台红极一时的作品,文本的源头主要集中在少数的头部作家。这些作家粉丝基数大,选择他们的作品可以保证播放量。播放量越高,制作方越偏好选择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进行改编,如此一来就陷入了文本选择单向性的怪圈之中。这些作家的作品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将网络动画的创作拖拽进只有修仙玄幻的世界中,形成一种不良的、封闭的内循环。
二是格调不高。部分网络动画充斥着暴力、血腥、色情等擦边球内容,极易扭曲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很多网络动画娱乐性倾向过强,对抗、修仙情节的比重过大。还有不少作品在表现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时,一味依靠他人力量,越级挑战对手。这样的情节也忽视了个人奋斗的意义,传达了不劳而获等负面价值理念。
三是质量不佳。网文改编动画的质量参差不齐,尤其体现在场景、人物建模和时长上。如在某片中,原著所描述的“火蟒虎”是一头身披莽纹,外形威猛霸气的猛兽,但在动画中却变成了一个小巧、卡通的猫咪形象,这样既不忠于原著,也难以得到观众的认可。在时长方面,一些网文漫改动画缩水严重。某动画一集片长在20分钟以内,除去片头片尾,有效内容仅为10多分钟,其中还有大量软广告,严重影响观影体验。
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仍是创作根基
今年6月1日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国产网络剧片发行实行许可制度,这意味着网络视听更加规范、更加严格的“许可证时代”已经来临。在这种背景下,网络动画也应提升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正视沉迷于改编的问题,致力于创作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走出一条从改编到原创的突围之路。
需要看到,青少年是网络动画的重要收视群体。因此,网络动画的价值导向问题尤为关键,这事关帮助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打牢思想之基、价值观之基。然而,当前部分网络动画作品中,所传播的价值理念低俗负面。所以,网络动画创作需要进一步强化导向意识,以正确的政治导向、健康的思想导向、高尚的道德导向和丰富的文化导向,让网络动画有魂、有情、有爱,真正成为观众的精神营养大餐。
导向是通过故事的讲述传达的。因此,选取何种题材,讲述什么样的故事,是网络动画创作者亟待思考的问题。我们应该跳出当下创作局限在网络文学改编的窠臼,开拓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一方面,立足传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目前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网络动画大多是“新瓶装旧酒”,由作者在神话故事基础上虚构杜撰新内容,这样虽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关系,但又没有严谨、深刻地挖掘和呈现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优秀的故事文本数不胜数,不仅有神话故事,还有传奇的历史事件、英雄人物、古典戏曲故事等。网络动画应多从中选取优秀的故事文本创作。另一方面,紧贴现实,创作更多紧扣主题主线的作品。近年来,一批动画作品围绕脱贫攻坚、建党百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事件进行深度挖掘、多样化呈现,受到观众欢迎。如《大王日记》从一只橘猫的视角切入,介绍中国扶贫和支教事业,带给观众温暖、隽永的观赏体验。可见,网络动画在展现人们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同时,也应多关注现实世界,将镜头对准生活中的普通人,演绎他们不平凡的故事,使创作更具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创作者还应聚焦审美领域,将营造中国特色的美学意蕴当成自觉追求。上世纪中后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推出的中国动画作品享誉世界,开创了水墨、剪纸、折纸的动画形式,制作了《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牧笛》《鹿铃》等作品,引来国外动画导演前来拜师学艺。然而,中国动画发展到如今的网络动画阶段,传统的中国美学意蕴却显得有些稀薄。很多作品受外国动画风格影响,缺乏鲜明的本土特色。所以,网络动画应深挖中国审美富矿,创作更多体现中国美学风格的优秀动画作品。此外,美学与技术并行不悖,所以如何创新科技,让艺术和技术同步提升,是网络动画的重要发展趋势。目前VR、AR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网络动画可以在创作过程中积极运用,令创作在视觉呈现上更上一层楼。
总之,网络动画作为国产动画的新变式,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创作者应坚持守正创新的理念,提升原创能力,丰富艺术表现,润物无声地传递主流价值观,塑造更多经典艺术形象,创作更多影响深远的艺术作品,提升中国动画的整体品质,使之成为提升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出海的重要力量。
(作者:刘汉文,系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郑泽坤,系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