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电”更“稳”更“有力”——青海推进储能产业发展观察

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位于世界屋脊的青海省正聚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统筹推进传统能源产业转型,青海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绿色电力”从无到有、不断扩大。“十三五”以来,青海省新能源装机规模保持年均20%以上的快速增长,截至6月30日,新能源装机达3974.07万千瓦,占总装机的68.84%,新能源年发电量、新能源装机占比均处于全国前列。

青海新能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规模化开发利用也暴露新能源发电间歇性、波动性等不稳定的特征,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新的挑战。为解决发电稳定性不足、提升电网系统对新能源发电的承载能力和调节能力,近年来青海储能产业伴随新能源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水能资源富集。抽水蓄能电站是利用电力抽水到高处储存,在电力系统电力不足时放水发电的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具有调节速度快、建设成本低、储能容量大、安全性高等优势,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正以“水储能为主,新型储能为辅”的思路确定储能产业发展定位布局,2023年8月以来,先后有同德、哇让、南山口3座共760万千瓦抽蓄项目核准开工。

“抽蓄电站是目前最有效、最成熟的储能方式,也是对新能源发展支撑最好的方式,100万千瓦的抽水蓄能可以支撑400万千瓦的新能源发电。”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红霞表示,各种形式的储能技术近年发展较快,比如压缩空气、光热、电化学、抽水蓄能以及新能源制氢等,但目前已经产业化的项目,主要是光热、电化学和抽水蓄能等储能形式。

早在2020年,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东部,格尔木美满闵行储能电站便投入运行,这个储能电站容量为6.4万千瓦时。在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统一调度下,这个共享储能电站会根据电网通道利用情况和用电负荷情况灵活进行充放电,实现随充随放,效用得到最大限度利用。

“以前储能电站的等效日均充放电次数仅为0.8次,在市场化价格机制激励下目前提升至1.8次,平均储能时长由2.1小时提高到3.6小时,度电成本降低约20%,收入效益翻了一番。”格尔木美满闵行储能电站负责人申元松说。

今年6月,青海格尔木弥盛50兆瓦/100兆瓦时构网型储能电站成功并入青海电网运行,成为我国在高海拔地区少有的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电站之一;8月26日,华能海南藏族自治州150兆瓦/600兆瓦时储能项目并网并实现满功率运行。这个项目实现在海拔3000米的高原地区安装大规模高压直挂储能系统的突破。

2021年1月,青海省印发《支持储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明确要求,实行“新能源+储能”一体化开发,新建新能源项目储能容量原则上不低于新能源项目装机量的10%,储能时长2小时以上。同时,从优先发挥储能调峰效能、适度补贴电化学储能设施运营等4个方面,出台了12条具体措施。

目前,青海省储能项目主要包括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以及光热等多种储能形式。其中,青海省已建成电化学储能项目16个,总装机规模54.63万千瓦/84.4万千瓦时。“十四五”期间,青海省规划建设储能装机超过60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