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烦广告久矣
撰文|小不董
编辑|李信马
题图|情深深雨濛濛
Facebook曾经的数据分析团队负责人,也是数据科学的提出者之一Jeff Hammerbacher ,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
“我们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都在拼命思考如何吸引人点击更多的广告,这糟透了。”
而比这更糟糕的可能是,比起以前,互联网上的广告越来越多了,制造出这些广告的人不一定有着最杰出的头脑,但在让用户烦躁这一点上,却做到了新的极致。
当你打开视频软件准备追剧时,100多秒的广告告诉你:成为会员,跳过广告,直接享受快乐追剧。
图片来源:爱奇艺
十几块花完以后,还是得先看几个广告才能正式进入正片,没事的,往后拖。
图片来源:腾讯视频
看到自己喜欢的片段,想暂停欣赏一下,画面却又被缩小到右下角,弹出来的还是广告,随着每一次暂停都伴随着大屏广告,终于,你心态崩了。
图片来源:爱奇艺
你很纳闷,难道视频软件的产品经理们不懂,在观众想看细节、看弹幕或是欣赏偶像的盛世美颜时,跳出来广告并不会让他们产生购买欲,而是反感这个品牌?
观众们苦暂停广告久矣,其中也包括充钱的VIP。几天前罗永浩吐槽了这一问题,网友们一下子炸开了锅,终于有人说了!
图片来源:微博
图片来源:微博
但这个玩意儿,却是视频网站的心头好,不止国内,国外也是如此。YouTube的非Premium会员用户使用电视端观看视频且暂停播放时,就可能会在暂停界面看到平台所投放的广告内容。
图片来源:网络
据资料显示,这一功能最早在2023年开始测试,广告商们认为这种模式更为有效。Google表示,引入这种广告形式是为了给用户提供一种减少干扰的体验,但这个说法有些扯淡,实际上YouTube并没有降低其他类型广告的展示频率。
除看视频外,其他互联网平台也有很多让人头疼的广告操作,最常见的是摇一摇跳转页面,这个“天才”的发明广泛存在于电商平台,打开之后,摇摇手机就会出现例如抢红包的广告,点进去后,就又会以现金的形式诱导用户邀请好友,从而达到引流的效果。
图片来源:淘宝
除了摇一摇,还有滑一滑、扭一扭等,要是再加上舔一舔、泡一泡,平台就可以改名叫奥利奥了。
图片来源:网络
还记得曾风靡一时的拼多多现金提现吗?用户或许一开始只是想在平台上买点便宜东西,但刚打开就被弹出来的“微信打款”硬控了,点进去抽几次奖以后马上就凑够了98元,但是剩下的2元需要邀请好友,好不容易快能提现了,小老鼠还偷走了你的金币。
几年过去,这依然是拼多多引流的手段,甚至会将用户近期购买的东西一件件罗列出来,分别返现不等额红包,甚至用户本人不记得购买过的东西,拼多多都记得。
图片来源:拼多多
想要离开也没那么容易,拼多多会尽职尽责的挽留你:“快提现啦,不要放弃呀!”但买的不如卖的精,想要提现难如登天。
图片来源:拼多多
让人烦躁的广告并不止存在于视频、电商软件,即使是知乎这种以文字为主的平台,照样插各种广告,一不小心就会误点,直接标记“广告”的已经很良心了。
图片来源:知乎
相信很多知乎用户都碰到过“明星偷偷告诉我”、“发现了比大牌还好用的小众护肤品”之类的标题,看起来真像是自己娱乐圈有人,或者踩了无数坑之后的经验之谈,结果推荐的品牌都不认识,下面还带链接,前边一大段文字铺垫,还挺符合知乎的调性。
图片来源:知乎
对年轻人来说广告多了只是烦躁,但不少中老年人,没有太强的分辨能力,当父母、长辈碰到误导性广告,伪装成“未读消息”、“版本更新”等词条,点开后莫名其妙就被扣钱了。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
这时候,如果再弹出个“手机中毒”或“内存不足,立即清理”的提示,老年人很容易就会信以为真,被引导着下载各种稀奇古怪的应用。
图片来源:小红书
很多老年人手机里不知何时就下载了不少潜伏的透明软件,占内存不说,还会暗地里蹦广告,要卸载找起来也十分麻烦。
很多时候,产品经理们为了增加广告的曝光时间和点击率,展现出的“创造力”,与其是说智商的上限,不如说是素质的下限。比如说制作几个假的关闭按钮,“X”符号是假的,点一下就直接进入,真的关闭按钮可能隐藏在右上角又小又不明显,也可能是隐藏在下面的“跳过(5S)”。
这种情况并不止存在于某个软件,连很多手机也有不断弹出广告的情况。
图片来源:微博
广告的确是互联网公司营收的重要模式之一,但凡事都要适可而止,广告多了,产品做的再好都会让用户发自内心的抵触,特别是当充了会员都避不开时。
唉,可能对现代人来说,人一生躲不过去的,除了“生老病死”,还有就是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广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