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日漫真人化的失败vs美漫真人化的成功
说起来美国的动漫改编真人作品貌似一直都是比较受欢迎的,就像刚刚下线的编真人电影版《灰姑娘》,从上映之时就一直有着非常高的人气,而且票房也证明了一切。现在备受期待的《复仇者联盟2》,上映后估计也会是大受欢迎的。这些人气爆棚的美漫,真人化后都可以获得较高的评价甚至被定为比原作还出色的作品,甚至有些人比起原作更喜欢真人版。
然而在同样是动漫改编真人化,日本在这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日漫从动画化到舞台剧再到真人化,在这一些列过程中,动画化是一直是比较成功的。可是说到真人化,却往往令人感到失望。日漫真人化除了少数如《浪客剑心》等作品获得相对不错的口碑外,似乎很难再找到相对不错的作品了。
究竟为什么日漫真人化就容易遭遇失败呢?最近一位研究日本与世界文化的德国评论家就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等比大的高达太不可思议了
要真人化时,日本动画真人化的难度太大了。不管是动画作画还是庞大的世界观,质量都太高了,动画在动画的世界就可以自我完结,并不需要在现实社会中有所投射。
比如“等比例大小的实物高达”。《机动战士高达》并不是一部单纯的机器人动画,主人公的成长与情感纠葛,不得不去战斗的内心细微描写,以及战争死亡带来的思考,世界观和内涵十分丰富。
关键就在于,在很多人想象中根本不存在真实实物大小的高达,所以在看到了1:1大小的高达时会与动画内的映像所结合,动画本身的世界观构筑了等比例高达给大家的感动与惊喜。
日漫作品的架空设定,在想象中已有一致形象
拿迪士尼的《白雪公主》《灰姑娘》来说,他们原本就是“童话故事”,并没有确定的明晰形象,迪士尼描绘出的白雪和灰姑娘对于观看的人来说只不过是主人公形象当中的一种选择,哪怕白雪公主今天变成长发,灰姑娘变为短发大家也会接受。
包括在性格的设定上,没并没有明确的信息,所以当《沉睡魔咒》上映时,原本在作品中是反派的角色也会有不一样的解读和新的故事展开从而获得更好的口碑。“角色设定”和“头脑中的偶像”并不会由于真人化而崩坏,因为原本设定就没有非常细致。
相对的日本动漫的角色设定就非常细致了,不仅是角色本身形象的问题,甚至原本跟故事无关的各种细节都有设定,这样的做法在使人物形象丰满的同时,就使大家对角色有了固定的共同认知,使大家对角色都有了“共有性”的认知。
如果说迪士尼的电影是在现实的基础上与动画进行的再融合与再创造,以发展性眼光让观众接受新的故事的话,那么日本动漫就是不需要与现实进行再融合的。因为他本身在二次元世界中就具有完整性,角色像是真实存在于现实一般动作,如果让实际社会当中的人出演是绝对无法完全还原这样的完整性,所以世界观就很容易崩坏。而“世界观的崩坏”是大多数日漫真人化失败的主要原因。
当然演员的演技是一方面的因素,并不能说没有演技派的演员来演这些角色,但就是由于“作者和观众共有了同一世界观”这种情况,不管外形因素,“内在没有跟角色没有同一性就没办法真实演出的领域”。(大概就是所谓的二三次元的次元壁和爱这种东西吧。)
魂之再现很困难
这位德国人曾经接过一个法国的设计案,客户要求把店家打造成某部日本动漫作品的世界观,虽然提出了不少方案,但是没有一个被采用。关键的原因并不是外装或者内装的问题,他们发现店内的工作人员是无法进入不了解喜爱的动漫作品角色和其世界观当中的。
而作为日本动漫最关键的并不是角色的外形或者机器人的造型,而是其世界观。而在日本人看来,能否忠实再现原作的世界观就是“灵魂所在”。并不是模仿而是再现,这样看来“等比大高达”就正是其表现。
日本本土的读者和观众也是最为在意心理感受的,外形上即使相似,“设定”“世界观”“灵魂”这种与故事本身看似毫无关系的地方,但是又是与人本身最为密切关系的地方,这些在读者当中被共有化,如果无法再现这部分就会失败,而日本动漫形成特色,在世界中广受欢迎的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