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厚植人才沃土 筑牢健康根基

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大足区始终把引育人才、支持人才、服务人才作为推动卫健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引育人才的成效不断显现,留人才的生态不断优化。

全区卫生健康工作紧紧围绕医疗卫生服务、“一老一小”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卫生健康事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23年,全区总诊疗人次255.12万人,较2022年增长23.44万人,区外到大足就诊2.6万人。 做强引才“磁场”

近年来,大足区着力深化高层次人才平台建设,在重医附属大足医院、大足区中医院先后建成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3年全职引进博士研究生1名、博士后研究生1名,现已签约在职博士研究生共6名。 与此同时,柔性引进专家也是一种有效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的重要手段。柔性人才政策重点强调人才的灵活流动,是指各类人才在不改变国籍、户籍和身份,不改变人事关系的前提下,以智力服务为核心,突破工作地、工作单位和工作方式的限制,充分体现个人工作和单位用人自主的一种来去自由的人才流动方式。

深耕育才“土壤”

近年来,大足区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引入专家团队,培养了一批骨干医疗卫生人才,进一步提升了全区医疗服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大足区中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先后于2019年和2020年成立水针刀针法临床基地暨吴汉卿教授传承工作室和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传承工作室,借助两大平台建设开展中医针法经方传承创新工作的同时,也积极推动了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培养工作。

在人才引领推动医学学科建设方面,大足区重点引进遗传学、检验学等学科高层次人才,2023年申报创建市级重点专科6个。

提升留才“温度”

为了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大足区出台了各类激励措施,搭建好人才发挥才干的舞台,各方面政策对人才重点倾斜。

大足区稳步推开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按照重庆市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工作的安排部署,大足区卫健委与大足区人社局、大足区财政局等部门共同制定了《重庆市大足区关于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对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摸底和测算。拟订了《大足区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大足区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绩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对四家公立医院薪酬进行核定,实现职工薪酬合理增长、薪酬增加向临床倾斜、公立医院公益性更加明显、医疗服务质量有所提升。

大足区卫健委积极与区人力社保局争取对接,全区医疗卫生机构临聘人员编制核定数由2303个增加到2497个,为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同时开展临聘人员清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医疗卫生机构临聘人员数量和薪资待遇。

同时,各医疗机构在编制部门限定的科室数量范围内设置管理科室和业务科室,给予了医疗机构在科室设置和学科建设方面更大的自主权,让医疗机构科室设置和重点人才发展方向更加统一。

在职称评定方面,大足区落实《关于深化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严格把握评价标准,推进成果代表作制度、全区医疗卫生机构2023年申报高级职称52人,通过评审3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7人,副高级职称25人。

此外,大足区积极落实高层次人才的医疗保健工作,为在足高层次人才提供医疗服务和健康体检等服务项目,开通绿色就医通道,做好预约就诊、床位预留、一对一健康咨询等服务。

“不仅要吸引人才,也要真正地让更多的人才留得住、有发展,变‘输血’为‘造血’。”大足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大足区将出台《大足区卫生健康人才发展五年规划(2023—2027)》,计划到2027年引进医疗行业领军人才5名、杰出人才10名,培养名老中医传承人20名、中青年骨干人才50名。同时,进一步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人才资源,完善基层医生的激励机制、落实相应社会保障待遇,提升基层医院自身的服务和管理水平。(毛双)

热门相关:重生世家子   末日乐园   绝宠小医妃:王爷,来一针   惹火小辣妻:老公,用力点   血战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