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数字赋能 重庆高新警方构建重点车辆运输安全多方协同智治机制
冒装洒漏、争道抢行、超速超载……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工程运输车一直贴着“马路杀手”的标签,让人深恶痛绝。然而,城市的建设发展,却又离不开它。据悉,西部(重庆)科学城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桥头堡”,城建、交通、市政、科技等重点建设项目加速推进,各类道路运输需求和交通要素倍增,渣土运输量每年至少1000万方,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与日俱增。
针对这一顽疾,近年来,在重庆高新区管委会的统筹推动下,由重庆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牵头,多部门联合打造“重点车辆运输安全多跨协同智治系统”,通过科技赋能打破数据壁垒,根治“运渣车顽疾”,有效服务和助推西部(重庆)科学城经济建设发展,并于11月1日在高新区公安分局召开现场会议。
据悉,系统上线运行半年以来,共开展风险预警26万余次,支撑查处重点车辆交通违法1万余件,实现了涉工程运输车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40%、亡人事故“零发生”的工作目标。
打通监管闭环集成智慧应用
为彻底解决工程运输车综合监管工作中的“痛点”和“难点”,该系统集成执法监管智慧应用,强化“人防+技防”融合运作,全过程提升重点车辆安全源头治理、数字治理、协同治理力度。
为了加强渣土车运输行业的监管和治理,高新警方采取了三项关键举措。首先,通过整合工程运输车等重点车辆的全链条基础数据资源,构建数字化档案,覆盖了67个工地、100家企业、749辆车辆和10个消纳点,形成了多源融合的“数据仓库”,实现了全过程的电子化记录和动态查询,从而全面夯实了源头治理的基础。
其次,建立了工地至消纳点的闭环环节,确定了6条重点渣土车运输线路和170个预警点位,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时分析人车行为特征,精准预警驾驶员各类违规违法行为,实现了一体化的安全监管。最后,运用专业技术手段实现智能化、结构化地识别、取证和固证,建立有效的违规违法证据链,为现场执法提供精准指导,强力支持“黑车、黑工地、黑消纳”联合稽查。
打破数据壁垒 高效协同智治
工程运输车全链条管理,涉及建设、交通、市政、公安等多部门……长期以来,受多头管理、“数据孤岛”等因素影响,工程渣土运输全过程管控变得难上加难。
“该系统整合交通、建设、市政、公安等多部门数据资源,实现了动态信息跨部门集成汇聚、交互共享,有效破解了条块数据不畅、不全的治理困局。”高新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相关部门依托“渝快政”统一平台接口,立足企业视角简化审批流程,完成办证数字化转型改造,高效衔接多部门业务,有效突破办证时空限制,促进政务效率整体提升。
研发团队创新搭建专题研判模块,开展自动运算、统计分析,一屏实时展示监管态势,定期形成研判报告,多部门同步推送共享并开展线下研判会商,实现由部门“单打独斗”到线上线下联动、多元化协同治理的突破性跨越。
打造数智服务 赋能惠民利企
办好“渣土一件事”,是高新区公安分局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一次生动实践。“重点车辆运输安全多跨协同智治系统”创新打造数智服务模式,不断优化提升企业服务体验,为生产生活增便利、提效益,更好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多个事项“一窗办”。有关企业通过“渝快办”平台上线网办服务,整合碎片化、条块化前端受理模式,实现“一个窗口、一次登录、一次提交”,有效避免企业“多次申请、多头跑动”。二是数据代跑“省心办”。深化线上线下融合联动,强化纸质材料数字化交互,实现简表单、减材料。三是优化流程“并联办”,以数字化变革推动办事流程精简优化,实行事项申请多项流转、在线并联办理,办理环节和时长缩减逾60%。(文/王天祥 图/高新区公安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