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临床为导向,把更多“如果”变成创新成果 持续投入3亿元,省中医院启动研究型医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如果可以早点识别出这个症状,病情确诊会更高效些;如果能够有更便捷的用药方式,患者就能免去不少路途上奔波……在医院,患者和医生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如果”,如何将这些“如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临床创新成果,提升患者就诊满意度,需要科研创新。昨日,浙江省中医院召开“研究型医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会,医院计划在3年建设周期内,持续投入3亿元专项经费,支持3大核心任务,并成立由“医院—研究团队—相关企业”三方共同参与的“中医药医研企科技创新联盟”,同时现场还达成了5项科研成果转化协议。

聚焦人才、学科和平台 三年要持续推动这项工作

今年7月,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确定了研究型医院建设单位和培育单位名单,省中医院承担了全省中医系统唯一一家研究型医院建设单位任务。在启动会上,浙江省中医院党委书记何强表示,建设研究型医院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续不断的人财物投入和各方的大力支持与协作。为此,医院专门研究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在3年建设周期内,持续投入3亿元专项经费,支持三大核心任务,全面提升医院的科研实力、临床服务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全力推动研究型医院高质量发展。其中三大核心任务分别是人才强基工程、学科攀登工程和平台能级提升工程。

浙江省中医院院长高祥福说,在人才建设上,医院要打造临床科学家精英团队,每年选拔30名左右中青年骨干医师,赴国内外顶级机构深造,组建“临床研究百人团”;在学科攀登上,启动临床研究专项计划,设立“千万临床研究专项项目”,聚集五大主攻方向,并成立成果转化中心,设立“科技成果孵化基金”和“创客基金”,筛选3—4个院内制剂和名医经典药方,促进新药开发与转化;在平台能级提升上,一方面强外功,构建高效能医学研究网络、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打造学术交流品牌,另一方面提内功,优化升级现有实验室平台,建立临床诊疗与科研高度融合的中心实验室,精选5—10个优势病种,构建精细化大队列专病数据库。

把患者需求放在首位 一款临床好“药”这样落地

在医院相关研究团队与企业达成成果转化的项目中,有一项特别值得关注。该项目是由浙江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徐丽萍副主任医师团队研发的BD草本口溃含漱液。

团队负责人徐丽萍博士,是一名“85后”的年轻临床业务骨干,也是一名高学历的科学研究人员。徐丽萍说,这款产品的研发缘由与一名白塞病患者有关。“2021年,这位患者因反复发作肺梗阻被送入急诊治疗,但并未确诊白塞病,急诊科医生根据其症状,请风湿免疫科医生会诊。我们收治入院后,确诊其患了白塞病,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全身血管。我们用药缓解她的部分症状,但口腔反复溃疡的问题一直未解决,我们给她尝试了中药、传统含漱液等,在这一尝试过程中,患者认为草本口溃含漱液效果不错。受到这名患者的启发,我们开始研究和实践。”记者了解到,该院内协定方已在医院内多科室使用,逐步扩大适应证至复发性口腔溃疡。

当天,还有不少临床好方好药被企业看中,签订转化协议。这也是浙江省中医院厚植科研创新沃土结出的硕果。近年来,该院充分发挥学科、科研和人才优势,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全链条协同机制。目前该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30项,位居全国中医系统第四位,科研成果转化金额超5600万元,在全国中医系统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