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赛训”构建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珍情
“教书育人一直是我职业生涯中不懈的追求,我把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倾注在对学生的谆谆教导中。”贵州航天工业学校教师刘亮说。
41岁的刘亮是贵州航天工业学校机械教研室教师、高级讲师。作为数控专业教师,刘亮18年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探索分层式教育模式,参与教学改革,推动学校教改项目化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我们的学生习惯从网络信息中获取知识,不光是在课上听讲,我们还录了许多微课,让他们在手机也能学习知识。”一直以来,刘亮与教师团队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拓宽学生学习渠道。在教学方法上,她积极引入项目教学,带领学生在典型项目实践中掌握技能,采用案例教学,让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
为了使学校专业与行业需求紧密关联,在课程体系上,学校引进了一批企业兼职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发数控课程,从而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符合市场需求。同时,在与企业对接后,每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与时俱进紧扣教学内容重心。
担任省级内涵建设精品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课程项目负责人;成为省级兴黔富民行动项目《黔匠工坊——焊接技术》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对学校装备制造专业焊接课程从课程设置到设备改进进行策划……多年来,刘亮参与编写省级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材改革等的研究与实践。
在课堂之外,自2012年起,刘亮就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各项技能大赛,以赛促教。
注重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刘亮先后担任了15年班主任工作的宝贵经验。刘亮目前所负责的参赛学生主攻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开发,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孩子们不仅会绘图,还要求自主设计并加工出来,比如3D打印等复合加工工序。”在刘亮看来,以赛促教不仅培养了学生综合实力,还提升了心理素质。
不只是指导教师,刘亮多次担任全国众多职业赛事裁判员,通过裁判工作,她不断寻找贵州参赛选手与其他选手差距的表现与突破点,为后期学生培养找准了方向。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这是刘亮从教18年来,见证了贵州职业教育发展与学生不断取得突破后,最深切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