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重阳:登高赏菊话佳节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伴随着旖旎秋光、菊桂飘香,重阳节如期而至。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偶数代表阴,奇数代表阳,“九”为阳数之“极”。九月初九,日与月皆为最大阳数,故名“重阳”,也叫“重九”。

登高、插茱萸、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敬老爱老……丰富多彩的重阳节习俗背后,蕴含着人们祈求健康长寿的淳朴心愿。《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时,宫中在九月九日都会“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可见,一些流传至今的重阳节习俗,在西汉时已有雏形。

“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登高是重阳的传统习俗。秋高气爽,草木红黄,登高远望,游目骋怀,令人心旷神怡。宋代晏殊有词云:“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重阳登高远眺,大雁飞过,勾起词人无限思乡之情。

重阳节登高,其由来大致有三:登高避灾,源于汉代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携家人外出登山以躲避灾祸的传说;登高祈福,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辞青”。与春日的“踏青”相对应,古人认为秋日的重阳是“辞青”,在这一天,我们与青绿告别,与秋色相遇。时光匆匆,清秋过后是严冬,人们在万物蛰伏之前尽兴游玩一场。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插茱萸是重阳流传已久的习俗。茱萸香味浓,能驱虫去湿、明目醒脑,人们往往采摘其枝叶,或佩戴于臂,或插在发间,或置于随身香囊里,以此祈祷辟邪祛病。唐代王维曾写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名句。宋代宋祁《九日置酒》云:“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重阳时节,菊花盛放,赏菊、饮菊花酒蔚然成风。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写道:“至于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东晋陶渊明对菊花的反复吟咏,推动了重阳赏菊风气的盛行,“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菊花也叫长寿花、延龄客,这或许是菊花酒被看作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的缘由。重阳酿酒之俗,民间仍在延续,山东滕州、临沂、日照等地多于重阳酿造菊花酒,当地谣谚云:“九月九,九重阳,菊花做酒满缸香。”

“中秋才过又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面夹双层多枣栗,当筵题句傲刘郎。”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糕”与“高”谐音,吃糕,最初是庆祝秋季丰收、喜尝新粮之意,之后民间逐渐有了“登高吃糕”的习俗,取步步高升的寓意。宋代吕原明《岁时杂记》云:“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曰‘愿儿百事俱高’。”这是中国人的文化习惯,把对未来的期许寄托在节日里。此外,接出嫁女儿回娘家吃重阳糕,也是重阳节俗,河北民谚有“九月九,搬回闺女息息手”。

而今,我们过重阳节,少了些许悲秋叹老的幽冷,多了几分家人欢聚的温馨,更富时代内涵。对不少老年人来说,重阳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团聚时刻,可以尽享天伦之乐;对许多子女而言,重阳是一个懂感恩、尽孝道的美好时节,用真情、长情,送去诚挚的沟通和陪伴;对更多忙碌的人来说,重阳是一个休憩放松的时刻,可以登高赏秋、饮酒赏菊、吃重阳糕等。

因“九九”重阳与“久久”谐音,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老人节”。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九月九日,士女以糕饵馈老人,寓祝寿之意。”这表明重阳在古代不仅是登高祈福的节日,也是表达敬老爱老的一个契机。传承至今,重阳节的敬老文化内涵愈加丰厚。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敬老节”,2013年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重阳节为我国“老年节”。

“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人人都会变老,家家都有老年人。尊老敬老,陪伴尽孝,不只是在重阳节。作为晚辈,我们不能因为太忙而挤占陪伴老人的时间,要给予老人更多的照顾、温暖和慰藉。就社会而言,应关注老年人的新需求,想方设法帮其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为他们颐养天年、安度晚年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在此,祝愿长辈们福寿安康!

作者:崔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