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东湖评论:坚决丢掉以会议推进工作的“拐杖”
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其中“有的单位精文减会意识树得不够牢,超出规格和规模随意召开会议,要求下属单位层层陪会,会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作为重点问题依然在清单之列,也为将基层减负向纵深推进,提供了重要的攻坚方向。
会议就一定要见面开吗?根据在浙江省东阳市调研发现问题来看,虽然召开会议总量有所下降,但有的单位仍然存在“到会场才体现重视”的误区,召开视频会议较少,基层干部仍需花费大量时间“奔会”。除此之外,会议效率不高、时间安排仓促、会议环节繁杂、会议范围失当也是基层反映比较集中的几个问题。
推进基层减负目的是希望基层轻装上阵,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而“奔会”现象存在说明,有的单位只注重会的形式,而没有重点抓会议的质效。而“到会场才体现重视”的行动误区,看似思想不解放,根子却在于多年来在基层实践中“以会议推进工作”的思想依赖、行动依赖,甚至是路径依赖。要将工作重心从主管部门办会、开会,执行部门参会、奔会,变为主管部门“列单”,执行部门“挂帅”,监管部门“督办”。通过思维转变促进管理转变,最终摆脱以会议推动工作的行动依赖。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摆脱基层“奔会”的行动依赖要从“头”开始。坚持克服保守思维,打破只要因循旧规就不会犯错的保守心态,从心理上抛掉以会议推进工作的“拐杖”。克服单一思维,对于推动工作避免局限于“开会、下文、通报”的三板斧,用全链条、全周期管理的系统思维改进工作督办和推进,多一些实地的“摸排”“回头看”,少一些“纸上传压”的形式化。克服依赖思维,突破按部就班的工作思路,变以人催事为制度推事,注重过程管理,让工作推进多些“过程整理”,少些“会议了解”。
基层减负,承载着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期待,关乎着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落实至关重要。要让基层干部摆脱会议束缚,我们的减负怎么减?方向在哪里?具体怎么做?一方面,在行动上尝试“去会议化”,不需要通过会议来部署的工作,平时春风化雨就可做了,做好控制开会的频率。而对于效率不高、时间安排仓促、环节繁杂、范围失当的会议进行清理和规范,会议开到哪一级、范围多大、时间多长,既有定性也有定量,让会议有规可依。另一方面,可以乘着“互联网+”的时代东风,多些信息技术上的有益尝试。例如,东阳市将优化“不见面会议”,用好大数据智能化手段,推进视频会议、视频调度、“云会见”等做法制度化,开到乡镇街道的会议尽量采取视频形式,精神传达一竿子到底,减轻层层传达和“跑会”压力。
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干部回归主责主业。切实摆脱基层“奔会”的行动依赖,切实减轻基层干部的负担,让他们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基层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推动基层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肖璐(武汉市江夏区“青苹果”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