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变身文旅地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彪 莫欣欣

入秋以后,全国多地仍被高温笼罩,而六盘水却以“中国凉都”的闪亮名片,吸引着四方来客。

走进六盘水市水城区尖山街道观音山,山峦起伏,绿树成荫,森林覆盖率高,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仿佛是大自然赐予的一座天然空调房。外地前来避暑的游客三三两两,惬意地坐在树下聊天,享受这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光。

“我们那边这几天三十八九度,特别热,来观音山就是奔着这里凉爽的气候来的。这里不需要空调,特别适合康养避暑,晚上睡觉还要盖被子,大家都说来对地方了。”四川宜宾游客吴小银笑着分享来观音山旅游的感受。

水城区观音山铁矿是三线建设时期在贵州的重大项目之一,主要是为水城钢铁厂提供原材料。高峰时期,曾有3万余人在这里工作、生活,形成了中小学、技校、医院、商店和后勤系统完备的工业小城镇,当时被人们美誉为“小上海”。在挖掘出1900万吨铁矿石后,观音山矿区资源慢慢走向枯竭,而矿区也在2015年关停,留下80多名退休职工成为观音山的守护人,曾经热闹非凡的小镇逐渐回归宁静。

2022年,尖山街道依托观音山厚重的三线建设历史底蕴,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修旧如旧,最大限度保留、还原三线建设时期历史风貌,将观音山社区打造成设施完善、文明卫生、管理有序的乡村振兴“工矿型”村居示范点,打造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突出、三线文化浓郁的特色康养避暑小镇。

“我退休前是在工业局工作,在观音山我感到非常亲切,这里的三线建设建筑和氛围保持得很好,我们已在这住了10天,不仅把观音山逛了一圈,还去了梅花山、乌蒙大草原、水城古镇等六七个景点,一行人玩得十分开心,大家都说明年还要接着来。”吴小银说。

在观音山又见林居康养酒店,古树、红砖、绿林、青苔、照片墙等,呈现出浓厚的三线文化。该酒店选址地是曾经的观音山小学,每一间客房都由原来的教室打造而成,客房主要分为标间、单间、多功能套房、娱乐套房,还有家庭亲子套房等共计70余间。

“我们通过对学校的精心改造,将观音山深厚的三线文化底蕴融入其中,致力让每一位光临的游客体验舒适的酒店环境,邂逅那段尘封在记忆里的三线建设历史。”水城区交通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桂鹤说。

观音山三线建设时期遗留下的老建筑,通过针对性的改造,不仅是对房屋的一次成功保护与再利用,更是对那段光辉岁月的深情致敬。

过去,在三线建设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里,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们汇聚观音山,用汗水铸就了不朽的丰碑。如今,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的工业重地已悄然转型,迈向了更璀璨的文化旅游新舞台,这不仅是工业遗产的涅槃重生,更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