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丰:在绿水青山间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从打造赣西生态经济带腹地“绿芯”到建成江西省首个专项产业绿色发展指挥调度平台,从省级生态乡镇全覆盖到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近年来,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以“没有环保就没有发展、没有生态就没有未来”的姿态,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全领域、全过程、全环节抓生态环境保护,加速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砍林人”变“护林人”,一座山守护四十年

九岭山脉是赣西北一条相对独立的山脉,其西段南北坡处,坐落着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中游重要的“生态绿岛”。

40年前,这里大部分还是宜丰集体管理的山林,也是当地老百姓“靠山吃山”的主要依托。40年后,占地11500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8.6%的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拥有地球上同纬度封存最久、保护最好的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生活着大量珍稀的国家级重点保护动植物。

宜丰县坚持不懈守护青山、厚植绿色,不仅拿出近500公顷山林划入保护区,同时接力推进护山行动,一批“砍林人”变成“护林人”。来自石花尖垦殖场的女护林员吴忠华就是其中的一位,她护林30年以来,每年巡山路程在8000公里以上。目前官山周边像吴忠华这样的护林员有198名。

此外,宜丰县在全国率先出台《天然阔叶林和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等“护林”文件,建成全国首个“林区全覆盖监控天网”,探索天然林保护“绿色综合治理”等机制,大力开展“护绿提质”等行动。目前宜丰森林覆盖率达71.9%,现存三级以上古树2600余株、古树群落300多处,拥有我国规模最大、保护最好的野生金丝楠木群。

“含绿量”变“含金量”,一根竹拓宽致富路

走进宜丰县工业园区的全竹科创产业园,一根根翠竹正在被“吃干榨尽”,或被加工成车箱底板、全竹家具,或被制成竹纤维饭盒、竹碳,余料则通过热电联产项目转化成热能、电能,把剩余价值发挥到淋漓尽致。

宜丰充分利用生态资源禀赋,大力推进“土特产”培育、“以文培元、文旅融合”等行动,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力拓展“两山”转化通道。

作为活立竹蓄积量江西第一的宜丰,积极顺应以竹代木、以竹代塑、以竹代钢趋势,充分发挥本地竹子再生能力强、成材快、材质好的特性,以全竹科创产业园为牵引,加速打造竹产业链条。目前宜丰规上竹企业达27家,竹农户均每年可增收5000元以上。

二产牵引,一产跟进,一二三产融合。宜丰充分利用竹、水、富硒等绿色禀赋,打造建成天沐温泉、又见桃花源等“出圈”打卡点,建成富硒竹笋食品产业园、国家地标志产品盈科泉茶基地等项目,形成了宜丰生态特色产业业态,打通了生态红利通道。

“矛盾项”变“优先项”,一条链筑牢生态线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环保风险也在聚集。锂电新能源产业作为宜丰的首位产业,同样面临着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

宜丰建成江西省首家专项产业指挥调度平台——锂电产业指挥调度平台,一头连接环保、应急、自然资源等多个主管部门,一头覆盖“采、选、冶、尾”企业安全环保、风险管控等各个环节,串起整个产业链条,实时动态跟踪监管,迅即处置各类问题。

“以前我们巡查装备相对比较简单,现在有无人机、无人船等设备,可以陆地观测、空中航拍、水上巡航,并形成集生态环境信息收集、大数据分析、环境影响预警、环境质量数据上报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宜丰县生态文明治理网格化治理中心主任李健说。

好生态是管出来的。宜丰围绕追着产业链跑,着力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网格化治理新机制,统筹管理全县17个乡镇(场)和工业园区一级网格、240个村(社区)二级网格、1681个村小组三级网格,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网格集成、联管联治、协同高效。(彭雪锋、张海燕)

热门相关:国民校草求抱抱   秦吏   妖魔哪里走   呆萌小萝莉:高冷男神太腹黑   战神无双